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在1988年最火,但是那时我还在上学,1987年的央视春晚上,和费翔一起来参加春晚的港台歌星叫叶丽仪,她就是演唱《上海滩》主题曲的女歌星,她在春节晚会演唱的《我们相聚又分手》那首歌我曾经代表我们高三文科班在全校台上演唱过,那时候真是一个既无聊,现在想起来又多么纯情的年代,心中迫切非常想冲出去的年代。
当时在年轻的高中学生里,有的女孩子就显得尤其成熟和活跃,我记得我第一次知道张爱玲和三毛的名字,就是在我一边托腮发愣,一边偷听旁边女生和同桌谈到港台小说作家三毛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我属于内心想清高,实际上现实里表达出来的还有一些左顾右盼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外表有点冷,内心很热,也就是有些小闷骚。
随后我在得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部书一口气读下来得时候,我被书里的男主人公范柳原迷恋的深呼吸都是醉人的思恋芳香,你想想天天想这些,我还能学什么,记住什么呢,这本书读完后,我觉得这是张爱玲最有情调的一本书了,一直到现在我认为这是张爱玲最棒的一本书,一本带着青年人具有全心全意值得去冲动的恋爱情结。
我看完张爱玲小说,满脑子想象着他是什么模样,后来得知香港电影明星周润发演过范柳原,一直没有机会看那部电影,过去听歌和看电影不像现在躺着趴着随便一点什么时代的电影就能唾手可得,阻碍和饥渴的渴望看影视剧和小说的年代,想想都是炙热的时代,充满时刻井喷的思想跳跃起来的年代啊。
后来时隔多年后,在结婚后在28岁,我抱着我的胖小子打开家里的VCD慢悠悠欣赏电影版《倾城之恋》时候,女主人公典型的潮汕脸型和搓板体型,让我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个标致风情的上海没落贵族小姐的女角色怎么会给了这位并不漂亮气质还好的女演员呢,当时我心目中最佳的恋人形象就是周润发和赵雅芝这对玉人,周润发打着阳伞为冯程程遮挡着扑面迎来的飞雪,冯程程羞涩又带着勇敢深情笑靥一颦一笑对着恋人,在小巷里和教堂旁,彼此假装不期而遇,随后男女结伴相互走着开始有点距离,随着长镜头的铺开,赵雅芝毫不设防的轻轻的依偎在周润发的伞下,一对颀长和娇小的背影锁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人们的心间。
这才是我托腮梦中的理想恋爱。。。。我们文科班里女生多男生少,但是仅有的几个活宝大熊猫,我望着他们也是索然无味,有时候读书需要一种力量和兴致,在没转学前,我和我的同桌,那位我一直喜欢过的男生,也就是初恋男生在一起,我会滋生谈甜蜜蜜的幸福和快乐,感到学习起来都有劲头,到了高二需要选择文理科准备高考,只能转学到了其他中学。和我的同桌的分别,也让我在心中最唯一的甜蜜情愫戛然而止,剩下的就是内心对自己的中学时代无法继续转移一直内心里痴情的暗恋他,始终没有谁闯进过我的心里,就想林青霞的电影《窗外》我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风景,我参与的不是与时俱进和同伴们在分享着青春的多情和快乐,而是更多时候会思念分别的同桌,一直蔓延很久,铭刻长达10年,所以后来看电视剧,我抱着我的儿子在看韩剧《冬日恋歌》,我依然会禁不住的内心涟涟的涟漪。
女孩和女人,要么就美的惊天动地,被星探和闻香识美人的王子掠走,要么就一腔子安分守己的持家过日子的小家碧玉是最好,有时我觉得一个女人太多情,又自己不懂自己标签属于大路货,但是自恃还很清高,是最要不得的。而恰恰我命中就是多情又普通,普通又清高,不极度美貌,又还挺漂亮的女人一生,就注定会在内心里坎坎坷坷,情感里颠沛着一路有点颇为艰涩。
这骨子里的情窦初开的模样,就是极度的羡慕学长和走进社会的大哥大姐们的打扮,1987年时候那时候流行围着白色围脖,穿军装,黑色高腰棉鞋,背着军挎包为时髦行头,我就央求妈妈求学生家长买来女军装和正宗军挎包,白色拖地长白毛线围巾在脖子上像上海滩五四青年式的那么一围,兜里揣着月票和手绢,自己在上面用绣线绣上自己的英文字母的姓名,外加一朵梅花,小钱包里有2块钱。书包里几本语文和代数,那时的学生时代凝成我现在最难忘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