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仪式第二天,秦牧刚在赵大明办公室呆了一上午,出来后去财会部,接着把柱子叫过来,拿了一千元给他,道:“这个月的工资。赵总的意思,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我为你求了半天情,赵总才还你工资的。”
柱子五雷轰顶,拿钱的手不停颤抖,嘴唇哆嗦半天,才嘣出两个字:“为啥?”
秦牧刚当然不能说自己把鞭炮堆在空中的事栽到他头上,只道:“现在不需要这么多人。你又没什么工作经验,对吧?你在这里这么多天,不也闲得发慌?”
是闷得发慌好不好?才干一个多月,工作便没了,这可咋回家跟爹妈说?
柱子静静坐在沙发上发呆。秦牧刚心虚,没有赶他。
杨晨进来了,道:“赵总不是让我过来吗?怎么不在办公室?”
此时通讯不发达,手机没有普及,就是不方便啊。
柱子嗖的一下把杨晨抱住,吓了杨晨一跳,下意识挣开,警惕地道:“你干什么?”
柱子哭丧着脸道:“我被开除了。”
杨晨转头看秦牧刚。
秦牧刚避开他的目光,足足三十秒,才道:“赵总的意思。”
杨晨拍拍柱子的背,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大老爷们的,哭什么呀。”
憋了半天,见杨晨,如见亲人,柱子眼泪鼻涕唰的就下来了。
秦牧刚小声道:“就是,有力气还怕找不到工作吗?”
说得容易,什么工作能有在牡丹风光啊。柱子道:“我只有初中毕业,当民工不甘心,好工作找不到。”
这倒是实话。杨晨拿起桌上的电话给苗可拨了过去:“苗总,我们还招人吗……那好,我这里有现成的……人才,特会说话……下午给你带过去啊。”
放下电话,杨晨对柱子道:“回去换身齐整点的衣服,下午带你面试去。”
秦牧刚马上望了过来,道:“就他?去咨询公司?他做得了吗?”
柱子讪讪然。咨询公司,听这名字就高端,干什么的都没砸摸清楚,人家能要他吗?
杨晨道:“没事儿。我介绍你去德佳当业务员。你不是喜欢说话吗?这就是个说话的工作,只要能把客户说动,跟你签合同,你就成功了。”
“说话?就能赚钱?”柱子脸上一颗泪珠来不及擦,被杨晨忽悠着一起去吃了个饭,还真坐公交车去了德佳。
德佳老板,现任总经理苗可,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五年,然后去国外涮了两年碗,算是镀金回来。他好歹是海龟,算是见了世面,对咨询行业有所了解。不过,就目前国内的形势,老板们才洗脚上田没几年,很多人大字不识几个,对咨询更是了解不能,接受无能。
所以,德佳自去年开业至今,举步维艰,困难超出苗可想像。
杨晨带柱子七弯八拐,来到一条只有两三米宽的胡同,进了胡同里一家四合院。这儿的东厢房就是德佳所在地。原是苗可的老宅子。
四合院里还有别的住家,院子里晾了几竹竿衣服,女人的**随风飘扬,那是相当壮观。
东厢房里摆了几张办公桌,几把椅子,一套木制的简易沙发。一个三十二三岁的男人坐在沙发上翻着什么。
“苗总。”杨晨在苗可对面的沙发坐了,又招呼柱子:“过来坐。这是老板,打声招呼。”
室内没有开灯,光线有些暗,柱子一时无法适应。
苗可一眼看出杨晨带了个二货过来,皱了皱眉,道:“谁?”
杨晨也没瞒着,简单说了一下柱子的简历。柱子当然有简历,现年二十五,先前一直在郊外务农,进城工作一个月,职位不详。
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月工作经验。苗可的脸色很难看。他是招不到人,可是到了连农民都招的地步了吗?
杨晨道:“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说话。做业务的,不就是靠一张嘴把单子谈下来吗?管他什么学历出身,能谈单不就行了吗?”
能谈单!苗可的心动了一下。
大半年来招的业务员,一个个冲着做咨询这高端行业而来,在客户那儿碰一次壁便打退堂鼓,很多人一个月也没干完,底薪也不要了,果断跑掉。
这人是少根筋,但这种人有一股韧劲。苗可犹豫了。
杨晨道:“我们公司的人员流动太频繁了,总得有几个骨干、中坚力量,公司才发展得起来嘛。你看,”他拍拍柱子的肩头,道:“他踏实肯干,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被拍了肩头的柱子朝杨晨咧嘴一笑,看在苗可眼里,成了他默认杨晨的话。
“那就试试看。”苗可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干脆道:“一个月底薪三百,每周休息一天,按签单金额百分之十提成。”
这就提升到谈工资的层面了。杨晨示意柱子说话。
柱子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才三百。”
他在牡丹园,啥都不干,拿一千呢。
杨晨也低声道:“还有提成。你以前拿的是死工资,没一点油水。在这儿只要签一张单,最少几千块的提成。”
提成是什么不清楚,几千是听明白的。柱子点头,算是愿意留下来了。
两人说话,一句句钻进苗可的耳朵,他只当没听见。
杨晨转到他这边来,和他耳语:“他没经验,大体的步骤你得给培训一下,最好带带他。”
苗可笑骂:“你小子是嫌我不够忙是吧?”
杨晨也笑,道:“再过两年,你感谢我还来不及呢。”
“我还感谢你。”苗可作势抬腿踹过去,杨晨笑着避开了。
打闹时,杨晨的传呼机响了,赵大明呼。
“我看电视了,老赵那得瑟劲儿。”苗可羡慕道:“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也观礼去。指不定顺带着也能上上电视,为我们公司宣传宣传呢。”
杨晨鄙视道:“你快别说了,就为上电视,一个个都快打起来了。”
“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苗可八封之心大盛,凑过上身,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杨晨把传呼机揣裤兜里,道:“我得回去了。”
苗可骂:“让你去牡丹园把你能的。你要不说,我把你撤回来。”
要不是牡丹园没什么事可干,他又在创业的紧要关头,实在走不开,要不然,他可就亲自抡胳膊上了。他是留学生,论资历可比杨晨这个本科生强太多了。
“好啊,你去。”杨晨满不在乎道:“天天去工地上吃沙,快乐死你。”
“呃……”苗可像被噎了,马上闭嘴。
新雅阁三楼,高端大气的大班台后,赵大明脸色阴晴不定。
杨晨坐在他对面,从容而淡定。
把一根雪茄吸完,赵大明才开口:“昨天没放鞭炮,不是好兆头。我想来想去,还是再拉一车来,好好放一放。”
杨晨静静看他,道:“搞两次奠基,也不是好兆头。”
赵大明脸色沉了下来,道:“小秦办事不牢靠。我原就说他读的书少,让你帮着把把关。四月三十号,我问他准备得怎么样,他还拍胸脯说一切都安排好了,跟我说了半天他的计划。我一听就知道坏了,他能出什么计划!”
幸好,开业前秦牧刚话说满了,要不然替罪羊就不是一只,而是两只了。
杨晨没说话。
赵大明又点燃一根雪茄,道:“你说,要怎么补救好。”
杨晨道:“等开工那天,再放鞭炮吧。”
赵大明想了一会,才道:“也好。”
就在杨晨以为话说完,该起身走人时,赵大明又道:“开工的事不急,我要去香江一段时间。”
杨晨一怔,随即明白,牡丹园三点五亿的投资款没有着落,赵大明手里没钱,无法开工。香江有钱人多,起码在此时的华夏人眼里,香江人与有钱人是等同的。他这是上香江筹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