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弟皱眉道:“当时下大雨,又是晚上十点多,包装好的四寸碗已经装柜了,剩下的是制作好,但没有包装的。我让包装工人包装完才下班,她们却不肯。只不过几百个碗,每个人最多再工作几分钟。可是她们说下雨,要回去了。”
老板都希望员工以厂为家,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般爱惜。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员工,只是把工厂当成糊口的场所,八小时以外的事,完全不去考虑。
杨晨暗叹一声,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你的工厂,肯定没有远景,也没有章程,平时管理人员只是把工人当成干活的工具,大家各有想法,却没有统一目标。”
汤有光插口道:“问题这么多?”再一想,他两个厂,还不是一堆问题,有可能比潘爱弟的形势更严峻。他的情绪也低了下来。
显然,所有人都想到这个问题,室内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两个侍者一前一后上菜,见屋内五个男人,四个阴着一张脸,不免陪着小心陪着笑脸,轻手轻脚把食物放在桌上,又轻轻退出去。
分好所点食物,汤有光给各人倒清酒,杨晨才道:“问题确实有点多。企业跟帝国一样,都得有好的人才去治理,看来,你的厂长能力很一般哪。”
还有一句话杨晨没说,估计厂长干的就是主管的活,天天被他这位老板指挥得团团转。
“要不,我回去把厂长换了?”潘爱弟征询杨晨意见。
杨晨反问:“你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厂长这个职位吗?”
如果连识人都不会,换谁也一样。杨晨没有挑明。
“你给我当厂长好不好?”潘管弟福至心灵,诚心诚意道。
“不成不成,”汤有光嘴里刺青来不及咽下,抢着道:“晨仔要当厂长,也是去我的厂,我的厂规模比较大。”
“什么啊,”洪扬因为喝了一口清酒没办法说话,被汤有光抢了先,匆忙咽下后,道:“两个厂了不起啊?晨仔要是到我那里,很快我也能建两个厂。”
潘爱弟大声道:“是我先提出来的。”说着,还紧紧把住杨晨的手臂,生怕杨晨被别人抢走似的。
杨晨笑道:“你们又忘了,我现在做牡丹园这个项目,哪有时间去给你们当厂长。”
有时间也是坚决不去的。办一个厂,对杨晨来说,容易得很,用得着去给人打这个工吗?
提起牡丹园,几人便不言语了。房地产是他们想涉足又不敢涉足,没有能力涉足的行业,何况人家是几个亿的项目。
杨晨道:“你们的问题很普遍,其实很容易解决,只要找到好的厂长,把生产的事交给他去负责,你们尽管负责接单,一切便井井有条了。”
“那怎么行?”潘爱弟道:“要是他把我的厂搞得乱七八糟,怎么办?”
杨晨呷了一口清酒,道:“这就是信任的问题了,你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也要相信对方的能力,才能放心把生产大权交出去。这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放权了。只有放权,你们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你们才能从琐事中解脱出来。”
“找个信得过的人,把权力交给他?”旁观者苏学铭喃喃自语。从杨晨这一番话里,他品出些什么,想用到自己在香江的公司上。
“是的。”杨晨肯定道。
面对美味的岛国菜,潘爱弟哪里吃得下,发了半天呆,才道:“你能不能帮我物色合适的人?帮我选一个人,让我放权。”
这是没自信了。
杨晨道:“可以。如果有空的话,我找时间见见你的厂长,如果他称职的话,你不用换人,继续用他就可以。”
“那怎么成。”潘爱弟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他不是不行吗?把工厂管得一团糟。”
杨晨笑了,道:“或者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也不一定,我得看过才能下结论。”
潘爱弟一时没想明白,还是苏学铭点破,他老脸一红,讪讪道:“我有什么问题?”
杨晨笑而不语。
汤有光坐在杨晨旁边,这时举杯劝酒,道:“老弟如果方便的话,帮我挑一个好的厂长,让我放开手脚,专门做单。”
两个厂,顾得了东顾不了西,可快把他逼疯了,如果有个信得过,又有能力的厂长的话,他是不是可以专注做外贸接单?现在生意竞争可越来越激烈了。
杨晨笑道:“好。”
汤有光马上道:“那吃过饭,我们去一趟我的厂,就在圳深关外,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
潘爱弟一拍大腿,道:“还是老汤聪明,我怎么没想到呢。”纠结换人有什么用哪,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还不如请杨晨帮着过过眼合算。
汤有光笑道:“刚才晨仔不是帮你把脉了吗?你照着做就是了。”
这种事,要是听过一遍照着做就行,去书店买两本书,看了企业就能发展壮大,员工就会听话做事,哪还有这么多烦恼。理论,总得结合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眼前放着一个做咨询的人,不用,还有天理吗?
不说其他三人后悔,一餐饭在汤有光催促下,草草吃完,开车去了汤有光一个位于关外的工厂。
厂房耸立在夜色中,高高的墙,在四五米处开了一排窗,透出白色的光。
大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院子,左边角落里堆了许多白瓷,右边堆了一堆纸箱。院子过去,就是没有隔断的厂房,屋顶是白铁皮,难怪墙砌那么高,可不是为了夏天能隔热嘛。
一排排的长方形木板,长一面坐三人,短的一面只坐一人,人与人之间,是一摞摞的半成品。
女工们手里不停,嘴上也没歇,说说笑笑中,突然见几人进来,一齐都望过来,很快,眼睛不约而同停在杨晨身上。
小伙子长得帅,又阳光,又年轻,站在几个半老头子中间特别引人注目。
很多人朝杨晨飞媚眼。如果杨晨真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群雌粥粥之下,免不了害羞。可他前世活了三十五岁,怕过谁来?当下完全无视,在汤有光带领下巡视一圈车间后,向厂房最里角落的办公室走去。
厂长名叫倪冰,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瘦高个,长相斯文,很有文艺范儿。
在老板面前,他很有当小弟的觉悟,张罗着茶水后,垂手站着,并没有落座。
杨晨睃了汤有光一眼,道:“倪厂,你也坐。”
倪冰看了看汤有光,见他没有不悦之色,这才拉过一张交椅在沙发边坐下。
这气场,估计平时被老汤吓破胆了。杨晨暗暗摇头,道:“你负责日常生产,每天的生产进度完成得了吗?工人们非得天天加班不可?”
倪冰又看了汤有光一眼,细声细气道:“压力很大,经常无法完成。”
也就是说,执行力不行。
杨晨又道:“你用什么办法改变现状?”
倪冰不知跟老板一块儿来的年轻人什么来头,一坐下就听他说话,别人全不开口,不由更小心,道:“办法是有的,就是一直完成得不理想。招人不难,招熟练工很难。”
敢情他的解决办法就是招人啊。
杨晨断然道:“我刚才进来,见工人们边干活边说笑,怕是注意力全放在说话上。只要你能提高工人们的注意力,激发她们赚钱、升职的欲望,给她们创造竞争的环境,就现在这些人,也能按时交货。”
倪冰睁大眼道:“这怎么可能。”
汤有光却两眼发光,道:“晨仔,你快帮我。”
杨晨对汤有光道:“回头我帮你写个章程,你照着做就行。”
才出厂门,杨晨便道:“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