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过数十年艰辛打拼,李耀廷已是西南首富。但是,身为富翁的他却念念不忘幼年家贫之苦,在自撰的回忆录《咸同回乱记》中,他告诫其子孙说:“忆余为童子时,家贫读书不能具纸笔,笔八钱,岁一易。墨曰‘十二神’(“十二神”疑为十二生肖的谐音)。不可得砚,以碗当(即碗底)为之。……今粗备饘粥,欢乐时不复好闻危苦之言,恐后昆习为怠傲,故书以诒云礽。”(云礽,泛指后代子孙。)他不仅谆谆告诫子孙后代不忘先辈疾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以身垂范,富而不骄。传说在云南昭通的李家祠堂中,曾经特别供奉着李耀庭年轻时劳作的的工具——一根扁担,明显有不忘艰辛发家历史的寓意。富裕后的李耀庭不但坚持以勤俭朴素的思想教育家人,而且更多想到的则是回馈社会。“而且抚弟成名,处世以义。其母好施予,则养体亲心。先后捐资数千金,赈济灾荒。以及施棺木、送药材、散粟米,凡属善举,皆乐行不倦”。“凡桥梁道路,地方一切善举,动捐钜资,以成其美。更于寒冬施送棉衣,岁以为常。此皆实惠之及于乡里者,其四方之济急,外省之布施,不可殚述。该绅年近七旬,乐善之怀,老而弥笃”。对李耀庭富而不骄回馈社会的行为,地方官绅屡屡上书朝廷,请求建坊旌表。而这一切,作为真实史料的《恩安李氏宗谱》中有确凿的记载。
其一:两江总督刘徐淮赈捐请奖夹片——光绪二十四年(摘自恩安李氏宗谱)
再上年江苏开办淮海赈捐,按照顺直等省现行章程请奖,奉旨允准在案。兹据花翎四品衔分省前先补用知县李正荣,原籍江苏江宁,寄籍云南恩安县人。遵其故祖父二品封职李嗣章故祖母二品命妇李蓝氏遗命,捐助库平银壹仟两等情由,赈捐局司道详请奏奖前来。臣查该员李正荣捐助银壹仟两,询属善承先志,有裨赈需。核与建坊定例相符,除饬将银拨解灾区散放外,相应请旨俯准该员为其故祖父母在案寄籍。自行建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以示旌奖而昭激劝。谨附片陈请,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于是年八月二十三日奉硃批:着照所请,礼部知道。钦此。
其二:昭通五属绅士上昭通府公举孝廉禀——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十日(摘自恩安李氏宗谱)
具公禀,昭通五属绅士,贵州镇远府知府,署大定府知府谢文翘,前直隶宣化府知府李肇南,在籍翰林院检讨谢崇基,嵩明州学正夏成宪,云南县教谕耿存良,贡士黄坊,四川候补知县蒋应树、陈永锟、凌邦燮,举人萧瑞麟、王志恕、李嘉珉、王正观、周镜熙、黄恩成、程焕文、张维宗、胡开云、吴良桐、赵昌熙、刘昌明、郎应宿、邱永孚、易祖光、薛亮,拔贡唐士瀛等,公举孝义。仰恳旌表孝义,以励风化而资观感事。竊举得寄籍恩安县原籍鲁甸,现存孝义花翎四品衔分省补用知县李正荣。系民人李洪泰长子,始家府属之鲁甸厅,后移郡城负廊恩安。先世儒素,少丁乱离。家益清贫,力勤贩运。奉孀母先于养志,待诸弟备极艰辛。嗣贸蜀川,以商致富。凡为一切善举,必先秉承母命。光绪壬辰年,将为母作八旬生日。值岁饥,其母止之曰:盍捐千金以赡饥民?且促往四川省募赈,得万余金,全活无算。庚子岁,復大饥,又自捐三千金。復由川募数千金,助官粜赈。并遣子弟齎数百金,分散贫苦亲戚,以慰母心。至今乡人思其母之贤,并称该绅之能体亲心,先意承志也。癸已,为其母迟氏请旌建节孝坊。先于戊子年,称奉父母命,助山东赈,捐千金。经前山东巡抚部院张,奏准建乐善好施坊。辛丑,称奉祖父母遗命,捐助秦晋赈款一万金。经前山西巡抚部院今署四川总督部堂岑,奏准议叙其子副贡生李湛阳以道员分省补用。推奉隆于先世,奖叙延于后昆。其抚爱诸弟,或令力农,或使经商,各皆得其本业。所值田产,咸分授弟兄六人。无所厚薄,冀以博堂上欢。至延师训课子侄,入□痒中乡举。人翩腾达,不称先人遗泽。即曰母教所由,更勗以讲求根柢。通达时务,亟为有用之学。外加修鲁甸文庙,捐助三千金。又于郡城书院,广购书籍。捐助膏火,计费千金。每届乡试,致送五属生监卷金,倡建节孝总坊。凡桥梁道路,地方一切善举,动捐钜资,以成其美。更于寒冬施送棉衣,岁以为常。此皆实惠之及于乡里者,其四方之济急,外省之布施,不可殚述。该绅年近七旬,乐善之怀,老而弥笃。练达世情,和平谦抑。扶持善类,拯拔单寒,如恐弗逮。其薄留田产,仅足自给。竊维时势至今,风俗浇漓。明发昧其本怀,箕帚形为德色,安望其爱亲、敬长、施惠行仁。该绅于家于乡,皆足以风励末俗。绅等生同里闬,确知其为孝与义,超逴寻常。查贵州仁怀县绅谢秉义,以侍奉继祖母,抚育同母弟成立。曾经各大宪旌表孝友,准予建坊。今李绅正荣孝与义殆有过之,谨具邻族切结。仰恳据情转详,旌表孝义,准予建坊,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伏乞公祖大人台前赏准施行,为此具禀。须至禀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日具
其三:礼部议覆云南巡抚奏请旌表孝义摺——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摘自恩安李氏宗谱)
