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静。寂静。
此长的吓人的上联一出。四周登时变的如同死一般的寂静。众文人士子眼睛瞪的滚圆。嘴巴都张成了“o”形。而王鸿羽更是两眼一抹黑。很干脆的晕厥过去……
在这个世界。风花雪月吟诗作对主流娱乐。是以。诗词以及联可以说随处可见如果不懂诗词不懂联。那就不配为文人。因此。在场的文人士子联造诣或许不算深。但对于联的见识却是不同凡响。李浩前两副联出很是刁钻。但那两副联只是大家震惊跟佩服。却远远没有现在的震憾夸张。这主要是因为前两副联的“格,”这个世界都有。虽然不常见。可众人至少是听过见过的。
可如今众人却让李浩地第三联震的目瞪口呆。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细细琢磨此联的意境。是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辛勤耕。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尽管在这个世界并没有“昆明“以及“滇池”的存在。但众人却可以通过此上联'空幻想出来让这些文人士一个个惊叹不已。皆一致认为此上联足可堪称千古来第一长绝联。
“这李小王爷不是说只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吗?怎么会有如此的文采?”
“就是,这要是不学无术那我等又算什么?”
“这次王鸿羽算是栽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直到有人嚷起来大家才发现。那王鸿羽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厥过去了。几个反应快一些的学生当即抢上前去扶起王鸿羽。然后手忙脚乱地帮忙掐人中。
半响。王鸿羽才“幽幽”醒了来,只见他轻轻摆脱扶着他的人。慢慢地走到李浩面前。双手施礼道:“李公子大才。王某输的是心服口服。”先前王鸿羽一直称李浩为小王爷,只提身份不提其它本身就有一种看不起李浩的意思,可当比试过后王鸿羽开始称李浩为公子显然是认可李浩的才学。
看着王鸿羽的动作,李浩内心还是为他赞叹了一下不管此人人品如何,就这份输得起的态度就让人佩服了。
“王公子客气,对联本就是文之点缀何必认真!”
“李公子心胸叫人佩服,他日王某定上王门拜访!”
“王公子能来,本小王爷定当扫榻相迎!”
“那王某就先谢过李公子了!王某告辞!”
。。。
王鸿羽倒也干脆在和李浩寒暄了几句后就告辞而去,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这人已经丢的够多了还留下有什么意思?
可这王鸿羽走了这场比试还是要继续啊!现在如果没有人上前那不就代表在对子一道上没有人是这李浩的对手吗?
可是想想李浩刚才表现这要视上去了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那王鸿羽虽说败给了李浩,可那也不是代表他的实力就不强。不要看他年纪不大可在这京城中能说在对子一道上能胜过他的那还真是寥寥无几,这京城小对王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而就在众人为难时,一位年轻书生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朝李浩颇为谦逊地行了一礼。
李浩楞了楞,因为这书生竟然是执了个晚生见长辈的礼。问题是,这书生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无论如何也比自己这个年方十八的李小王爷大几岁吧。
他正觉得不能理解,就听见那年轻书生道:“小王爷博学急智,学生佩服之极。只是此次比对事关学院声誉,学生不得已也想请教一联,还请小王爷莫要见怪。”
李浩心里有些奇怪,这读书还真是读出了门派出来,自己要是进去了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自己也是入了门派了?不过李浩虽然奇怪但人家既然已经约战,李浩也只好接招了:“你说。”
那书生一脸谦逊,一副请教询问的模样:“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
“好!”
“奇哉妙也!”
学院里的众人一起轰然称赞。许宗明想了想,不也由得哈哈几声:“这对子倒是巧妙得很。”
其实李浩倒并不是因为对不出,而是要想一个能反骂回去的下联,所以才难了点,不过也没为难多久,李浩就晒然一笑:“诗书易礼春秋,许多经传,何必问老子!”
众人皆默然,如果说前一句上联妙在何处,自然是妙在把几种农物摆在一起,问哪一种“生”得最早而又切中了骂人之意——哪个是先生?这也很可能是先前这年轻书生刻意对李浩行那一记晚辈礼的原因。
而李浩这一答就更妙了,诗书易礼春秋都是儒家经典,而孔子却曾经问礼于老子,所以李浩来了句“何必问老子”,既是说孔子何必问老聃,又是反诘年轻书生“何必来问老子?”不仅占了便宜,还坐实了自己是长辈这一说。
这一下学院中热面面相窥,脸色都不好看——今天面子可真是丢大了!原本都以为这个李浩只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哪知道人家是真有货啊。现在众人都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了。
在他们中最平静的却是那年轻书生,他只是躬身再行了个礼,道了声:“多谢小王爷赐教。”然后就默然退回众人之中去了。
这书生有如此风度,倒叫李浩颇为意外,不过马上就又释然了。看他刚才从行第一个礼就开始设计自己来看,此人定是心机深沉之人,能够如此隐忍也就说得过去了。
这书生是隐退下去了,可比试还要继续。
李浩此刻双手后背,抬头问天道:“还有谁?”
此语出,众人皆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