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成,商业圈都尊称他为李生。
这个男人,是如假包换的李佳成。
市民眼中的李佳成,每到一个城市,交警封路,警察开路,市/长陪同,一路浩浩荡荡呼啸来去。
其实那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李佳成当首富多年,一直从香江半山豪宅自己开车去打高尔夫球,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保镖,没有司机随行。
他是大华码头最大的股东,到大华,不是太正常不过吗?
李佳成向杨晨点了点头,算是回应,转向李鸿,道:“你有客人的话,我等会再过来。”
李鸿忙道:“从燕京来的一个咨询师,说是为了牡丹园的事来的。”
意思是,这个客人一点都不重要。
“咨询师?”李佳成再次看了杨晨一眼,笑道:“好年轻。”
杨晨也笑,道:“TOM依然喜欢集邮吗?”
TOM不是猫,也不是宠物,而是李佳成小儿子的英文名。
前世,杨晨与李佳成是忘年交,在一次聊天中,TOM打电话告诉老爸,看中一电视台,要买下。挂了电话,李佳成便说起小儿子,没定性,小时候一会儿爱集邮,一会儿要踢球,没三分钟热度,现在长大了,不是要买网络公司,就是要买电视台,还是跟小时候一样,长不大。
杨晨的话,李鸿和李佳CD听到了。
李鸿茫然不解望向杨晨。
李佳成却浑身一震,定定地看了杨晨足足三十秒,才道:“谁告诉你的?”
最近这段时间,小儿子确实迷上集邮,天天缠着他给买珍稀邮票。对小儿子,他确实宠溺了些,虽然不耐烦,还是在工作之余,帮他找找。
可是,这不过是最近两个星期的事,眼前这个年轻人怎么知道呢?
杨晨笑笑道:“华夏有一张猴票,猴年发行,又是错版,仅此一枚。如果TOM有兴趣,可以到内陆集邮市场看看。”
李鸿见李佳成脸色凝重,也有些紧张。
李佳成语速很慢,道:“你从哪儿听说的?是不是内陆的报纸登的?狗仔队这么厉害?”
“没有。”杨晨道:“听一个亲戚说的,他刚好跟TOM是同学。”
穿越这种事,太惊世骇俗,要跟李佳成说,我是穿越者,前世你亲口告诉我的呀,估计他得当场吓晕过去。
李佳成微觉意外,道:“TOM的同学?”
小儿子现在国外读书,他的同学,应该也在国外。
“是的。”杨晨继续扯,道:“前天我们通电话,无意中聊到TOM问他有没有邮票,我才知道他是TOM的同学。”
“你知道TOM现在哪家学校上学?”李佳成还是不太相信,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再过二十年,恐怕看《李佳成传》的人都知道。现在这本书还没面世,不过并不妨碍李佳成在闲聊中提起过,杨晨想都没想,道:“瑛国圣玛丽中学。”
儿子就读的学校,除了至亲没有几个人知道的,一般亲戚朋友只知道他去瑛国留学。李佳成信了。他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道:“你是TOM同学的亲戚?”
“我是他表哥。”杨晨撒谎眼都不眨一下。
“哦哦,表哥啊。”李佳成伸出手和杨晨相握,道:“我是TOM的爹地。”
这算是七大姑八大姨一般的关系吧?杨晨笑着和他握手,道:“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
“是啊是啊,真巧。”李佳成道:“TOM有没有麻烦到你?”
两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近到聊起家长里短来,李鸿看得目瞪口呆。
热烈聊了一个多小时TOM,以及他的同学,杨晨口中的表弟,李佳成才想起什么,对杨晨道:“晨仔,你到这里干什么呢?”
杨晨马上晴转阴,一张笑容灿烂的俊脸一下子成了苦瓜脸,把领了任务来找李鸿的事说了,并大吐苦水,说起燕京/市/政/府对牡丹园有多重视,老板罗远山对他的期望有多高,现在事情没办成,德佳与牡丹园的合作也会告吹,估计回去之后得重新找工作了。
李鸿越听脸色越难看。这小子,这是当面告黑状吗?
李佳成听后沉思半晌,才道:“牡丹园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当时姓赵和姓孙的分别在香江大打广告售房,我曾经动心了呢。因为忙别的事,才没有出手。”
所谓忙别的事,是那段时间李佳成旗下的江实集团刚好拿下燕京老城改造地块,拆迁工作大意不得,李佳成不得不亲自过问。
李鸿可算找到插话的机会了,叹道:“幸好李生你没有出手,真是坑死人了。”
李佳成微微一笑,问杨晨:“现在什么情况?”
杨晨把罗远山的出身来历大致说了,听到他在牡丹园默默盖房子,李佳成不禁有些动容,道:“我年轻时候,开了一个塑胶花厂,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拿到大单,做出来的样品客户也很满意,可是我没有钱买机器,扩大生产。”
所谓的塑胶花,就是塑料花了。
这件事,显然做为同行,李鸿是听说过的,他点头道:“是,白手起家,奋斗艰难哪。”
李佳成似在缅怀过去,过了一小会儿,才道:“我想了一天一夜,要跟客户说实话,还是先把单签下来,再去借钱买机器。当时,真的很害怕失去这张单,接了这张单,我塑胶厂的工人不用担心半年没饭开了。”
就是这张单能满足半年的生产需求。
杨晨诚恳地道:“以李生的为人,肯定把实情告诉客户了。”
这件事,李佳成毕生难忘,杨晨以前也听他提起过。
“是啊。”李佳成长长出了一口浊气,好象正面临十分艰难的抉择,道:“我没有想到,客户被我的诚意感动,肯先支付货款给我买机器。我不仅拿下这张大单,还有了一个长期合作的客户。”
杨晨面露欣慰,道:“可见做生意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讲诚信才是最重要的。”
“说得对。”李佳成抚掌道:“晨仔虽然年轻,却看得透彻。很多人问我怎么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其实我没有秘诀,只有诚意一道。如果与人合作做生意,拿六成不为过,拿五成刚刚好,我一定拿四成,把多一点的利润给合作伙伴。这样,下次人家有项目,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找我。我又有了一次合作的机会。”
在商界,李佳成确实口碑极好,没有不诚信记录,也没有谁与他合作吃过亏的传言。
他已做到真正用名声赚钱。
杨晨和李鸿齐声道:“是。”
李佳成道:“姓赵和姓孙两个人,一看就是心术不正,没有想好好做事。”
深感被坑的李鸿深有同感,连连点头,道:“李生说得对。”
李佳成想了想,道:“我现在不好判断姓罗的为人怎么样,晨仔虽然人不错,但他不是老板,有些事做不了主。这样,”他看看杨晨,又看看李鸿,道:“我后天要去燕京,顺便帮你见见姓罗的,你看怎么样?”
李鸿自然赞成,道:“多谢李生。”
“嗨,谢什么。”李佳成笑道:“对这样脚踏实在的人,我也好奇得很呢。”
杨晨知道罗远山的为人很对李佳成的脾胃,肯努力,有胆量,一直是李佳成身体力行。
李佳成问杨晨:“你来圳深,除了见阿鸿,还有别的事吗?”
杨晨道:“一来是见李先生,二来还有几位业主,都是香江人,同样在圳深设厂,有计划一并见的。”
“哦?”李佳成道:“待我见过姓罗的,如果他真如你所说那样,我肯定会帮你说服他们不退款。你信不信得过我?”
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哪个不是人精,哪个没有识人之能?李佳成自认没有看错过人,杨晨也相信他的眼光。当下道:“信得过,谢谢李生。”
李佳成呵呵笑道:“你去订后天中午飞燕京的机票,到时我们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