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事故阴魂不散---到底还有多少受害者?》
“2001年的某个初夏,坐落在Z镇当时是X省重点试验单位的国华生化实业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苯胺泄露事故。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为了掩盖自己的错失,进行了暗箱操作,事故规模、污染范围、涉及人员都模糊不清,甚至事故发生十来天后附近居民才得知情况。因为当地政府的迟报、瞒报以及事故处理的遮遮掩掩,当时并未引起太多的社会关注。
笔者也是因为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一名男性白血患者T,才知道曾经在Z镇有过这样一起事故。我见到T——这名国华事故的当事人是在2005年,该患者继事故之后,健康状况逐年下滑,经常出现出虚汗、贫血、轻度晕厥等症状。有一次在路上因为抽搐昏迷被人抬进医院,经检查才发现他得了白血病。
在该名患者的介绍下,笔者又走访了几位当时和他一起处理事故并有同样症状的5名同事。1名已经死亡,死因为白血病。1名打工在外无法取得联系。另外3名在笔者的劝告下前往医院检查,均被确诊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据笔者查找当时的相关资料表明,事故被瞒报的消息上报上级机关后,迫于舆论压力,上级机关迅速派来清污小组,协助国华进行清污和疏散工作。然而事情的处理结果是,Z镇政府无一人因为这起事故受到处分,国华公司的主要领导人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被处理的人员共4名,国华公司保安科的科长、副科长和2名组长因擅离职守应急处置不当而被辞退。”
高强在“组长”两字上停留了片刻,其中一个其实就是他自己。可是他是最冤枉的,当时一名组员因为家里突然有事,押车去远郊化工厂的差事他这名组长就顶了。办完那趟差自己就回了家,等第二天到公司才知道出了大事。
他继续往下读。
“……而事情并未就此了结,令人震惊的事,受此事故影响的还有3名本不该与此事关连的中学生。当时首府宁市举办了X省中学生数学竞赛和作文竞赛,得奖的十余名中学生以及X省当年的优秀三好生被组织夏令营。其中有一个活动就是参观当时X省的重点企业国华公司。由于泄露事故发生时,参观的中学生均已返回宁市夏令营,没有人把这些参观的中学生同事故联系在一起。可是,殊不知有三名中学生没有来得及赶上夏令营大巴,遭遇了该起事故。
以下是事故当事人W的叙述,W是在宁市某著名私人医院的特护病房里和我说起这段往事的,她也得了白血病。
‘我们三个分别是作文大赛一二三名,跟男生们不同,我们对参观生化公司没有一点兴趣。因为前一天郊游太累了,所以我们就没跟大队伍去参观实验室,而是偷偷跑到实验室后面的花园里聊天。等我们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出来同大部队会合的时候,才发现大巴已经开走了。当时公司场院内乱成了一团,好像是实验室外的什么管道出了问题。没有人注意到我们,于是,我们偷偷溜出来打了一辆车赶上了夏令营的大巴。我记得是那个第一名的女孩付了车钱,她好像很有钱,姓林,我是第二名,第三名是个漂亮的女孩,她姓什么想不起来了,隐约记得她名字里有个‘心’字。她的发卡丢了,林还陪着她折回去找发卡,但是没有找到。’”
高强的心揪紧了,他急忙继续读下去。
“其实,笔者以前从第一个采访对象T处拿到过一个发卡,是他在事故现场捡到的。当时T没有细想,后来想起了夏令营参观团的事,又觉得孩子们的参观线路不会经过事发现场,就没有深究。但是毕竟是心里的一个疙瘩,所以就一直留着那个发卡。”
高强瞪大了眼睛看着报纸上的那张照片,那个发卡太熟悉了,高强猛地站了起来,抓起报纸走了出去。
“老板,面钱没付!”店小二跑出来喊,高强这才停住脚步,回身翻找自己上衣口袋里的零钱。
这篇报道对当时政府和国华公司的瞒报行为提出了不满,并指出应该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情况组织专人进行调查,以便了解事故受害人的范围。报道的结尾部分大致是这样的:
这位敬业的徐记者近年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受害者下落。他找到宁市教育局查到了夏令营学生的名单和当时拍的一张合影。但是要查找所有孩子的下落实属不易,因为这涉及到X省4个市7个县镇20多所中学的60名学生。他只能一个一个排查,很多人的下落无法查清。就在此时,宁市发生了游乐园救人事件,他看到了视频,觉得那个站在高处的女人十分眼熟,他认出了她眉心间的那颗特殊的红痣,那张合影照片前排正中站的一个女孩眉心就有一颗痣。徐记者终于找到了三个中学生受害人中的一个,从她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位记者还提到,另外两名当事人目前还未找到,希望知情人提供信息,文尾留了该记者的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