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市有个传统,建国逢“五、十”的年份,国庆当天都要在人民广场举行大型活动。
国庆四十周年的时候,出了些局部的动乱,就停了当年的庆祝活动。
第二年,恰逢90年代开始,所以这一年国庆,N市要在人民广场举行《唱红歌、缅先烈》大型文艺汇演,各机关团体,各院校都要参演节目,届时J省的各级领导、老红军、老革命都会来观看。
燕子一开学就在公告栏里看到学校组织参演节目的公告,也去报了名,通过了学校文艺队老师的面试,作为后备演员参加了一个舞蹈节目。
大学里上半年就接了通知,大二和大三的学长们排演了两个节目,为防到时有意外,安排新生做后备演员。
燕子每天都特认真的去舞蹈室参加排练,还经常多练一、两个小时,学长们笑她:“燕子,你那么认真干什么,你只是后备的,基本上没有参加演出的可能,再说不到一个月时间,你肯定练不好。”
燕子问:“一个月时间是有些紧,怎么不从学姐中选呢?”
学姐们不屑一顾的说:“切,我们才不会做后备,后备还是你们新生做合适。”
燕子笑笑,说到:“没关系,不能演出,能学习跳舞也是不错的啊,我要多向你们学习呢。”
等到快演出时,燕子已经跳得非常好了。
国庆那天,是个晴朗的好天气,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旌旗飘扬。社会各界代表上千人,有群众、军人、干部,都被安排着整齐的坐在广场上的小塑料凳子上,前面的两排主席位上坐着各级领导、老红军、老革命,外围还站着许许多多的人。
N市的十月,虽是金秋时节,却暑气未退,依然是夏末的气候。上午八点半,太阳就发出火辣辣的光,广场上开始热烈起来,人们的脸上开始有汗流出。
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燕子在后台,看着学长们忙着化妆,装扮,她积极的帮忙拿服装,递水。
突然有一名学姐脸色煞白,头上冷汗直冒,指导员问过后得知她是“大姨妈”来了,本来准备坚持到表演完的,现在天气热,又紧张,就肚子痛了起来。
指导员当机立断,一面安排人送那学姐回学校休息,一面安排后备演员准备上场。
指导员看到拿着水杯站在旁边的燕子,指着她说到:“你,就你了,快去准备上场。”
燕子被这个意外惊喜到了,忙去高高兴兴的装扮起来。
演出开始了,广场上的人们顶着烈日,一个个工整的坐着、谈笑着,认真的观看着每一个节目,时不时的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燕子穿着红军时期的军装,头上戴着红五角星的军帽,腰上系着皮带,白色的长棉袜打成绑腿,穿着黑色的布鞋,头发用红色毛绳扎成两个辫子垂在胸前,显得更是清丽可人、英姿飒爽。
燕子她们舞蹈的配乐是《八月桂花遍地开》,优扬活泼振奋人心的曲调回荡在广场上空。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纪……”。
这首曲子恰是燕子家乡—红二十八军根据地流行的小调。
燕子她们在台上努力的跳着,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燕子一面跳一面还注意到台下前排的一位老红军听到曲调响起,激动得站了起来,也跟着大声的唱。
整个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按惯例一批批的和领导、老红军、老革命合影。
轮着燕子她们学校了,燕子的身前正站着那位大声唱歌的老红军,一身笔挺的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脸上是亲切的笑容。
燕子不由的心生敬佩,甜甜的对老人笑着,道了声:“爷爷好。”
老红军回头亲切的问燕子:“你好,你们这首歌选得好啊!谁选的呀?”
燕子回答到:“我们指导员选的,她说我们省军区的首长就是老红二十八军的,这是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敬意。”
“哈哈,你们用心了!”
“丫头,你是哪里人啊?”
“爷爷,我是皖西大别山区人。”
老红军一听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这么巧!我也是大别山区的。”
“啊!很巧呢,爷爷。”
双方马上生了一种他乡见老乡的亲切感。
“你叫什么,现在哪个大学?上几年级了?”
“我叫燕子,是**大学金融系一年级的新生。”
照相已经结束了,有战士过来请老红军离开,打断了他俩的闲聊。老红军最后握着燕子的手说:“丫头,再见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