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小伙子,自我介绍下,我叫王德华,曾经也是冀南大学的学生,说起来,也算你们学长!”拜祭完后,老王走过来坐下。
“您这学长,我们可高攀不起!”胖子没好气的嘀咕了一句,又看着我道:“来来来,叶子,你继续说你的!”
“对,小伙子你继续说,我刚才就听到你后面讲的,那女孩儿咋样了?”老王也是道。
我斜眼瞄了李正怀一眼,这家伙明显有些坐立不安,嘴巴张了张,似乎想阻止我说下去。
我没有理他,继续说道——
村里的人都知道傻子的话不能信,但傻子又说得有板有眼,言之凿凿,年轻人又是因为姚娜被砍死的,警察当然都不会放过这条线索,于是就把年轻人的家人带回派出所询问。
那天已经是八月十四,距离年轻人下葬的日子只有一天时间,我爷爷生怕错过了,想说等把年轻人下葬之后再把人带走调查。
可当时的执法环境远不如现在,谈不上什么人性执法,我爷爷又人微言轻,派出所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硬是把年轻人的父母和傻子,一并带回了派出所。
这一来二去,等到确定姚娜的失踪和年轻人家没关系后,已经是三天后,八月十七了!
时间虽然过了,但人还是得下葬,我爷爷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让那家人准备黑墨水、屋顶瓦、公鸡血、柳树枝——这是阴阳仙儿送魂的四大件。
古有传言,阴司城门外有一河、一桥、一关、一路。
黑墨水代表一河,也就是黑水河,传说黑水河是由无穷无尽的冤鬼组成,如果没人送的话,魂就会被河里的冤鬼拉进去,化作厉鬼,骚扰家人。
一桥指的是奈何桥,也叫仙桥,奈何桥架在黑水河上,用的是自家屋顶的瓦砖。
这是因为瓦砖常年遭受日光直射,阳气充沛,能大大压制黑河里的冤魂,帮助阴阳仙儿送主人过河。
过了奈何桥就是阳关,爷爷说,阳关是人间和阴司界的交界处,生魂最后的停留地,那里有阴差接引生魂。
过了阳关后,就能踏上黄泉路,进入阴司。
公鸡血用来抒写生魂的生辰八字,交给阳关的阴差,相当于一个临时的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阴差才会让你入关,踏上阴司路。
至于为什么用公鸡血,我爷爷说,古人靠公鸡打鸣来判断天亮的时间,所以,公鸡有识阴断阳的本事,而且,公鸡本身就极具灵性——神兽凤凰的原形就是大公鸡。
最后的柳树枝自然也不用多说,乡下人常说,前不栽柳、后不种槐,足可见这两种树的诡异,用柳树枝铺在棺材板下,能更好的让生魂在黄泉路上行走。
……
东西准备好后,也到了下葬的时间。
爷爷记得那天的天气特别好,晴天白日,万里无云,这种天气最适合做送魂的法事。
阴阳仙儿的法事没有道士那么大排场,但爷爷那天特意穿上了他那件镶着阴阳双鱼图的金色长马褂,手里握着一把长三尺六的桃木剑。
这两件东西是老道毛天凌送给他的,算是师门的信物。
长马褂据说是清末民初的时期传下来的,有百多年的历史。
至于那把桃木剑,来头更惊人,连毛天凌也说不清楚这把剑具体有多少年历史,反正有了他们这一派后,这把桃木剑就一直作为信物代代相传。
十一点的时候,爷爷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举行第一场法事——斩仙桥。
按爷爷的说法,黑水河长三万六千里,宽九千里,水上有一座吊桥,就是大名鼎鼎的奈何桥。
平日里,奈何桥都是吊在阳关的城门上,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十四当天才会放下,供阴司生魂回阳间,接受亲人祭拜。
斩仙桥便是斩断奈何桥的锁链,助生魂踏上奈何桥,过黑水河,进阳关。
黑墨水倒在海碗中,模拟阴司黑水河,海碗上放两只筷子,筷子上则摆放屋顶瓦,模拟黑水河上的奈何桥。
法事开始后,爷爷要手持桃木剑,走魁星天罡步,借阴司之力斩断屋顶瓦下的筷子,让整个瓦片落进海碗内,被墨水浸湿,这样就算第一场法事完成了……
“哇塞,隔空打物啊!”姚胖子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哼!迷信的障眼法!”李正怀也跟着说了一句。
老王倒是一副入迷的样子,感兴趣道:“如果瓦片断了或者瓦片和筷子都没断呢?”
“那就意味着送魂失败!”我淡淡道。
“失败了意味着什么?”老王继续追问。
“送魂失败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爷爷功力不到家,另外一种……则是生魂有冤或者有怨,不愿意离开!”
一般而言,生魂了却心愿,都会安安分分的离开,尤其是寿终正寝的老人,哪怕不做送魂的法事,也会自动离开阳间,转入阴司,没有人愿意做孤魂野鬼。
至于有些小冤小怨的生魂,其实也构不成什么危险,稍微有点道行的就能送走。
怕就怕那些生前受了大冤,死后产生大怨的生魂,一个处理不好,别说作法的阴阳仙儿首当其冲会倒霉,甚至还会牵扯到他人!
比如,这个年轻人!
尽管一开始我爷爷就料定他不好送,做了很周全的准备,但他依旧低估了“他”的怨念,或者说,是“她”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