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用音乐麻痹自己的人,它可以让我坠入无尽空虚的深渊,像一个无助的
孩子迷茫的看着四处的黑暗。只是为了再也听不见尘世的喧嚣。
我也是一个喜欢黑暗的人,它,只有一种颜色,单调,却很真挚。虽然
黑暗带给我的只有寂寞的恐惧与迷茫,但它至少没有让我受伤,没有让我虚伪。我可以尽情的孤单、无助,再也不用装坚强,再也不用面对那些见光后才会丑陋的面孔。
陶醉在自己的世界,我才能避免一些恐惧,即使会繁生出孤单、寂寞。我想,自己的血液是时而凝固住的,因为感觉不到澎湃,感觉不到激情,感觉不到任何现实的光。
快乐是热烈的,而痛苦却是无声的。就像无声的我,感觉自己像是行尸走肉般生存在这个社会中。
酒同样可以麻痹人,它与音乐不同的是,酒可以深度麻醉,可以让你忘记世界,且不会衍生寂寞孤单,只会更加浪荡,就像支着一艘帆船在大海上随风自由的漂流,享受着大浪大风的吹打。但是,当你看到空荡荡的酒瓶后,心就会同样空虚,激情过后换来之的是无尽的落寞、惆怅,潮落后的寂寥……所以,你必须要接着喝,接着喝,醉到不省人事。
迷人的香烟,我通常都称它
为“黑色寂寞的药”。我喜欢那种烟入肺腑在脑中刮起的一阵自由感,黑色的寂寞会蔓延全身,驱散了现实带来的的痛。
于酒、于烟,
如梦似幻的刺激,它是我们在这个嘲杂的社会中,唯一的解药。
有人说,我走路的姿势是在装逼,但绝大多数人会说,我走路的姿势是
孤独的,其实也并不完全在于姿势,因为在校园内,我从来都是一个人出没。双手插着兜,从教学楼的每一个角落到操场到花园,甚至是在吃饭时我都是一个人。所以,我是孤独的,是从内心孤独的。在某个层次上讲,我已经将自己与世人隔绝开来,自成一个世界。并不是不
与人交往,而是与我交往的人很少。我喜欢将自己深藏在小说中,糜烂在音乐中,而我喜欢的小说是安妮宝贝写的,我喜欢的音乐是伤感到透明的。它们就像是一道栅栏,把我与光明隔绝,把我与世人隔绝。不过我挺喜欢,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不去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男孩。在空荡的教室里、大树下、公园的长椅上、吵闹的街市中,那个孤单的男孩就是我。
2
孤单的我并不是没有
朋友,是有的,我最真心的两个朋友,有时候就是这样,我并不需要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不需要多放纵。只是想放开胸膛去接纳友情,用心去接纳几个可以陪我一起忧郁的男孩。我们的友情很难,也许能跟我做朋友的,在这个城市中,也就只有这几个人了,所以我宁愿自闭也不会在校园内跟别人谈心,从来不,我的心只会跟他们说,我的世界也会因为他们而透露出些许的光辉进来,每当我应接不暇拒绝那种感觉
时又发现,黑暗却很饥渴,疯狂的吞噬着那些从外界缝隙里透露出的丝丝光辉。我想,人的本源还是需要快乐的,只不过当一个人阴郁许久,连快乐都会陌生。
我们是在不同的学校上高中,他俩跟我一样是学渣,其中一个还是零分常客,他真的不是弱智,即使他的双眼很空洞,那是因为他还在想象,漫游在自己的世界中,外界只会让他的神经麻木。跟他交流的确很难,话比我还少,但是有时候他说出一句话,很少但很有道理,不完美的道理。每次都令我很欣慰,那些话就是光芒,无论我怎样的用忧郁去防御,却总会被挤进去几丝。
我的灵魂是孤独的,而他的灵魂却是残缺的。我跟他就是知音,我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痛苦后都会迸发出同样无声的悲鸣。
而另一个他,是一个爱音乐爱到痴迷境界的家伙,你时常会看到他在夜里一个人静静的抱着吉他唱歌,有时候总乱播着弦,歌声也有时很
难听,像是在无力的嘶吼。除了我,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怪胎或是神经。他那把破旧吉他跳出的音符只有我才能读得懂,那些听似无规律的音符其实是他的心声,听他的音乐必须要有同样空虚的灵魂。
我们会在星期五的晚上约定在酒吧喝酒,震耳欲聋的音乐、疯狂的吼叫、五彩的炫光。那时候,我们才会肆意将自己放纵在疯狂与忧郁的边缘,那是一种非常非常舒服的感觉,而且除了我们三个,没有人会明白。
青春在彷徨/夜里会微凉/吉他弹希望/诉说乱忧伤/可悲的少年流浪/三颗流浪的星光/黑夜里闪发光亮/驱散微凉/驱走彷徨
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到来,那在南方夜空依旧闪耀着的三颗星,就是我们。只会在世间都沉沦时依旧不变的那三颗孤独的心。
3
痛苦的梦在醒来后依然痛,美丽的梦在醒来后却不再美丽,这就是人的灵魂。痛往往会令我们铭心难忘,快乐却却是一笔带过,留不下一丝开心的东西。我们只能企盼,但愿世间光明一些,人们都善良一些,黑暗不要再蔓延。而我呢,依旧会行走在这个喧嚣的石头森林中,在人潮里去找回曾经迷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