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53800000001

第1章 僧道尼登门送子 南迁路偶遇孕妇

正家的祖上原本住在燕京一代,家里颇有几分田地,虽说不上锦衣玉食,倒也算是衣食无忧。

明朝末年,关外的满洲兵隔三差五袭扰京畿,害苦附近的汉族百姓,正家所在的村落几乎变成了人烟难觅的荒村,即便在铁蹄下幸存的人们,也大多携妻带子举家逃往内地。世道不好,人人自危,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就算面对关内同样凶恶的农民义军的烧杀抢掠,也总好过被掳掠北去,在白山黑水间饱受奴役苟活一生……

然而,正家却在当时毅然选择了坚守,现在想来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大抵是源自于骨子里对于故土的眷恋,却没想到此举无形当中成就了一个之后数百年的名门望族。

没过几年,大明王朝就在义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关外的鞑子审时度势最终决定放手一搏,只带领数万八旗兵挥军南下,几番激战终于突破了山海关,随即便继续向京城挺进。这一路所到之处,较之先前的烧杀抢掠收敛了不少,想来是因为他们自忖就要入主中原,从此以后就不必再靠抢掠为生,哪还有抢自己东西的必要了。为了速战速决,他们还一路上不断地收编汉人百姓,补充进刚刚建立不久的汉族八旗当中,借此最大限度的扩充军队。

当时正家的几个青壮就全部受征而去,本以为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再难回归故里,没想到竟然能够跟着清军攻进京城,继而又转战江南,除了一两个战死之外,其余全因战功被提升进了正白旗,成为享受特权的统治阶级。当他们荣归故里的时候,千亩良田更是被作为奖赏直接划归到了家族的名下,自此,正家也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族,一时间荣耀之盛,远近皆难出其右。

一晃两百多年过去了,大清国的满洲八旗换成了民国的青天白日遍地红,正家的势力却始终有增无减,甚至与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们称兄道弟,呼风唤雨,好不荣光。只是传至当下,年近半百的当家人正老太爷却是膝下无子,眼看着家族的香火就要无以为继了。

正老太爷急在心理,眼见着邻里亲朋都对自己的家产虎视眈眈,但他除了不停地娶妻纳妾,却又别无更好的办法,只是妻妾的数量与日俱增,终究不见哪个瓜熟蒂落,诞下三男两女来,他也只能在暗地里慨叹正家的气数看来是将尽了。

人常言人过三十日过午,更别说正老太爷早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想到正家不久就要改弦更张并入他人名下,倒还不如趁自己还没死的时候先行布施周济,若是落个行善积德的福源,说不定来世还可再享荣华。心下计议已定,正老太爷便力排众议,三两下就将大部分田产分与周边的百姓,又拿出一大笔金银来分成三份,择地分别捐修了一座道观、一座寺庙和一座庵堂。

待到这一切功成之日,不成想也到了这个家分崩之时。本来嘛,夫妻本是同林鸟,唯一能够把十数个年轻貌美的娇妻聚拢周围的钱财既然已经大约散尽,谁还会死守在这个固执己见又荣华不再的老东西身边?好在正老太爷早就心中有数,给她们每人预留了一份不薄的遣散费用,没多久,偌大了正家宅院里就只剩下他和他的原配妻子正佟氏两人,以及三两个念及旧主恩情不愿离去的下人了。

正佟氏是正老太爷的童养媳,算起来比他还要大上几岁。此前一直养尊处优,形似个少妇一般,任谁也看不出她有六十年纪。要说其实她与正老太爷也谈不上有何感情,之所以没有像其她人那样树倒猢狲散,主要是因为她根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毕竟到了这个年纪,就算保养得再好,哪里还有回门抑或是改嫁的可能?

这一日,正老太爷正在自家的庭院里纳凉,扇着蒲扇,摇着摇椅,一时间困乏袭来,不觉迷糊起来

“老爷!”正朦胧之中下人俯身在正老太爷的耳边轻声唤了一声,“有客人求见!”

正老太爷一下子从摇椅上坐直了身体,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兀自问了句:“谁啊?”

自从家财散尽,门庭冷落车马稀,平日里酒肉的贵族阔佬们自不必说,就连远亲近邻也鲜有露面,正老太爷对此习以为常,只觉得此时若是还有人登门造访,反倒是件的稀奇的事了。就在他满心狐疑,下人也未及答话的空当,就看见自府院大开的正门忽然飘然走进三个人来。

为首一人乃是个白须道者,着一身洁白如雪的道服,将手上的拂尘略略一挥,单手作揖,口中念念说:

“道可道,非常道,施主乐善好施,济世之为,功德无量,我等冒昧来访,望请恕罪!”

