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晓谈到孩子事情,不禁让赵静想到了自己。自己马上就三十五岁了,再不生孩子恐怕真要来不及了。
赵静的老公——方兴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个人从大二开始谈恋爱。赵静一毕业就进了律师事务所,方兴则去了一家大的商业银行。毕业后他们很快就结婚了。在别人眼里,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结婚快十年了,还没要孩子。他们没想过不要孩子,只是还想再玩几年,自己再当几年孩子。两边的父母其实都或明或暗地催促过他们,尤其是这两年,赵静过了30岁,老人们的催促就从旁敲侧击变成了直接的劝说了。不过,赵静和方兴都不是家里的老大,赵静还有个姐姐,方兴有个哥哥,各自都还没要孩子。所以赵静和方兴还没有成为老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哥哥姐姐的问题都还没解决,他们自然可以稍后一点了。
没有孩子的婚后生活,其实很轻松。没有什么家务事要烦心。他们早早买了自己的房子,还请了个小时工每周来打扫卫生。方兴是不会做家务的。方兴的妈妈是位传统女性,包办了一切家务,把老公和两个儿子服侍的万般周到。他们买了房子后,方兴的妈妈曾经短暂的来BJ和他们一起住过几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他妈妈都是把早餐准备好,放在桌上等他们起床。方兴坐到桌前,她妈妈就赶紧去热牛奶,因为热早了担心儿子吃的时候又冷了,所以要等到儿子来了才能热。赵静最受不了的是,他妈妈把牛奶放进微波炉后,就返回桌前帮他儿子剥鸡蛋,把剥去壳的白白的鸡蛋放到盘子里,再起身把牛奶从微波炉里拿出来递到儿子手上。方兴就那么坦然的坐在桌前,看着早间新闻或是手机,等着他妈的全套服务。方兴妈妈倒是一视同仁对待赵静,但赵静可不像方兴那样享受这种过度照顾。赵静的妈从来没有这样服侍过赵静。赵静小时候,她妈就注重培养她的独立自理能力,赵静这方面也挺强,不知是被她妈训练出来的,还是天生的,赵静应该说是心灵手巧的,做饭、包饺子、包粽子、绣花、织毛衣、钩手套……这些赵静中学时候就都会了,而且觉得挺容易学、也挺好玩的。等到离开家上大学、工作、结婚,赵静一直都是自己操持自己的生活,也乐在其中。赵静的父母之间也不存在谁侍候谁的问题,他们之间很平等,妈妈做饭,爸爸也会来打打下手;爸爸修理家电、门窗,妈妈也会帮忙;小时候辅导赵静和姐姐的功课,也是哪个有时间哪个就多管一点。赵静的妈妈没有这样服侍过赵静,也没有这样伺候过赵静老爸。冷不丁地被婆婆这样照顾,赵静真是不习惯。感觉自己是不是变成无行为能力的人了,要被人监护。而且婆婆帮你热了牛奶、剥了鸡蛋,自己总不能像她儿子一样坦然地、欣然地收下,每次都得说谢谢妈,辛苦您了。弄得自己在自己家里很累、很受限。赵静不止一次地明确和婆婆说:“妈,我自己来。您别帮我弄这些。我习惯自己做了。”私下里,赵静也对方兴说:“你这么大个人,怎么好意思让你妈这样伺候你?”方兴则不以为然:“我妈就这样。你不让她做她还难受。”赵静说给周虹筠听,周虹筠的回答是“你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有这么好一个愿意伺候你的婆婆,你还不满意。要是碰上一个让你这么伺候她的,我看你怎么活!”
他们今年回方兴老家——ZJ过的年。赵静倒是挺喜欢去方兴家过年的。主要是她喜欢吃ZJ菜。方兴他们是个大家庭,有几十号亲戚在ZJ一过年都赶回去,这家吃一顿,那家吃一顿,再一起玩玩麻将、打打扑克,热热闹闹的,很有气氛。方兴和赵静因为一直在BJ一两年才回去一次,亲戚不常在一起,就不会有什么矛盾;而且赵静的研究生学历、律师职业都让方兴的亲戚们高看一眼。再加上赵静不是个小气的人,每次回方兴家过年,赵静都会给方兴的父母、叔叔、舅舅姨、表姐妹、表兄弟们买份不错的、不便宜的礼物。所以每次他们回来,大家也都挺热情。
