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现时间是很重要的,时间对了,第一眼看到的人却能记住半生,胜过人来人往中的千山万水,好过南来北往里的时光匆匆,在岁月的沉淀下,如陈年的老酒,愈发醇香醉人,沁人心脾,怀念到永远。时间错了,彼此只能擦肩而过,无心人一笑了之,有故事的,无奈黯然退场,在背后徒留一声叹息。路过的风景,传过的纸条,吹过的晚风,留下的眼泪,唱过的歌曲,在与时间的对峙中,都一一轰然倒塌,卷起漫天的风沙,割裂出鲜红的血肉,露出早已伤痕累累的白骨,遗憾地假设如果当初彼此勇敢一点,现在过的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生活,但事实真的只是简单如此吗?
沈西凉就读的县城里有三所高中,无论是按录取线,升学率还是在人们心中的知名度,排名都是是一中,二中,最后是枫冉中学。每年一中本科的录取率都是傲视群雄,比另外两所高中加起来的录取率都要多的多,毫不夸张的说,仅一中复习班的录取率都让他们羡慕不已,最让一中校长骄傲的是每年都有三四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在这一点上,都有些渐超市一中的趋势,取得如此辉煌成就除了和学校本身师资力量的增强分不开,更多的在于每年初中升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的要求上,一中最低的就是700分,去年甚至高达720分,二中在620左右徘徊,枫冉中学则门槛最低,500分就可以,对于这无声的规定,三所学校都默契的选择了沉默。一中是大哥,自我感觉本应如此;二中有些不服,只不过在事实面前最终也败下阵,利益损失也不算太大,毕竟不是垫底的;枫冉中学则最坦然,校长看问题也是最长远,虽然名次垫底,但却是最后一所高中,那些没有达到前两所学校分数线的学生可是很多,于是又在另外一处地方建了个分校,俗称“北校”就这样,人数反而是最多的,“质量不行数量来凑”。二中虽然也有北校,但那却是初中。一中,因为是近些年才崛起,也有打算另外再盖一所高中,只是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审核中。
一中侧重理科的培养,所以校园里处处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到处可见走路都小跑的学生,就连吃饭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然后再以风卷残云的态势消灭掉,最后就像入了魔似的飞奔到班级。二中则侧重文科的培养,校园气氛很活跃,再加上教学楼的偏远,邪门的存在着一个魔咒“大约平均每六个月死一个人”这一结论因枫冉学校的校长在本校一次例行的新生大会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间说了出来,惹得两个学校彻底对立;而枫冉中学则是重点培养学校优美环境的建设,里面的假山,凉亭,小桥,金鱼吸引了很多结婚的情侣来此拍摄,但教师的工资却是这三所学校增长最缓慢的,每次学校开教师工大会,面对那一张张真挚且期盼的眼神,校长都会干咳一声,用坚定的语气解释道:学校还欠着一笔巨大的外债,等到还完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你们涨工资,所以,同志们要有信心,相信学校,相信校长,相信自己,困难只是暂时的,明天是美好的。在那个贫穷且人口众多偏远城市里的学生中一届届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一针见血的笑话:今天你送一个小孩到一中,明年还你一个人才;今天你送一个孩子到二中,明年还你一口棺材;今天你送一个小孩到枫冉中学,明年还你一个家庭。很不幸的是西凉的三年高中就是枫冉中学。
在村口等了二十分钟,又坐了半个小时左右的公交车,刚刚下车就发现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哥哥,简单询问和交代下,哥哥就拿起西凉的行李,轻车熟路地带着他到这所高中进行报到,看着学校门外两旁不规则分布的众多卖饭的小摊,占地面积极广的校园,人流涌动的街道,西凉感到既激动又陌生,对接下来三年的生活学习充满了隐隐的向往和期待。