正老太爷偏头去看时,才发现跟在道士身后的还有一僧一尼两人。那僧人膀大腰圆,一脸横肉,右眼眼皮偶尔不受控制地跳动一下,带动起半边脸都一起抖动上好一阵,如果不是身着僧服并且一直默然地双手合十,简直与街口凶恶的屠夫别无两样。

再说那尼姑长得娇小,眉清目秀,看上去不过二八年纪,正是青春年华,一双丹凤眼吊在眉下,反倒增添了几分妖艳之气,再配上一身灰布麻衣,透露着十二分的怪异……

远来是客,正老太爷心下虽然奇怪,却还是把三人让进了正堂,分清宾主依次落座,再让下人奉上茶来。表面上不动声色,寒来暄去,暗暗却将他们逐个打量了几遍。

只见来人一僧一道一尼,非但男女有别,更是教派大异,怎么看都甚是古怪。自己平日里的确结交过不少空门中人,但与此三人甚是陌生,该是首次谋面,心下胡乱揣测,始终不得要领,只好耐着性子,赔出笑脸,等待对方说明来意。

白须道者似乎看穿了正老太爷的心思,将手中的杯盏一放,三两句话便令他释疑了。原来三人皆是自关内而来,依他所言,年前由正老太爷出资捐修的庵堂、寺院和道观皆已完工,为了对施主表达谢意,他们分别经由不同的路线,不揣冒昧千里造访,没想到殊途同归,就在村外不远处相遇,这才结成同伴,想来这一切皆由福源善举而起,实在是善莫大焉……

正老太爷闻言连忙摆手道:“在下本是一介平民,岂敢妄受仙道之谢,更何况本就小事一件,怕是难以据此妄结善缘吧……”

三人相视一笑,还是由白须道士开口说:“道友过谦,依着贫道察言观色,感觉您似有难言之隐,若是不嫌我三人道行浅薄,大可倾而诉之,说不定我等可以略尽绵薄之力,为道友排忧解困呢!”

正老太爷听到这里早已是泪眼连连,心中想着自家之事原本不足为外人道,但眼前三人各个生得傲然仙骨,显然不是寻常白丁,于是便将他的困扰倾囊相告,并青他们在修行之余,顺便帮带着自己祷告神佛,说起来也别无他愿,但有一求……

“哼——”胖头僧人听正老太爷说到这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声响,“区区小事,哪里需要求神拜佛,我等虽然道行浅薄,不足以万事许诺,却惟独可以帮这一忙,你所要的不过是老来得子,这等小事又有何难?”

正老太爷闻言大喜,噗通一声跪倒在三人的面前:“大师如若真能帮老夫完成夙愿,在下愿意皈依空门,常伴青灯佛前,终此一生地侍奉三位恩师,话既出口绝无反悔……”

吊眼师太轻身而至,将正老太爷扶起,自袖管中取出一物交到他的手上:“你也无须许下如此重誓,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常理所依,要说起来为你求来一子容易,却难免折损了我等的若干修为,只盼你能时刻怀揣感恩之心,有朝一日如若我等寻你相助,万没有推辞的道理……”

正老太爷自然是唯唯诺诺,想都不想就满口答应。白须道者和胖头僧人此时也都站立起来,连同着吊眼师太一起,忽然身上都腾起一股灰烟,眨眼间只一瞬间偌大个厅堂就只剩下呆若木鸡的正老太爷了。

过了好半天,正老太爷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伸开五指,低头去看,只见掌心中刚才吊眼师太交给他的冰凉之物,原来是块暗黑色的玉石,他眨了眨眼睛,费力的盯着玉石的正面仔细查看,却怎么也看不清上面的图案究竟是什么了……

“老爷,老爷……”下人的唤声由远及近。

正老太爷一个激灵,忽地从摇椅上站立起来,弄得面前的下人大惊失色:“老爷,该用膳了!”

“我的玉呢?”正老太爷遍身搜罗着,“你看到我的玉了吗?”

下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爷,您纳凉的时候也没拿什么玉啊!”

正老太爷好像明白了什么,无力地瘫坐回摇椅。心想,原来不过是黄粱一梦!

