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狂汉子走到宋义身边问,嘴里抽着烟,问道:“俺叫张大彪,独立团一营长。不知兄弟是哪个连排的?怎么称呼?”
宋义看着满身尽是敌人鲜血,身上并未挂彩的汉子。白刃战拼刺刀时,这位军汉的表现尤为出重,一把刀足足砍死九个鬼子。
宋义对着张大彪答道:“在下宋义,路过此地,见张营长在此率领弟兄伏击日寇,特来助一臂之力。”正包扎伤口的石蛋听到他们的对话,嚷嚷道:“营长,宋兄弟是在咱们阵地上睡觉被我踹醒的……”可看着宋义发黑的脸色和杀气腾腾的眼神,缩了缩的脖子,声音越来越小。
战场上张大彪见宋义满身鲜血、杀敌勇猛不由生出了招揽之心,询问道:“不知宋兄弟可想要当兵,同为抗日人士,不如你就跟着我老张混吧!”
宋义微笑着摇摇头,回道:“多谢张营长抬爱,不过宋某至今未有当兵的想法。”转身继续翻找战利品。
张大彪见其据绝,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复与其他的伤员一起收拢战士遗体,收拾战利品。
宋义原想军队家大业大,大树底下也好乘凉,就想着加入进去,受其庇护。他也曾经想过华夏军队的艰难,可谁知道军队竟生存的这么惨。吃不饱,穿不暖,两个战士一条枪。宋义毫不怀疑自己要是加入其中,光吃穿二项就会给自己带来大量的麻烦。就自己这饭量,一个人就能吃掉他们五名战士的口粮,绝对会引起各种不满。更何况自己还要练习枪发,军队会发子弹给身为新兵的自己练枪吗?极其明显不会。更不要说以上两项会引起多少战士的嫉妒。
更不要说向眼前这样的大战不知道多久才能发生一次,其余绝大多数时间军队都是在打游击。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一人单干。
想通这点的宋义加快速度,收拾好大量的子弹、手雷、干粮,背着行军背,挎着三八式步枪,怀里揣着一支南部十四式俗称王八盒子的手枪,拎着医药箱,可惜的看了眼机枪和掷弹筒,大步离去。
宋义到是想带走机枪和掷弹筒,不过想起机枪那对子弹的恐怖消耗和掷弹筒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得不放弃。
张大彪已经派人给他们的部队长官报信,现在再不走,等他们的部队到了,再想走就难了。说到底宋义仍对张大彪等人充满戒备。
独自一人,多点防备总是好的。尤其是在这个陌生的世界。
张大彪定定的看着宋义的背影翻过山坡,消失不见。转过头对石蛋说:“把你对这个人的认识给我说说。”石蛋:“营长,这人是在土坑里睡觉……,还就了我一命呢!”石蛋把他遇到宋义的经过略过窝头一事,完完整整的诉说了一遍。
宋义回到隐藏麻袋的地点,打开麻袋,掏出破烂棉袄,在地上挖个坑掩埋上,异地他乡,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
拿出铅笔、笔记本,记录下此次的杀敌数“23个”,再加上上次杀的两个,一共25个。
在衣服上抹上泥土,掩盖住身上的血腥气。将手雷、钢盔、干粮等物塞入麻袋,坐在地上思考一阵:“此地发生大战,鬼子损失了一个中队,肯定会四处报复。人生地不熟的自己还不如回到山林当中,避避风头。”说干就干,宋义背起沉重的麻袋,怀里抱着步枪、苗刀,路上几次歇息后,终于辗转退回了山林中。
山林外围,宋义停下歇息了一会。把苗刀和一支步枪背在背上,另一支步枪,子弹上膛,慢慢向前探路。足足三个小时,走走停停,走了十余里的山路。在小河边找到一个平坦的地方,生火,钢盔里煮着米粥,满满的饮下一大份粥,出了一身热汗。
看着身上的血污,宋义拿着王八盒子走到小河边,对水里“啪、啪、啪”连开三枪,驱赶水蛇、水蟒等猛兽。拿着手枪,脱下衣服,搓了个凉水澡。清洗完满是血污的衣服,将其放在火堆旁烘烤。
摆弄着手枪、步枪,宋义在尽快熟悉武器。数了数子弹、手雷,子弹不带枪身中的共有856发,手雷24枚,掷弹筒炮弹两发。
夜晚来临,劳累了一天的宋义裹着行军背,抱着苗刀与石灵手枪,在火堆的保护下,沉沉睡去。
早晨,吃过早饭的宋义腰系着武装带,手里拿着一支步枪,怀里揣着王八盒子、石灵手枪,背负着一柄苗刀,开始了他的练枪打猎生涯。
为报上次被狼群围攻之仇,宋义此次专门漫山遍野的找狼练枪。一个上午,山林里的枪声从未停歇,宋义拖拉着一具狼尸回到了临时营地,身上的子弹打光了大半,腰间的王八盒子早扔了,那玩意在宋义打的正爽时卡壳了,害的他差点接了个狼吻,气的他把手枪扔到个水潭里。
想当初,宋义在网上看到帖子说王八盒子,自杀会卡壳,射击乱走火,距离一远子弹就乱飞,穿透力极差,连厚一点的木板门都无法击穿,五层棉被就能挡住其子弹,那怕八路军没枪没炮也不愿使这枪,还不太相信,此时宋义以其亲身经历表示,确实如此。
石灵手枪的练习宋义从未停止,毕竟石灵手枪和苗刀才是他真正的武器。
在山林中待了四天,品尝了各种野生动物肉的宋义十分满意的走出山林,开始了他的游击。
宋义每日奔走于十里八村,见到日本鬼子队小人少就用手雷、步枪、石灵手枪加苗刀的组合全歼了他们,并收走他们的武器弹药、干粮,甚至宋义用鬼子的黄色军装作了一件原始般的伪装服。遇见大队鬼子就远远的打上一枪,也不看结果,打完就跑。
不过十余天,方圆几十里的鬼子就在宋义的手上折了三十几个。
此时的宋义趴在一片树林里,看着四百米外领着两对几十名鬼子,坐在三轮垮斗摩托车里的鬼子军官,轻轻扣动了步枪扳机。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