今年的年夜饭是在家里吃的。方兴妈妈早就开始准备了。婆婆做的酱鸭、蒜爆鳝鱼、卤蛋、豆腐干和笋都是赵静的最爱。赵静其实也学会了怎么做,做出来的味道也不错,但比起婆婆做的总还是少了些滋味。多年前,赵静陪着方兴看过一个无聊的RB动画片,是说一个寿司店老板的故事的。赵静只记住了其中的一个场景,就是寿司店老板去参加厨艺大赛得了冠军,别人采访他怎么才能做出那么美味的寿司的时候,他回答说“做寿司要用心,要有爱”。当时方兴和赵静就笑作一团,难道要爱寿司,爱那些米饭和紫菜?这还成了两个人之间互相调侃的笑料。一个人什么事情没做好,另一个就会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爱!赵静琢磨自己做出来的这些传统的ZJ菜为什么比婆婆的差那么一点的原因时,想起了这个场景。赵静第一次觉得那个寿司店老板说的可能是有道理的。她婆婆一辈子生活在ZJ除了ZJ菜几乎不觉得其他地方任何的菜好吃。她一点点辣椒都不能吃,连胡椒也觉得辣;不吃羊肉,烤的涮的全不吃;除了黄鱼和带鱼之外,不吃任何海鲜……她在BJ住的那几个月,方兴和赵静试图带她去尝试一下全国各地的风味饮食,全部以失败告终。到后来,所有的饭都是她自己做,要是出去吃也只去ZJ饭馆或者是SH饭馆。她做饭自然也只是做ZJ风味的菜品了。好在,赵静在JS长大,两地的饮食差异不是很大;再加上,赵兴妈妈的ZJ菜的确烧的好,赵静对于天天ZJ风味也没什么意见。实在有点腻想换换口味的时候,赵静就跟婆婆说要加班不回家吃晚饭,然后和同事或者熟识的客户一起搓一顿川菜或者JX菜过过辣瘾。
婆婆把每天做一顿美味的晚餐作为她最重要的任务。头一天就开始规划菜谱,一早起来去菜市场一定要买最新鲜的、最好的食材。一吃完中饭就开始准备晚饭了。豆芽都是要一根根挑选、一下下地把长长的根须掐掉的,四季豆一定是用手掰的不是用刀切的,再小的河虾须子也是要鱼是早早收拾好一个个剪掉的,鱼是早早收拾好挂起来晾干的……烧菜的时候一定是一直坐在厨房专注等着,生怕时间长了青菜不绿了,锅烧干了……
和往年一样,婆婆一个人忙碌着准备出了一大桌,红烧大黄鱼、油爆河虾、大蒜烧鳝段、酱鸭、芦蒿炒香干、SH青炒豆皮、卤蛋……大年三十那天四点多钟,方兴的叔叔一家人就来到了方兴家,不一会儿方兴的哥哥也带着媳妇过来了。大家闲聊了一会,方兴妈妈就招呼大家上桌,说边吃边聊吧。
方兴的爸爸拿出他珍藏的茅台。他爸爸喜欢喝点酒,但其实酒量不大,这几年又受糖尿病的困扰,不敢喝酒了。也只是过年过节,才喝上一点点。老头的想法既然喝的少了,就得喝的好。所以现在一出手就是茅台或者五粮液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方兴的叔叔吃了几盅酒话就多了起来。方兴这个叔叔只有一个女儿,把方兴哥俩当亲生儿子看。他平常没话的,但一喝了酒,话就来了。不知怎么地就说到了方家传宗接代的大事情上了。方兴的哥哥比他大两岁,今年三十六了,过一年长一岁,按照老一辈的虚岁算法,他过完年就三十八了。叔叔的话也就是从这里起的头:“方宇,你们计划什么时候要个小孩啊?你都三十八了,你媳妇也三十多了,早该要孩子了。”没等方宇回话,方兴的爸爸就接过话茬:“你结婚这么多年,也不说要孩子。你看看咱们邻居、你们小时候一起玩的那几个人,哪个没孩子!我到广场遛弯,人家问我孙子多大了,我都没法讲!”赵静停下了筷子,这个话题是最近几年来方兴过年的必谈之题目。“我不是早就讲过了吗,我不打算要孩子了!”方宇皱着眉头说:“要不要孩子,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能不能不要在这里讨论。”赵静屏住了气。方兴的老爸和叔叔的思想估计没有进步到这个程度,方宇可是他们方家的长子长孙,方宇这个态度是要把问题激化啊!果然,方兴的爸爸啪的把酒杯放到桌上,声音提高了八度:“怎么就不能讲了!没个孩子,哪像个家!”赵静看了看方宇的老婆。他老婆倒是一脸平静,好像和谈话没有关系一样。赵静听婆婆说过,方宇和老婆的关系不太好,俩个人总是小吵小闹的,好几次要离婚终究没离。关于要孩子的事情,方宇老婆曾经说过她只管生,不管养。方宇本来对孩子也没那么大兴趣,听老婆这么说,就更不敢要了。
方宇放下了碗筷,一推椅子站起身,拿上外套换下拖鞋,一拉门出去了。“看看你,非要今天提这个事情。好好一顿饭都吃不成!”方兴妈妈望着大儿子的背影埋怨着老伴。方兴爸爸长叹了一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在有你哥撑在前面,你爸没嘀咕咱俩。心里也肯定想催咱们俩要孩子的事情呢。”回到房间,赵静对方兴小声说:“哦,你爸单独跟你说过孩子的事吗?”“说过。”方兴回答到。“那你怎么说的?”赵静追问方兴。“我说等两年吧,你现在太忙了。”“好啊,把矛盾都推我头上了!”“事实如此啊!”“那你现在真的想要一个孩子吗?”赵静盯着方兴认真的问。“没有,再等两年吧。听你的。”方兴淡淡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