转眼间春去秋来,当初做的那个怪异的梦却从来没有被正老太爷所忘记。

那个梦如此真实,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令他汗毛直立、如坐针毡,他甚至命令所有下人将宅院的每个角落都细致地搜罗了一遍,最终也没有发现什么黑玉的下落,却还是固执地派出三波人马去了南方,去自己所捐修的寺院和道观问个清楚。可得到的答复不出意料,梦中的和尚、老道和尼姑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正老太爷听闻下人的汇报后松了口气,随之而来的则是无尽的失落。原本以为柳暗花明,却没想到只是黄粱一梦,到头来空欢喜而已。不过事后想那梦中的僧道尼三人举止怪异,行为乖张,似仙非仙,似妖非妖的,也许真的是自己得子心切,凭空生出的白日梦境罢了,现在既然查无实据,不如索性安下心来,继续如往常一样的度日……

然而世道越发艰难了,大清的江山崩塌,革命党却始终没办法完成统一,军阀割据导致派系之间不断爆发出大大小小的战争,仅是京城的统治权就在数年之内几易其主,以此足可见时局之动荡了。

正家当初仗着有财有势,倒也能够勉强立于危墙之下,正是不管谁当权,都无非要看一个“利”字,大家各取所取,心照不宣罢了。可今时不同往日,贪得无厌的军阀们恨不得从枯骨上刮出三分油来,哪里肯放过正家这个传闻中的财神爷?虽然他们也听说过正老太爷早就把家财散尽,此时不说是孑然一身,大抵也是与平头百姓无异,但私下推断那不过是正家使出的障眼之法而已,即便退一万步讲,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就算正家真的没钱了,那座传了四代的老宅少说也值个几千大洋吧。

接下来的勾当就顺理成章了,正老太爷先是被安上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在大牢里着实受了些皮肉之苦,最后因为一句“查无实据”被释放出来,老宅和里面的一切却早就被充公,成为了大帅手下一个将军的私人府院。

正老太爷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满心以为可以成为自己老来所依的房产被人强占,眼下身无长物,只剩下两个包裹的冬装和几块压在包底的大洋。夫妻两人无奈,只好投奔正佟氏的娘家,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转而又求助了几个临近的远亲们,结果也都大同小异。无奈之下,两人只好相携着,在日渐转凉的天气下,徒步向南方漫无目的地迁移着。

平日里锦衣玉食惯了,哪里能受得如此辛苦,两个人还没走出河北地界早已经是口干舌燥,脚掌生疼,眼看着前路不着村店,天色又渐渐昏暗了下来,不禁叫苦连连,只盼着能够找个落脚的去处,哪怕是个荒村野店也总好过天寒地冻露宿野外。然而好运气似乎不再光顾穷途末路的正家,直走到月上三竿,布谷鸟鸣声四起,别说是人家,就连间破庙都没看到。更要命的是原本循迹而至的大路越走越窄,到最后终于被枯草完全覆盖,只能依稀从草的颜色上判断这里曾经有人走过的痕迹,却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

正老太爷自知走错了路,立刻折返回去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是那又要花上一夜的时间,反之若是继续向前走又不知道何时才能转回到大路,几经权衡还是拿不定主意。就在踌躇不前的时候,正佟氏忽然靠上前来,神色紧张地抓住了他的衣袖。

正老太爷被正佟氏的举动吓了一跳,正要开口责备,忽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眼见着就在他们前面的山坳处,有一丝暗绿色的光亮不停抖动着。本来这也并不奇怪,可瘆人的是,在绿光的方向,同时还传来了女人断断续续的呻吟和抽泣,配合周围偶尔吹过的阴风,直教人寒彻入骨……

正老太爷读过私塾,考过前朝的举人,对鬼神之事历来不太相信,不过身处荒郊野外,任谁都会被吓的不轻,好在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拍了拍正佟氏冰凉的手,示意她待在原地,自己则鼓足了勇气,慢慢地,蹑着手脚走上前去。

眼看着不过二十几米的距离,对正老太爷来说却是如此的漫长,啜泣之声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绿光却没有随着距离的缩短而更加明亮,反倒不如残月更加有效。正前方是个隆起的小土坡,土坡的正面较为平坦,只是在绿光所在的地方是一大块深邃的阴影区域,正老太爷刚才以为那是个天然的山坳或者土坑,走近才发现原来有块巨大的石碑立在地面,倾斜的月光在它的后面照来,刚好在前方投射下了阴影,让他一时看不清碑下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正老太爷停住了脚步,心下犯起了嘀咕:附近方圆百里都没有人家,怎么会忽然冒出块石碑来,难不成自己时运不济到了如此地步,真的撞鬼了不成?

