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若璃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儿里,寻了一块白色绢子,在上面描了一朵黄蕊白瓣的百合花,让丫鬟雪鸢给二小姐秦若怡送了去。
其中意思,是说事情虽已向老太太言明,可老太太并没有表明态度。
她坐在矮塌上,眼中有些失神。
今日的事儿,倒是让她心中起了一个警醒。
就这般在自己的一方小院儿中待着,固然是乐得自在的,可却也阻止不了,长辈们会计量着将她配与何人。
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有一番计量才是?
可这思来想去,却还没过一盏茶的功夫,却见老太太院里的何嬷嬷,打了帘子,进了屋。
这些日子,何嬷嬷领了老太太的意思,没少来替秦若璃料理院里的事儿,这一来二往的,再加上秦若璃素来也没有什么主子架子,两人之间,自是生了不少亲近之意。
何嬷嬷在矮楫上坐了下来,却是递上了一张红边帖子。“今年,老太太名下的茶圃长势极好,这春分过后,茶农们更是一个个都忙了起来,要在清明前,赶着收下最后一批新茶。老太太觉着,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寻思着,索性在府里办一次品茗小会,也算是寻个缘由,与平日里疏于往来的亲朋好友们,聚上一聚。说来也巧了,老太太今日看了大小姐画的那幅庭景图,这才想起,杜府的请帖竟是忘了送了。老太太说,不如就由大小姐去走这一遭儿,顺便看看这些年,杜府的一山一景,是不是都修得更为精致了,回来好再为老太太描上一幅新的,若是能配上一个美人儿,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送帖子不过差个下人,便能做好的事儿,何以要她走这一趟?
又听着何嬷嬷特意的将“美人”二字加重了几分,其中用意,秦若璃自是心领神会。
她领下的帖子,“有劳何嬷嬷回禀祖母,璃儿定是会将这件事儿,办得妥妥的。”
何嬷嬷了然的点点头,却又四下看了看。“诶,怎么不见雪鸢来伺候呢?”
“花嬷嬷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孙儿,我便让雪鸢取了些碎银子,给她送了过去。”让雪鸢去送口信儿,秦若璃自是不敢如实说的,便用前几日的事儿,搪塞了过去。
要说这花嬷嬷,本是随着大太太陪嫁入府的,自然,也是一个苗蛮人。
如今,已是四十有余的年纪,却并未成家。而那所谓的“小孙儿”,其实是她在外面捡来的,那些无父无母的小叫花子。
想到这些,何嬷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这是第几个了?”
秦若璃也叹了一口气,“第七个了。”
何嬷嬷微微一怔,就花嬷嬷一个人的收入,哪里有那能力,供得起这七张小嘴儿?
也亏得大小姐是个心善的,可她自己也不过是一个领月钱的小姐罢了,又哪能时常贴济?
如今,花嬷嬷跟在了二姨太身边,二姨太是个大手笔的,若是能多讨些赏,倒也是好的。
何嬷嬷拍拍胸膛,“有什么难处,定要与嬷嬷说说,至少嬷嬷这张老嘴儿,在老太太面前,还是说得上话的。”
秦若璃感激的点了点头。
“时辰不早了,嬷嬷这就与老太太回话去了,这送帖子的事儿,就有劳大小姐了。”何嬷嬷起身行了礼,退了下去。
而何嬷嬷前脚这一走,秦若璃后脚就执起了笔,在绢子上,画了一朵红色蔷薇,等着雪鸢回来了,又重新给二小姐秦若怡送了去。
至于其中意思,则是说事情有门了。
————————
次日,金线般的阳光,从云层间倾斜而下,给大地笼罩上了一阵鸟语花香。
秦若璃身穿一衣浅粉绣石榴花的齐踝裙衫,外搭一件斜领褙子,红色的彩绸在腰侧系成了花节,又一路垂于裙间。
乌黑的秀发,在耳畔挽作了一对牡丹髻,用提金的排簪子压住,又各插了一双银饰红心的步摇,而后又留了一缕青丝,随意的垂在了身后。
大祁皇朝民风严谨,秦若璃此番出门,不得不用白色的面纱,掩住了半张脸,却是让一双施了淡淡胭脂的眸子,更添了几多清澈与甜美。
她提裙上了马车,便往杜府去了。
要说这杜府,自是不简单的。
他们世代以武将入朝,尤其是杜老将军和杜大老爷,都是在北关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大功,被圣上封了“镇国”头衔的。
而杜二老爷,也就是秦若璃的二姑父,前些日子,也带着北骁营,剿灭了一窝山匪,救下了好多百姓,深得百姓爱戴。
只可惜,杜大老爷战死沙场,杜老将军也因战事身负重伤,一直将养在了床上。
杜府的人丁是一代不如一代旺了,就算是占了这么好的地段,可院子中却俨然是空空荡荡、了无人气的。
随行的小厮问了门,秦若璃这才进了杜府,雪鸢跟在了身后,一直走过了垂花门,进了内院,方才取下了面纱。
杜府内,远远近近的都是一些别致的亭榭楼阁,相比之下,秦府瞬间就逊色了不少。
只是这一路上,总觉得有谁正在暗处的矮丛里跟着,直叫人心中毛毛的。
是人是鬼,得寻个机会,给逼出来才行。
她又绕过了一大片月牙形状的人工芦苇湖,长长而曲折的水上行廊,与她所画的那幅庭景图,的确是同一处意境。
接着又转了一个小弯,却是一处圆叶荷塘。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蒲扇般大小的圆叶中娇羞的藏了起来。
石砌的拱桥上,一位碧玉年华的女子正有一下没一下的喂着鱼食儿,诱得一大群红的橙的锦鲤鱼儿,在桥下相互簇拥着,翻着肥实的身子。
只见那女子,轻身靠在石柱上,一衣桃红棉纱的襦裙,轻柔的在地上散开。
秀美的眉叶下,是一双水灵的杏眼,嫣红淡淡的嘴唇微微弯起一抹弧度,满是清甜的笑意。
秦若璃不禁停下了脚步,对杜府带路的小丫鬟问道:“这位姑娘,不知那石桥上的,是哪位姐姐?”
杜府小丫鬟得了这一句“姑娘”,自是得了脸,回话的语气更是好了许多。“回秦大小姐的话,那是我们杜府二房老爷与太太所出的小姐,说来,还是秦大小姐的表姐呐。”
秦若璃面上一喜,倒是比想象中的还要生得娇艳,真真是一位难得的佳人。“我与玥表姐怕是有十年没见过了,不知姑娘能否替我引见引见,看玥表姐还认不认识我这个妹妹。”
小丫鬟了然的点点头,比了手势,领着秦若璃往石桥那边行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