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在寒清宫与南宫剑尘把酒而谈的姑苏穆,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月前答应公孙笛商八月十五之前赶回朔州,会成为他此生对公孙笛商的第一次失约,因为巍巍昆仑下面,已然烽火燃狼烟起。姑苏穆即使无心大唐战事,但这一次,他却不得不亲历刀光血影,只因五年前甘州城内那个豪气干云的提刀汉子。
经过了石城堡与吐蕃一战,大唐西域边军成功收复石城堡,而且是以极为血腥的铁腕手段全歼吐蕃守军,大唐声威在西域大漠中更为高涨,原先还心怀不轨意欲趁着长安无心西域而从大唐手里抢夺土地的几个部族,也是被吓破了胆,本本分分的臣服,不敢再有异心。原来大唐还是那个大唐啊,即使玉门关以东再怎么乌烟瘴气,几万大唐边军还是战无不胜。
此时镇守西域的彪悍唐将正是当年石城堡一战成名册封安西节度使的高仙芝。自石城堡之后,高仙芝又令手下大将四处征伐,逐渐稳定了西域的局面。人哪,得到的越多,也就越容易膨胀,高仙芝统领西域边军,天高皇帝远,朝廷现在也无心西域,想着安安稳稳就行了,至于你高仙芝要什么,都是一一俱应。日子久了,高仙芝越发觉得不对劲了,首先是往常和自己经常保持书信来往的朝里几个重臣,居然慢慢没了书信,之后兵部更是逐年减少西域边军的军饷粮草,兵源的补给也是越来越少。反观此时的安禄山,朝廷几乎倾尽家底扩充范阳、平卢、河东三军,全力支持安禄山北伐契丹。
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西域诸事已然无关紧要了,高仙芝心里也明白。但是,作为一个功勋卓著的节度使,高仙芝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边缘化,被安禄山再压一头,于是召集安西四镇将领,准备在西域展开拳脚,把朝廷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目前唯一能够让太极宫里的天子上心的就是开疆拓土的军功,所以,高仙芝决定了,必须在西域谋划一场足以让圣上龙颜大悦的捷报。
高仙芝一直觊觎当时最富裕的西域国邦—石国的财富,想要据为己有,于是就诬陷石国国王“无藩臣礼”,遂领兵讨伐。石国国王不得已迅速认罪求和,高仙芝想要的可不是认罪那么简单,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高仙芝诱骗国王说是求和得有求和的样子,要国王亲自来唐军驻地以商和谈之事,石国国王自然得听令而来,殊不知一去不回。
待国王进入唐军驻地,表面和和气气的商议,晚上却派死士刺杀了国王,并宣称国王傲慢无礼,引起军中愤怒,遂有人不顾生死为争颜面,暗杀了国王。消息传回石国,举国震荡,誓言为国王报仇。当石国王子哈帕楚儿召集军队准备出兵的时候,高仙芝还喝着小酒在看胡人舞女的腰肢,要的就是你起兵!
高仙芝将令一下,西域边军三万人磨刀霍霍,直扑石国,可怜王子的一万多士卒还没有踏上西域黄沙,就被击溃在自家门口。高仙芝顺势率部洗劫石国,劫走财物男丁,格杀老幼妇孺,顺手还洗劫了突骑施等国,大发一笔横财。捷报传回长安,龙颜大悦,没想到都快记不起来的高仙芝居然有这等胆魄,主动出击大挫西域诸国,又一次扬了大唐国威,不错不错,玄宗皇帝自然又是一番封赏,还亲自御笔,回书高仙芝,要其“统帅西域,荡平乱贼,以震国威,以肃法纪,日后西域战事,可又节度使自决,不必请奏”。高仙芝看到后,心里甚是得劲,好像胸口憋了两年的气一下子就散了,你安禄山能办的,我也能办,还要比你办的更好!西域,我就是天!
也许世间真有因果轮回吧,亦或者物极必反,高仙芝春风得意之时,怎么也想不到当日没找到的石国王子,会成为叫醒他的那个人。原来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一路坎坷逃到了诸胡部落,还将高仙芝的欺诱贪暴的行径遍告诸胡,西域其余各部人人自危,都害怕高仙芝把这种毫无悬念但又残暴凶狠的战争强加到自己头上,不得已于是都转头求助于另一个毗邻的强大帝国—黑衣大食。西域诸部准备联合起来,求助黑衣大食,共同出兵攻打大唐安西四镇,剿灭高仙芝,以求自保。
高仙芝哪,也没闲着,很快就得知了这一消息,膨胀至极不可一世的他此刻哪里会怕什么联军,一群乌合之众,我不找你就好,几个蛮子竟然胆敢打我高仙芝的注意,找死!遂决定先下手为强,率领安西都护府主力唐军三万多人,并裹挟西域各国组织的联军将近七万人,孤军深入西域腹地,终于在怛罗斯与黑衣大食为首的二十万胡部联军部遇,帝国挽歌,怛罗斯之战爆发。而凉州统领河西边军的乞比思云正是此行先锋。
高仙芝看着对面密密麻麻的大食军阵,心里多少有些犹豫,然而高傲了一辈子的他怎么会低下头颅,而且他认为所谓联军不过是抱团取暖,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力不足,只要能打散他们,那就稳操胜券,因为平时西域诸国打仗都还是毫无战法,就是正面骑兵冲锋,而论骑兵冲锋,高仙芝自认为大唐骑兵天下无敌,功名马上取,天下还没有人能正面抵挡大唐骑兵的冲击。于是,高仙芝命令唐军摆开阵势,用七万人正面迎战大食二十万人。自大就像是一瓶毒药,不发作时无色无味毫无感觉,一发作那就是直接毙命。高仙芝,正好中了这种毒,而且已经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