西凉的哥哥名叫言梓,他从幼儿园开始一直都很听话,学习认真刻苦,每回考试都是班里前三名,被家人和老师们寄语了很大希望,在那个小学升初中,还没有兴起考试的背景下,西凉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在当时老师们的建议下,为了能让哥哥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咬牙便送他去了离家很远的县城里上学,而言梓的初中和高中就是在这里上的,对每一个地方都非常熟悉,所以非常快的就领西凉交了各种费用,大致了解一下所分在的班级,找到了居住的宿舍楼,在楼下宿管科大爷那里取了钥匙及宿舍打扫卫生的简易工具,最后蹦蹦哒哒到三楼,在楼梯口就很显眼地看到一个穿着宽松黑色长裤的胖子,在中间一个宿舍门口忐忑地徘徊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在脚边。等西凉走进了发现那个显眼的胖子居然是站在自己要进去的3306宿舍门口,显而易见的应该就是自己以后的宿友。不善言谈的西凉有点害羞的不知道怎么开口,还是他的哥哥走上前一边用钥匙开门一边主动问起,同学你也是这个宿舍的吗?得到了肯定回答后,西凉帮着那个胖子把东西提到了屋里。闲聊中言梓得知他已经站在门口一个多小时了,不解道,“你怎么不去楼下宿管科那里拿钥匙?”他一脸懵逼的表情表示自己不知道,也不懂应该怎么做。房间里和中国大多数高中宿舍一样十二张床,分上下铺,上面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木板,天花板上因时间久了点缀着一些破坏心情的蜘蛛网,每间宿舍只有两个老旧的吊式风扇,三个电灯,一张放东西的课桌。那个胖子先选择了靠近窗户的下铺,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因为吃的太胖,睡在下铺安全些也很方便。西凉为了可以更好的晒一下太阳,没有多想的就把床铺扔在了上铺,低下头看见那个胖子在对自己傻傻的发笑,在那个刚刚摆脱中考压力下纯真的没有丝毫利益和众多烦恼纠缠的阶段里,故事里的主角们不会想到有一种友谊,相遇便是缘分,缘分即是美好,美好便会永恒,超越了时间的分界线,不会被光阴所遗忘,经得起过往的考验,在岁月的碾碎下依旧清香如故,而这些青涩的温暖却是在高考毕业以后才逐渐发现,在被铁皮房禁锢下的复习班里,在漆黑的道路上孤军奋战时,在鲜血淋漓的现实下,在嘶声力竭的绝望中,西凉用静默的无助姿态望着天空发呆时才最终领悟。
安排好西凉的住宿,细心嘱咐了好久,言梓才最终离开,赶往暑假时临时找的工作中,西凉看着不停忙碌的哥哥被汗水打湿的白衬衫,从脸上匆匆滑落的大颗颗汗珠,破裂在唇角,沾染了风尘,打湿了隔阂,汇聚成海,开成了一种叫做苦涩的花朵。喉咙里火辣辣的,一次次想张嘴说些什么,却始终开不了口,脚步也没有移动,最后沉默的用目光注视着哥哥渐渐走出宿舍,消失在视线的尽头。事后,宿舍人彼此熟悉了,胖子似无心地说到,有一个哥哥就是好,什么都不用自己弄。西凉微微一笑懂他隐藏的含义,却没有开口解释什么,内心有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复杂情绪,缓缓流过,埋葬在那不知对错的黑暗角落里。对了,再过一段时间言梓就要去本省的一所有名的二本院校里上大学,而这一年,西凉刚刚踏进高中的大门,虽然他只比哥哥小一岁。
随着时间的流逝,寝室里剩下的人该来的陆陆续续也都到了,看着一个个青涩而充满活力的脸庞,大家会心一笑也就拉近了彼此紧张害羞的心灵,对于刚刚转换身份,投入到陌生环境的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对未知充满了好奇。选好位置,整理完床铺以后,各自简单明了的介绍自己便互相闲聊起来。在谈天说地的东扯西拉中,彼此心里也都对对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说来也巧,一个宿舍十个人居然没有一个是在县城居住,基本上都是来自周围的小镇,最近的坐公交车到学校是三块,最远的高达五六十,这差别也是让人无语,感慨后正应了那句话,一切都是缘分。左手边床铺上分别是瘦小却身手敏捷的小柯,下铺是时刻想着去当兵的肌肉达人饶亮华,中间上铺是皮肤黝黑嗓音低沉的微胖少年李金鹏,下铺是性格大大咧咧好动的王云涛,靠近门的上铺没有人放的是行李,下铺是戴着眼镜总是哼着鼻涕的严鑫,右手边靠近门的床铺上面也是戴着眼镜但来头非常“大”的高个子,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他,但对名字却如雷贯耳,只因他叫——李宁,幸亏只是和奥运冠军重名,不然我们会受宠若惊。他的下铺是个子矮小平时总是戴着耳机的小强,中间的上铺是外表看起来有些成熟但很健谈的顾晨枫,下铺是沉默寡言但笑起来双眼眯成一条缝的刘亚林。右边上铺就是沈西凉了,下铺相应的是体积比较重一些的方志强,看体型确实是有点“方”不过好在木板也够结实,经得住他这样的身板,也算是体验了学校宿舍方面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