他这一停本是下意识的举动,却没想到哭声戛然而止,现在他满耳朵里充斥的尽是风声,与先前那令人窒息的情形形成反差,令他骤然泄了口气,一时间不知还要不要去看个清楚了……

“什么人?”呵斥声忽然响起,正老太爷双脚一软,险些瘫坐在地上,想来此时无论如何胆大的人也不敢再做停留,他旋即扭过身,连滚带爬的就想着飞奔回到正佟氏的身边,赶快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等等……”还没等他迈开脚步,身后的女声再次响起,“大哥,别怕,我不是鬼!”

好在正老太爷还没有丧失理智,他在逃掉的最后时刻分明听到后面的声音说她“不是鬼”,他再次转过身,偏着脑袋小心翼翼的朝前又走了几步,这才总算看了个清楚。只看到巨大石碑的阴影下半卧着一个少妇模样的女人,额头满是汗珠,身着一身紧身黑衣,腰间松垮垮地扎了根大红的带子,腹部隆起老大,一鼓一鼓的起伏个不停……

这分明是个快要临产的孕妇,只见她半倚在石碑之上,一只手托着摇摇欲坠的肚皮,另一只手拈着根细细长长的蜡烛,烛光散发出微弱的绿光,在野风的拨弄下竟然一直没有熄灭。

正老太爷使劲地朝正佟氏摆了摆手,把她叫到了跟前,让她先检查一下孕妇的状况。正佟氏从没有生育,手足无措,只能绕着孕妇团团转,好在没过多久,一声婴儿的啼哭之声如期而至,让正老太爷夫妇同时松了口气。正佟氏赶忙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检出两件长褂秋装,撕扯开来将新生的婴儿擦拭干净并小心包裹严实。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到刚刚出生的婴儿,满心的欢喜之情夹杂着少许的失落。

她把婴儿送到少妇的面前:“是个男孩……”

少妇笑了,想将孩子接过来,可碍于手上还有只燃烧中的蜡烛,只好勉强支撑起身体,对正佟氏和正老爷子感激的点点头。

“妹子,你孤身一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还挺着个大肚子,万一遇见个豺狼虎豹的,那可如何是好?”

少妇似有满肚子的委屈,只不过好像有所顾忌欲言又止。正老太爷四处望了望,觉得这里终究不是久留之地,转而对正佟氏交代了几句,让她扶起少妇继续朝前赶路,尽快找个遮风挡雨的去处,总好过在这里孩子大人一起忍饥挨冻。

没想到少妇忽然挣开了正佟氏的搀扶,翻身跪倒在了他们的面前,未及开口便已泪流满面:

“大哥大嫂,小女子落难至此,幸得两位相助,小儿才得以存活于世,大恩大德难以为报,原本不该得寸进尺,再提过分的要求,无奈处境艰难无所依靠,只望您二位能够悲天悯人,再施援手救我夫君一命,我夫妻来生定当做牛做马,报答大恩……”

正佟氏赶忙将少妇扶起:“妹子休要再说感恩的话,你夫君现在何处。咱家这就一同前往,不管什么事,人多总有办法……”

少妇抹了把眼泪,指了指墓碑抽噎着说到:“他现在就在下面,劳烦您帮我把蜡烛带去给他,好吗?”

同类推荐
  • 最后一个故事我替它们讲

    最后一个故事我替它们讲

    每个看似寂静的深夜,其实都充斥着无数喧闹的灵魂,它们不是留恋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只是还有一个故事想要告诉活着的人。
  • 诡异阴阳

    诡异阴阳

    我到底前世是何人,为何英魂向我下跪,从出生为止。灵异事件不断。是天生注定?还是有人故意捣鬼。奇葩的抓鬼经历,浪漫的恋爱之旅,闯阴阳。过地府。这一切的一切。你和我一起去探寻。
  • 荒村乱葬

