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大雪封山的昆仑玉虚峰,寒清宫百年来能与世无争悄悄隐匿在这雪山之巅,就是靠着这一眼温泉,烈风被三面环山的地势阻挡在外,因此这个后山山谷居然常年都是温暖如阳春,温泉周边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甚至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竹林,里面的竹笋也是冒出了尖。冰封千里的昆仑山上竟然还有这般奇景,想必天下人也是没有想到的。
崔清河眼前的那片青菜地也隐隐有了绿意,幼嫩的青菜芽刚刚冒出了土,崔清河看着青菜地,缓缓地道“大唐到今天也有一百多年了吧,这日子还真是过的快啊,寒清宫深居此处,未能见到大唐的百年兴盛,遗憾还是有的。但是也避开了天下纷争,这又算幸事一件,有得有失。虽然寒清宫偏居雪域,但是每三十年都有门下弟子进中原讨教,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问剑者,所以多多少少还是对中原武林了解一二的。老朽想先问问你,你自习武至今有多少时日了?”
不待姑苏穆说话,一旁噘黄瓜的南宫剑尘,吐出嘴里的刚刚咬进去的黄瓜,斜视姑苏穆一眼道”他说八岁入少林,及冠之年出少林,今值而立之年。”
崔清河听完,一直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惊讶,随即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二十几年就能到今日这般境地,年轻人,你的武道天分着实让人惊叹。这么多年了,老朽从未听说过你这般年纪能窥得武道天玄的习武之人。看来中原武林果然底蕴深厚。按照你的天分,也许你真的能摸到那一层门槛。既然如此,看来老朽的故事似乎还要往远里在说一说了。”
姑苏穆淡淡地道“晚辈确实在武道上走的很快,然而外人只看见了晚辈的修为,却没看见晚辈这二十几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十年未曾踏出少林一步,日日修行苦读,说实话,晚辈曾经想过放弃,那种孤单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刻骨铭心。但是,晚辈还是走到了今日,我习武并不是为了争什么名利,刚开始晚辈对于习武的原因也是很模糊,这么多年了,晚辈也明白了,有些人注定就无法平凡,有些人的路注定孤单,一切的背负都是有道理的。”姑苏穆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起过这些,可是今天,在这雪山之巅的温泉旁,在这个武道天玄臻境的老者面前,仿佛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和平静让自己去回忆自己走过的路,忍不住说出了一直压在心里多年的话。
崔清河抬手抚了抚灰白的胡须,平静地说道“年纪轻轻就对武道有这样的理解,难怪你能踏进我寒清宫。既然你师出少林,看来中原大势也要变天了啊,不知少林如今的主持方丈室哪个和尚?”
姑苏穆皱了一下眉头,毕竟一般人说起少林方丈都会恭敬的称一声大师,而此人却直接唤和尚。随即语气有些严肃地说到“当今少林方丈乃是智光大师,也算是晚辈在少林的恩师。”
崔清河淡淡地笑道“年轻人,在老朽眼里,世间恐怕没几个人能称得上大师,不妨告诉你,老朽第一次下昆仑去少林走了一遭,当时主事的还是慧觉,至于这智光,老朽倒是隐约有些印象,当时不过是达摩洞的护经僧,所以你心里不必有所介怀。人活的久了,就见的多了。想必这一代的天权宫文曲星君就是你师傅智光吧?慧觉当年在佛道上确实当世无二,想不到百年不到就换人了,看来他还是没能走到那一步。”
姑苏穆心里大惊,少林修行十年,智光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天权星文曲星君的事情,更没有谈及往事,虽然他倒是听说过上一代少林主持慧觉,寺里记载慧觉大师圆寂于自己入少林之前的十二年,对于平生却没有记载多少。从两年前的锻剑坊,祁连双剑的欧阳正雄败了之后说起“天权宫文曲星君”之时,姑苏穆心里一直觉得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自己并不知道的,后来在武林中走动多了,越发觉得师傅智光大师是有意隐瞒自己一些事情的。虽然如此,姑苏穆还是选择了信任智光,按照当年在少林寺的筹划,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可是今天,这位隐匿昆仑活了百岁的老者居然又提到了,而且听口气他对这些事情还知晓甚多。带着一丝警惕的口气说道“晚辈不知前辈所说的天权宫文曲星君是何人,师傅也从来没有说起过这些。师傅接任少林主持一位已经三十余年,在中原威望甚高,没有丢了少林的名头。”
