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缺乏的是用真情,用最贴近人性的精神去理解故去的历史人物,历史其实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血有肉,很多人会拿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来权衡确定政治第一,但是我们历史人看历史,仅仅看到的是一代代历史潮流推翻另外一个朝代,无论怎么改朝换代,无论提出有益的和无用的,家国首先是私人王朝,是私有化的封建性质的家族统治。
最得利益的是家族王族的人,最失意最后亡国之君也最倒霉,所以当一个王朝处在风雨飘摇的时候,古代的王宫贵族为了本家族本王朝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替自己家庭自动承担义无反顾的责任。
宋高宗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和宋钦宗继承皇位的哥哥不是一个母亲,赵构的母亲也不是宋徽宗最宠爱的妃子,高宗生于1107年5月,在高宗十几岁时,赵构1121年被进封为康王,那时金国已经大军进犯北宋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为了议和金国,让父亲皇族保住江山,少年康王主动请求去金国做人质,而正因为他提前出了北宋皇城到了金国,才幸免被俘虏,而这时候做人质的赵构却因为自己沉静的性格让赵构一生受益,不嚣张很低调,他曾经射箭连续射中,说明赵构身体不错,年轻小伙子习文练武,身体很不错,并非文弱。
还有在金兵营里他不摆谱,不娇气没有王侯贵胄华丽王子的骄荣气质,在金营里镇静自若,所以金军怀疑皇子是掉了包,不太像是真皇子了,在观察多日后派兵把他遣送回朝换人质,赵构趁这个机遇,得以逃脱。
当赵构获悉家族被灭,自己肩负着最后的国家希望,性命和使命感让他获得人生的命运沧桑和机遇,这个青年人披星戴月,骑马狂奔,想一想这样的镜头,我们会很坚定的认为这康王赵构怎么会是没胡子没志气,懦弱无能的昏君呢。
这是一个具有西方文学社会里崇尚的贵族骑士精神的一个少年英雄形象,中国人形容一个人懦弱就会说这个人吓得尿裤子,形容一个人威猛高大就是无所畏惧,神一样的张飞和关羽,神一样的天兵天将的武功,其实当时来说,真实历史中原王朝即使回到飞将军汉朝时代西域的神马怎么运到中原,秦始皇的城墙再如何绵延,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进犯依然是靠议和,通婚,打打停停,根本就不是单纯南宋所面临的谈判议和就是投降主义。主要原因是北方游牧民族从身体和骑马移动的民族的作战能力确实是强大。
汉人农耕为主的汉王朝必须延续一直以来的防御政治手段,迂回的与北方游牧民族斗智斗勇,曲线妥协保住国家经济发展其实是好几个朝代固定国策。
只是千年来汉族王朝被灭亡后,异族占领汉族统治中国后,汉族王朝的正面历史被压抑被极度的贬低,后来的史学家又觉得晦气和赌气把很多王朝不幸的无奈和被灭杀的不争事实很多怨气撒到了赵构身上。
很后人始终觉得赵构偏安江南就是废物蛋,其实真的纵深的进入大宋时代,就是金庸大侠再如何会描写,还是要尊重现实,靖康耻,真的那么容易就能报仇么。
实际上后来的保卫襄阳城,最后崖山之战无汉人,只能说汉人一直很英勇,但是失败了,失败其实也是一种更高尚的英雄主义,我们的历史总是试图躲避失败,认为民族主义宣扬胜利才是爱国,其实错误。
所以说高宗出逃,是赵光义后代的最后一颗明星,也是一颗危机中临危不惧英雄躲避各种追杀最终在南方建立稳定的朝廷与北方政权能抗衡的赵氏家族的青年英雄。
一个年轻人一路从东北跑到河北,然后南下最后到了南京,杭州等地,换我们现代人想一想多么遥远的奔逃啊。。。。就是座飞机还要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