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子有记忆起爸爸的脸上就没有过笑容,妈妈在爸爸面前总是轻声细语唯命是从。爸爸是市区里公安局局长,妈妈是交通局的会计,每天妈妈都会早早的下班来学校接洋子,在洋子的心里妈妈就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但在洋子小学5年纪的时候妈妈却突然放弃了自己交通局的工作要从事直销。在我们这个传统的家里直销是“****的,从那时候起爸爸就经常跟妈妈吵架,甚至晚上爸爸锁门不让妈妈回家。爸爸说我们家丢不起那人。从那以后洋子晚上都会假装睡觉,每天晚上帮妈妈开门回家。洋子还记得有天晚上妈妈回来就抱着洋子大哭,洋子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伤心。
最终妈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短短两年,妈妈开了第一家自己的专卖店,每个月的工资比爸爸的三倍都多,爸爸和家里其他的亲戚都来给妈妈庆祝,洋子明显的感觉到爷爷奶奶对妈妈态度的转变。
初二那年,爸爸和妈妈一直让不让洋子出国念书的问题争论,最终在初三那年洋子被送到了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了一年的英语,那一年洋子一个人住在北京租的房子里,自己办了张北京的公交卡,学会了坐地铁和做饭,要问洋子想不想去国外,洋子真的不知道,那时候的洋子就想父母肯定是为自己好的。在15岁那年洋子独自一人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站在了澳大利亚的土地上。跟着接机的人糊里糊涂的走着,直到住进出租房看着和蔼的外国房东自己的脑子还是懵的状态。国外的习惯和风土人情与国内完全不同。洋子努力的适应着,一年,两年,三年。。。。。。在那里上完了高中,接着念大学,也许还会读研究生,但最后她一定会回国工作。因为在国外的每天她都在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