    荒村乱葬

    我叫宋域,祖上传下一本老符书,相命、堪舆、阴墓、阳葬、风水、五行……一一概括有,走偏僻荒村,遇墓尸邪鬼,悄悄告诉你们,墓里异族美女,有异味!
  • 九阴棺

    九阴棺

    勿贪小便宜,你所租的廉价房不一定是给活人住的……主角本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因为租到的便宜廉价房里面并非只有活人,因此经历了一段诡异所思的故事,他见过妖族,遇过鬼修……
  • 妖说怪谈

    妖说怪谈

    消身匿迹千年之久魅影再次出现。隐居变化生存与世,直到邪恶力量再次苏醒,究竟是谁触动了沉寂千年的传说?
热门推荐
  • 穿世之人

    穿世之人

    一个只有灵魂的人,配合一个不知来源的系统,ta能够找回自己的记忆和自己的权利吗?(前十章可以跳过,但是如果要读的话,我不拦你,别弃书就成)
  • 错杀99次:娇媚杀手妻

    错杀99次:娇媚杀手妻

    “我的小娇妻,你在干什么?”月黑风高,某男笑吟吟的站在磨刀霍霍的娇妻身后。“干什么?杀你...啊...”某小娇妻不耐烦地回了句,一滞,发现身后的男人...——————“喂,你要想娶老娘,先把老娘外面一堆烂桃花给我掐了,否则,别想娶。”某女恶狠狠道“啧,烂桃花真不少,风流债欠的比我还多。”某男似笑非笑,捏了捏某女的鼻尖,“你再不同意,就要未婚先孕了,桃花我自会处理。”
  • 七骑士的守护

    七骑士的守护

    乐天一名27岁青年,突患疾病,长达四年的治疗依旧没有痊愈,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尘封的儿时记忆由于这个契机不断的被解封。身世之谜浮出水面。如何在密布危机阴谋的局面之中找回自己,拾起自己的幸福。
  • 情感套路

    情感套路

    主角变身月老,附身帮宿主追求爱情!各种爆笑,各种套路!
  • 天命有道

    天命有道

    天掩七星,地绝九窍。千年憎怨,今降尘嚣。亘古邪源,寰宇失道。命定有终,乾坤昭昭。北海鲛人女皇祈月所见的预言,似是轮回之中降下的天意,不知何人能解?天道自有循环,冥冥之中每个人的命轨早已定下,是否有人能脱离命数,自写传奇?怀恨之掌,陈年旧怨,再掀儒道释血海波澜!
  • 风羽神剑

    风羽神剑

    一名年轻人正悠闲地在山中的石头上睡觉。突然听到一阵厮杀之声,年轻人立马醒来,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了过去……
  • 总裁!还我第一次!

    总裁!还我第一次!

    魂穿前嫁人不成,貌美如花屡被拒婚;魂穿后终于订婚,未婚夫逃跑又成单身;谁知更悲剧的是,不知何年早已失身;OH-MY-GOD,作为深受封建主义思想洗礼的女主而言,简直忍无可忍:究竟是谁?夺走了我的第一次?还不还来!总裁你说什么?还不成了?那请你负起责任!新文新气象,坑品有保证。每日至少一更,向唐家三少学习,立志成为拼命三娘!还请各位读者多多留言哦~
  • 泪妃

    泪妃

    她是天生的聋女,阴差阳错嫁入侯爷府,却受尽冷落。她美丽,淡漠,聪慧,善于隐藏真正的自己......他儒雅帅气,上至天文下知地理,知晓五行八卦,看似柔弱,确是不折不扣的强者.........一段阴差阳错的姻缘,会开出怎样的结局
  • EXO同人:吸血鬼联盟

    EXO同人:吸血鬼联盟

    本篇章的女主角是南宫依,男主角是EXO(12)。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里,有多少个未知,又有多少个已知。我们未知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吸血鬼,狼族……我们已知的只是,地球的主宰者是人类。但真正的主宰者并不是人类,而是……规律,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规律。传说中,在千万年前,有十二只吸血鬼同时爱上了一个人类。后来,被血族总领发现,那个人类被当众宰杀。那十二只吸血鬼变得比以前更血腥、残忍。无数个年头过去了,冥冥之中她又与他们相遇了。他们将再次,开始千万年前的相爱相杀……敬请期待。
  • 甜蜜少爷千金恋

    甜蜜少爷千金恋

    最开始,我因为逃跑,上了一个极品帅哥的车。没想到,他竟是我的未婚夫?!哼,我才不会喜欢他呢,大流氓,大变态。可是,最惨烈的是,我的初吻被他夺走了。可是我没想到,我的心,也被他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