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简柠曾经暗恋一个女生。那个女生却暗恋顾重言。
顾重言呢,就是一个书呆子。
那个女生利用简柠常常到他们的寝室去,且装作若无其事的与顾重言搭讪,对他虚寒问暖。
那个意思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顾重言简直榆木疙瘩一个,呵呵一笑,无知无觉。
这边是求之不得。那里是毫不珍惜。
多少回,简柠都恨的牙根儿痒痒,想冲上去给顾重言一顿好揍。
简柠自认为,自己无论比什么他都不比顾重言差。可是,女生们偏偏喜欢顾重言,不喜欢他。
这顾重言到底有什么好?就凭他那中央空调般的笑容?
这笑容有毒。在学校的时候,这样的笑容不知道伤了多了无辜少女的心。
简柠最生气、最耿耿于怀的是,他自己不愿意要,怎么着也要为兄弟们想一想。
直到最后,毕业酒会上,酒后吐真言。他才明白了……顾重言之所以对那个女生的温情体贴无知无觉,实际上是想成全他的痴情。
这就是顾重言。
…… ……
来之前,顾重言对他说。“真正的慈善应该是给予最真心实意的帮助。如果咱们只论金钱,给了钱就了事,就像完成了任务一样,却没有实际行动上的帮助。那应该不能算是真正的慈善。对吧?”
就为了这个,简柠才’被迫‘跟他一起来了。
真人亲自到场,最有力的说明自己真心帮助的诚意。简柠就是要堵顾重言的嘴。
来了,他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他开始怀疑顾重言的真实目的。
他也是学心理学的。他怕顾重言要拉他入伙,要他加入他们的组织,成为帮助阿斯伯格患儿的志愿者。
简柠自信自己是没有耐心的。他离开学校以后,早已转行,不再从事心理咨询事业。他离开了原来的心理工作室,进入到一家跨国的商业公司工作。通过努力,他成为了那间公司的一名高级业务经理。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赚钱,赚钱,再赚钱,彻彻底底的成了简柠唯一的工作生活内容。只要他活着,生命就是一个赚钱程序运转的过程。
对他来说,钱不是简单的物质,它还附含了许多其它的意义。比如,‘成功’。所以,他从不认为自己谈钱有什么不对。
可是,每次与顾重言谈钱,他总有一种心虚的罪恶感。
比如今天,简柠也承认,这种情况只给钱不真正身体力行的踏踏实实的帮助孩子们做些实事儿,确实说不过去。如果以道德的标准来评判,只捐钱不做事,的确不能算是真正的慈善,充其量也只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施舍。
所以,不等顾重言提出质疑,简柠已经感到内心惭愧。一交了钱就想走,站在道德的立场上,他的做法儿确实在事实上理亏。
然而,他受不了强迫。顾重言强迫他来,他的心里一直有心结。事情总归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他凭什么就那么的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