崔清河眼里划过一丝怀疑,“你已经到了今日这般境地,你师傅还没告诉你这些事情,倒是老朽万万没想到的。这智光和尚,老朽倒是看不透了。罢了罢了,既然如此,就且先听听老夫的故事吧,听完说不定你心里的一切疑惑都会清楚的。”
姑苏穆心里知道,崔清河说出来的,肯定是江湖甚至是天下的秘闻,这么多年了,虽然姑苏穆知晓了一些江湖秘闻,但是总是隐隐觉得江湖并不止台面上这些,背后似乎一直有一种神秘的势力在操纵着武林大势,甚至天下大势。于是凝神端坐,细细听着崔清河的话,一旁的南宫剑尘也是放下手里的黄瓜,认真地侧耳听着。
崔清河叹了一口气,缓缓道“老朽的故事,得从前朝说起,算来已经一百多年了。”
前隋仁寿四年七月立为太子没几年的杨光就继承天命,成了这统一不久的天下之主。杨光刚刚继承大统,倒也干出了一番留名史册的大事,首当就是创立了科举制度,之后又修了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这也才有了如今大唐东都洛阳的繁华。然而杨光一心要开疆拓土,搞出了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的战事,胜了就是一代大帝,可惜却最终是败了,连续几次的征战,让大隋国库空虚,百姓也是因为连年战事,无力耕农,壮丁不是征调兵防就是徭役修建皇城。这老百姓哪,一辈子也不求个什么,就是想安安心心种地,稳稳当当过日子,有自己几亩地种,管谁当皇帝。可惜了,杨光不明这个理,无知自有无知的下场,积压许久的民愤终于还是爆发了。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赶巧了,杨光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准备第三次出兵高句丽,想找回上次的场子。出兵就得征兵啊,辽东离得最近,于是辽东的百姓就遭殃了,好不容易有的收成得上交朝廷,赈灾中原,这也罢了,如今居然还要把种地的百姓也得征调跟着去高丽,天下人谁不知道上一次去高丽把多少汉人尸骨埋在了开京城下。于是东北老农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之后山东的百姓闻声而动,处处暴动,抢夺官绅霸占的良田,拿起锄头反抗征兵的兵卒,然而毕竟是无兵无马的老百姓,不久便被隋军镇压了。到了613年,这刘元进据吴郡,居然自称天子,天下只有一个,天子自然也就只有一个了,洛阳城里的杨光还酒色纵行哪,这姓刘的算哪门子天子,意料之中,当年就被剿灭。直到楚国公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举兵叛变,这下可不得了,杨素可是当朝第一重臣,霎时一呼百应,达官子弟不少人纷纷加入,大隋朝的统治阶级终于要分裂了。神仙都带头闹事了,小鱼小虾自然更是跳的欢了,全国各地纷纷叛乱,一时间天下狼烟四起。
天下风云突变,早就看不下去杨光为人做事的权臣,私下都在谋划着废了杨光,如果有必要,天下改姓也是不可以的。只是大隋的底蕴还是积攒不少的,单凭一两个人没法伤筋动骨,跟别提身心俱碎了。时势造英雄哪,这个时候,太原留守李渊走上了天下棋盘,要自己落子了。太原李家,可不简单,北周就是贵族,七岁便世袭唐国公,这样的人,有资格当国手。李渊毕竟身居高位,看得明白透彻,知道单靠自家是进不了洛阳城的,于是便召集天下各路英豪,除了手握兵权的大将,有江湖上的武道名门,有被杨光打压的乱世门阀,还有数一数二的富商大贾,总之依着自家的声望,请到了这天底下各路的势力,秘密共聚太原。太原秘议之后,李家一改往日妥协弱势,扯起“清君侧”的大旗就一路南下,其他心怀不轨的势力都被沿途剿灭,兵锋直指洛阳城。最终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顺利改朝换代,天下姓了李。
太原秘议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家又和各路势力达成了怎样的约定?恐怕天底下除了当年去过太原的那些人,便不会再有人知晓了。
崔清河接着说道“太原秘议,最终议出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七星。”
姑苏穆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生在大唐盛世,对于百年前的开国乱世,能知晓的也就靠几本史书了。听完崔清河的话,心里震惊不已,可是又纳闷,这与七星有什么干系,便问道“前辈,不知这七星到底是何意思?”
