开办李氏私立学校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和国家强盛,而人的素质的形成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教育兴家,教育兴邦,故教育的功能强大。在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则起着关键性作用。古代,教师在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古人所列举的应该受到特别尊崇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教师占有一席。儒家经典《白虎通义》特别强调: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教师被列入与君、父共同受特殊尊敬的行列。教师所以受到特别的尊重,还由于古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即教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为人处世所应具备的“才”“德”有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
李耀庭一贯尊师重教,他认为教育才是事关千秋的事业,关乎人的培养、文明的传承、家族的兴旺。他在晚年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昭通城开办李氏私立学校(清代学塾之一种)。根据清代政府学部的规定,私立学校按照施教程度,可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致力于举业。按照学习费用的承担,则可分成义塾、族塾、家塾。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恩安县城李氏私立小学堂(分建成男女小学堂二校)则属于蒙馆、族塾一类。
在《恩安李氏宗谱》的“章程下”一文中,记载了如下内容:李耀庭购置义田的详情。将义田所包含的田土房屋,编列号数,槪归宗庙。将义田禀官立案,后人永远不得售卖典当。关于义田收入的开销:支付宗祠管理者的薪资、祭祀开支、专项列出家族学堂的办学经费、旌表节孝刊立碑记、抚恤贫老孤孀残等。在家族学堂办学经费一项中,李耀庭对办学经费、学校名称、学生学制、教职人员、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业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清代的学校,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教育文化传统。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实行个别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教学内容除开经史国文的内容之外,还有别的学习内容,如习字、作文、唱歌、弹琴、跳舞、游戏、武术、农耕、下棋、学医等等。在班级里,有长幼之序,有师门之谊,还培养待人接物之礼、进退洒扫之道。因此,学校十分看重教师的水平。有的教师程度很差,只能在“三家村”的小书房中,教教识字课本。“三家村”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是极少数,只能教程度极低的蒙学。而一般的学塾教师,大多是些不第的秀才,他们是读完《四书》、“五经”,而且会作八股文的饱学之士。因为时运不济,所谓“文章虽好难入考官眼”,连个秀才也混不上,只能到乡间去作“孩子王”。这样的老师他教的幅度就比较大了,从启蒙教育,教识字课“三、百、千“小书,一直到教完《四书》、“五经”,教会作“八股文”,甚至教出名家,教出状元。这样的私塾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考试经验传授给学生。明、清两代不少很有名的学者名人,也都是长期教学塾出身的,如明末归有光、清代郑板桥,都作过很长时期学塾教师,郑板桥《道情》十首中有咏塾师之作:“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词作就是在写他自己。就学生言,也是可分等级的。林则徐随父入学垫读书,自识字及读章句,皆其父口授。十三岁府考第一,十四岁进学成为秀才,二十岁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二十一岁、二十五岁两次会试落选,二十七岁第三次参加会试,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成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清代名人中,这种例子还很多,亦足以说明学塾的教育情况。八股文教育、科举考试制度,是天才教育。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天才教育。在教育的问题上,李耀庭首肯孟子的观点。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三乐中,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处,应该说是亲情之乐,做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应该算是坦诚之乐。以上二乐,很多人都能做到,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亲情和个人之乐。而三乐就不同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因而,三乐乃极乐,是亲情与自身之乐所无法比拟的。它是人本身价值的自我实现,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一种精神的满足。
注: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60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卒于南京,终年六十六岁。
注:郑板桥又名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注: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字元抚,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家庭人口众多,甚至三餐都无以为继。林母陈帙瞒住丈夫,偷偷以女红手艺帮补家计。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都会先将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则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