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寅时,大池皇帝喜得一女,因了正生在处暑便取名为八月,正巧与其母同取月字,大池这片土地没那么多规矩,母女同字自是视作喜事。
自消息传出,举朝同喜便成了举国欢庆,街头小巷除了流传大池皇帝与天女之间的种种爱情故事外更是相传大池国公主生的讨喜,不同凡人,撑得起天女之女的名声。
今日微雨。
大池一茶馆内说书人一拍桌板道:
‘诸君今日有幸听得大池喜事,其一喜便是我国国主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无一人收受刑罚,此乃国家之喜,在坐皆有所见,国主英明鄙人自是不必多说’
说到此,那说书人脸上布满敬佩之色。
接着,他环视一周继续道:
‘其二喜便是天女与国主的相遇相恋相知一事,那天女何许人也?其心肠柔软,待人和善,聪明至极,本是女子却有勇有谋,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想当年,大凉,大盛,大历,大韩,大池五国皇帝争着迎娶天女,天女却唯独选了我大池国主,由此可见,天女明鉴,我大池终会兴盛,话说至此便是有些偏差,不过思及二位主子的相濡以沫让神仙羡煞,鄙人也是无所畏惧’
至此说书人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赢得听客们无数掌声和欢呼。
说书人微微颔首继续道:
‘此三喜便是八月公主,传说,得天女者得天下千年,得天女之女者得天下万年,这天下未免太过广泛,众客官可知这传说可是有众多依据的,倘若将来各位公子大人有幸迎娶公主可定要记得鄙人所说之语,八月公主定会动摇天下,届时,这天下落入谁手还未可知…’
说书人还在继续道些闲话,大凉的细作却坐不住了,日夜兼程将听到的各路消息传到了大凉皇帝耳中,大凉皇帝听闻,将手中的奏折如数推至案下,道:
‘你先下去,大凉不必再去。’细作见皇帝动气不禁道;
‘皇上不必动气,那八月公主不过是个婴孩,无需放在心上’
‘无需?你可知五国中除大池外皆蠢蠢欲动,都盼得天女之女,可恶,可恶!’
大凉皇帝思及此更是怒上加怒一个掌风将细作推出,细作本就不会武功,顷刻间便没了气息…
贰年后
“母…母”
八月公主看着美丽如仙的母上吱吱呀呀的说着,说来也奇怪,八月公主至今已两岁怎的说话如此费劲?
纵是天女如薄月也不禁发慌,彼时大池皇帝刚刚下朝见到花园中的薄月及八月不禁心肠一软,嘴角微扬的向她们走来
“不在宫内待着,怎的出来了?早膳吃的可好?八月可还听话?会不会喊父皇了呢?我早已差人去找了南神医,届时便可过来看看八月,你不必担心,最晚今日南神医便可进宫”薄月笑意盈盈的看着池艺,道:
“皇上说了这许多话,臣妾竟不知该回答哪个了。”
池艺成熟俊俏的脸庞上竟红了些许。
八月看了看母上又看了看父皇咯咯的笑了起来,
“父…父”薄月和池艺听了也是笑容满面,羡煞旁人。
待南神医到来之时池艺三人正围在桌边用膳,池艺听到太监的禀报便传南神医速来并添了一副碗筷。
南神医与池艺颇有渊源,二人更是难得知己,不过南神医酷爱云游且居无定所,二人相见也是困难至极,幸好池艺派人四处打听这才得以见到,用膳之时池艺听闻南神医近几年喜得一子,竟是较公主大贰岁。
当即决定将南神医之子接到宫中几日,与公主一同玩耍,待公主说话流畅之时再与南神医一同出宫。
不多时,南神医之子便入宫觐见,南神医将儿子取名为笙,自是希望其与笙一样清越,高雅。
说来也巧南笙见到八月竟是喜欢的紧,在二人相处之中八月渐渐会喊父皇母上甚至南笙哥哥二字也频频说出,再加上南神医的谆谆教导公主已能说出许多言语,众人欢喜极了。
日子就这样温馨的过去,直至周兵来犯。
眼见池艺一天天因战事而消瘦,薄月总觉得不安极了。
那天,大凉军队冲破最后守城防御,大凉皇帝手持毒剑将池艺杀死,逼问薄月八月公主的下落,整个大池被血腥笼罩。
彼时,南神医将南笙与八月正送至密道入口,更是将生死符及珍贵药丸揣入南笙袖口中,嘱咐南笙照顾好八月便吹响了怀中的埙,其声悠长深邃自是像划破了夜空。
南笙虽是孩子却也沉稳他用力握紧了八月的小手急速前行,不过百步便听到大凉密军的号角,甚至听到有人在嚷
“将军,此处有密道!”
南笙怕八月被形势所惧故而转头对八月道
“月儿莫怕,哥哥定带你出宫”
却并未听到应答,不禁有些不安,却是也没有多想继续向前走着。
眼看一丝光亮渗入,南笙更是加快跑了起来,不知是惯力影响还是脚下有石子,八月竟一头栽倒,昏迷不醒。
彼时,南笙听到些许参差不齐的脚步声便有些心悸他连忙上前想要扶起八月却触摸到八月滚烫的脸颊。
‘糟了!月儿在发烧!’
南笙如此反应却是手抖的将袖口中的药丸掏出一股脑的放入八月口中。
凉军的脚步愈来愈近了,南笙抱起八月便向前奔跑。
是出口,却不曾想竟荒无人烟,南笙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夜渐渐袭来,八月仍在昏睡。
南笙一时有些着急,将八月藏至缓坡之处,便朝相反方向跑去,顾不得高草的剐蹭,只是不停的向着自家府上奔去。
不多时便见到一女子,那女子似凭空出现,待南笙看清那人,轻启朱唇道
“娘。”
便也昏睡了过去。女子见南笙缓缓下落的小身子心疼极了不禁连声咳嗽直至咳出鲜红的血液。
南笙的娘亲武艺极高却身染顽疾,听力自是高于寻常人,早在南神医吹埙之时她便得了消息火速赶来救援却不想是这样的场面。她抱起南笙飞速回府,心想:
‘笙儿定时被那血光吓极了’
彼时凉皇的密军已走出密道,果不其然,在不远处的缓坡下发现了一女童,为首将军当即将其原路抱回,送至大池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