为奏请旌表事,准云南巡抚林绍年咨称寄居恩安县孝义花翎四品衔分省补用知县李正荣,素性纯孝。上世孀母,服劳奉养,均得其欢心。疾病医药,丧葬一切,悉能如礼。而且抚弟成名,处世以义。其母好施予,则养体亲心。先后捐资数千金,赈济灾荒。以及施棺木、送药材、散粟米,凡属善举,皆乐行不倦。是其天性,孝义无亏等因。造具事实册结,送部核议。奏请旌表前来,臣等查定例,直省孝友义行之人,应请旌表者,由该督巡会同学政具题,并取具结,册送部核议。又京师暨直省府州县街各建孝悌祠一,祠内名石碑。应旌表者,题名其上。身后设位祠中,春秋致祭各等语。又道光二十七年六月,臣部议奏,各省孝友悌弟,于府厅州另建总坊,毋庸按名给银。其本家自愿建坊,及绅士愿在本州县捐建者,均听其便等因在案。又光绪二十六年议准,各省孝友悌弟题请旌表者,改为咨部,由部核议秉奏等因亦在案。今云南寄居恩安县孝义分省补用知县李正荣,臣等查核原送册结,与旌表之例相符,应遵照奏定章程。今该抚转饬查明,该府州尚未建坊者续行镌刻姓名于其上,毋庸再给坊银。如本家自愿建坊,及绅士愿在本州县捐建者,均听其便。已故者于孝悌祠内设位致祭。再此摺系照章秉奏,合并声明。谨奏。
——于是年六月二十二日奉硃批:着照所请,该部知道,钦此。
其四:四川潼川府三台县正堂万移文——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一日(摘自恩安李氏宗谱)
为移知事,案查敝县地方,前因荒旱成灾。经邹前县筹办春赈,禀奉各大宪设局开办并刊册函致各处亲友募捐。与恩款相辅而行,现已事竣。业经邹前县截数报销在案,查台端慨捐赈银壹仟两。具徵乐善仗义,实深钦感。现据邹前县禀奉督宪批,据禀分省知县李正荣,悯念怜灾,慨捐赈银壹仟两。希筹赈总局照章详请附奏建坊,以示旌奖。其余森昌正等十一名,均由本护督部堂各给予行道有福匾额印花。随批转发籍,为好义者劝。仍由局移司知照缴摺存等因,奉此合行移知。为此合移台端,请烦查照,须至移者。
——原奏曾行知,遗失,略记是年冬间。上喻:着照所请,礼部知道。钦此。
其五:云贵总督丁捐建江边铁索桥请奖摺——光绪三十一年(摘自恩安李氏宗谱)
奏为绅士自捐巨款,修造铁索桥。工竣,吁恳天恩,给予奖叙,恭摺仰祈圣鉴事。竊查界于滇省弥勒邱北两县之混水江,土名大江边。上通省城,下达开广,为商旅往来必经要道。旧设义渡船只,每逢夏秋,大雨时行。江水盛涨,人马多被漂没,行者患之。恩安县在籍绅士四品衔分省补用知县李正荣,目击其艰,因捐建石桥。河宽水大,久难成功,徒糜数千余金。乃改议建造铁索桥,长十五丈六尺,宽一丈二尺五寸。用铁链横亘两岸,平镶木板。建房二十四间,两桥头牌坊二,看伺房各三间。经历三年而工竣,共用工料银二万八千余两。报由署弥勒县知县黄守正勘验属实,秉经云南善后局司道会同布政使刘春霖复核造册,详请奏奖前来。臣查定例士民捐修工程,银两数逾钜万,历经奏请奖叙有案。该绅李正荣慨捐巨款,修建铁索桥,利济行人。洵属好义急公,不可多得。差所捐银两,数在二万以上。合无仰恳天恩,俯准将在籍四品衔分省补用知县李正荣赏给三品职衔,并三代从一品封典,以示奖励,出自逾格鸿慈。除将工料清册咨送工部查核,并咨户礼部查照外,谨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于是年九月初二日奉硃批:着照所请,该部知道。钦此。)
注:两江总督刘,即刘坤一(1830—1902),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砚庄,廪生出身,湖南新宁人。早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受命“帮办海军事务”,并任两江总督。在曾国藩、左宗棠等去世后,和张之洞成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并在其后的甲午战争、百日维新、义和团乱、清末新政等晚清历史事件上均发挥着重要角色。有《刘坤一遗集》传世。
注:云南巡抚林绍年(1845—1916),字赞虞,福建闽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御史,以极谏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名噪四海。二十六年(1900年)迁云南布政使,就擢巡抚,兼署云贵总督。
注:四川潼川府三台县正堂(县令)万,资料缺考。
注:云贵总督丁,即丁振铎(1842—1914),字声伯,号巡卿,罗山县周党镇黄湖人。1859年中举,1871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功臣馆纂修官、国史馆总纂官、监察御史、京畿道台、布政使、云南和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协理资政院事兼弼德院顾问大臣。
1883年任监察御史期间,遇京城一王爷住房多年不纳房产税,他用铁链铐锁王府门前石狮,以示王爷犯法。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门人恣行京市,勒索银两,丁将其依法查处。
1901年出任云贵总督,查云南普河镇总兵高德元蛮横骄奢,纵兵殃民,立即斩高于总督府外。而对少数民族则采取宽容、争取的政策,苗族首领丁槐不服辖治,屡闹纠纷,丁振铎迎来送往以礼待之。丁槐受感化,纳粮交税,接受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