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皇帝走后,花宫宛然变成了一个冷宫。
皇帝留下了一个令任何人都无法測想的答案。
他是在放弃花宫呢?还是只是一时气恼,往山山水水当中转上一圈,就又回来呢?
皇帝没有留下答案。
人们只能等待答案的揭晓。
他们和她们还是如常扶侍着花相似,但有一点非常清楚:他们全都变成了不再说话的机器。
皇帝的沉默是可怕的,而他们的沉默更加可怕。
繁花似锦的花宫迅速在终南山下变成了一个黯哑的花冢。这里更像幽灵来去的地方。
皇帝离开的越久,这里越是没有了声音。随着洛阳那边越来越疏远的消息,花宫里面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到这几日临产的时候,花相似身边已经没有个一个人了。
人全跑光了。他们,她们,无一例外地知道,留在这里就等于是殉葬。
自从那次夜雨之后,这里的雨也起来越多。天也越来越冷。
花相似以雨洗面,不止一次地想告别这个世界。
可腹中生命强烈地挽留着她。她坚忍着。只想快快生下他或她,然后离开花宫回到自己的家里。
她的腹部从黄昏就已绞痛。这是临产前的喜兆。是阵痛。
他或者她,今晚就要出生了。
她享受着阵痛的喜悦。不断地“玉佛诵经”,为他或者她祈祷平安。
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是冰雨。里面还夹着雪花。紧接着一阵强风,打碎了窗上的木格雕花。
花相似已经昏迷了过去。突然呱哇数声,惊醒了她。
孩子终于出生了。不是一个,而是一双。
她挣扎着伏起身来,就想抱抱他们。
突然,电闪雷霆。四周的窗戸上,像是飞来剑光箭光。
同时,门也被撞破了,一个飞影扑向了她!
原来有人要杀死她们。
花相似本能地爬到了孩子身上。冷箭还是如雨一般落了下来。一股热血渗进她的身上。
她回眸再看,原来是他。
燕其吾!
菩萨堂一别不见。他竟然跑来挡住了射到她身上的冷箭。
他还能看到花相似最孤苦的眼泪。
她还能看到他依旧含笑的脸庞。
他说,他已经来晚了!
他紧紧地护到她的身上,用身躯盖住了她和孩子。
数千支冷箭紛纷射到了他的身上。
他至死都含笑望着她。
她眼晴里透出无尽的悲伤。
她也己经感到周体气虚。身上的血液全部涌流进了花宫。
她隐隐记得,一个黑影,掠过血衣,从她怀里抱走了孩子。
接着,她闻到一股花香。
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花香。那不是来自花宫里面的花香,而是从垄间陌上田园花圃间散来的。
那是一股烂漫的花香。
是杏花之香。
垄间小溪流,陌上开杏花。
她最爱杏花。
出门见杏花。进门闻花香。
这股杏花香将她从深冷的花宫安然地带到了远在野郊的村庄。
把她带到了她久别未归的屋院。
把她从冰风冷雨中带进了春天。
她像只燕子飞进了家里。
她看到了拉着她往田间穿梭,在杏花树下观花看花的父亲,看到了栖在屋堂里的母亲,嘻戏在杏花树下的哥哥姐姐,还有妹妹……。
他们都在朝她笑。笑得很灿烂。笑得像满枝的杏花一样。
她也对着他们甜甜地笑了。笑得就像杏花。
她好轻盈好适悦。如间在落满花瓣的玲珑小溪当中。她能看到映到溪水中的自己。玲珑的影子。玲珑的笑声。那轻灵灵的笑,像杏花,像杏花开。
她竟然没有了丝毫的疼痛。
这是甜蜜的归乡。
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她出生的那个地方,就叫杏花村。
这杏花之香将送回了亲爱的故乡!
她微笑着,像是杏花在杏花丛中睡去了。
接着,她听到一阵冰天雪地的琵琶之声。
最后她什么都不知道了。
她的生命已经消失了。
“花相似,泪沾衣。
冰雪来,花凋去。
重阳楼头摘相思,花间只流阳春曲。”
史箴:帝崩之夜,长安花宫东南角毁坍。宫女花相似夭子,殇。中市花楼,九重顶裂。夜闻冰雪之声。闾间皆传:长安宫女殇,洛阳祭明皇。
冬,正月。太子新政。大赦天下。改元,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