崔清河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李家召集了天下诸方势力,最后约定,共同支持李家入主洛阳城,但是没好处谁愿意干哪,你说是吧?李家做出的承诺就是与诸人共享太平盛世。这便有了七星,最初的七星便代表七家势力,约定七星名号必须一直流传下去,每代七星名号只能留给自家的一个人,谁也不能违反了约定。这便有了第一代七星,实不相瞒第一代天璇宫巨门星君崔灵辅便是生父。因我崔氏几百年的名门望族,杨光创设科举,就是想把我们这些百年大族从朝廷里给清理出去,好没人再约束于他,加之后来更是咄咄逼人,家父不得已从了天下大势。我崔氏香火百年,一直中规中矩,但是却积攒了不少人情,也藏下了不少兵书剑谱,家族之中,不乏武道大家,便有了这天璇宫巨门星君的名头。”
姑苏穆心里,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谁曾想如今风华绝代的大唐最初竟然是通过如此龌龊自利的手段建立的,谁又能想得到在当今武林人眼里神秘难测的寒清宫宫主竟然是曾经天下第一望族崔氏的后人,谁还想得到,诺大的天下竟然从一开始就被划定了,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姑苏穆皱紧了眉头,带有一丝不安地问道”那第一代七星可是有少林中人?“
崔清河捋了一下胡子,微微笑道”年轻人果然是个明白人啊,你猜对了,第一代七星的天权宫文曲星君便是当时五台山少林寺方丈圆宏大师,少林寺善命数推算天理推演,李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来知天命知国运。所以此后百年来这个名头也是一直留在少林寺。不然你以为在天下尊道的世道上,少林寺怎么能安安稳稳的过安生日子?“
虽然姑苏穆猜到了,可是从崔清河口里说出来,还是让他感觉到深深的冰冷,自己心目中正义凛然超然世外的少林居然也是为了自家的存活而插手天下纷争。到底还有多少内幕是自己不知道的?师傅不告诉实情到底又为了什么?姑苏穆突然心里怀疑起当日少林策划时智光所说的”渡武林劫,渡天下劫,渡世人命“是不是真的,这是姑苏穆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对少林、对言传身教十年的智光的怀疑。
一旁的南宫剑尘,也是惊的忘了吃黄瓜,半截黄瓜捏在手里,似乎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毕竟这些事情,乃是真正的天下秘史。崔清河长吸一口气道”其实故事才刚刚开始。“
山谷外的山风似乎更加的急了,不断地卷起雪沫,呼呼地刮过山谷上方,可是偏偏没有一粒雪渣子跌落下来,仿佛这方山谷被其遗忘。人世间有很多的事情都会被遗忘,都会被岁月的风尘慢慢冲淡,但是有些事情,有些人,却只会在风沙日复一日地打磨下,更加炫目。我们所不知道的,只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炫目,并不是说这一切都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