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官上任,不像今天的交通发达,上任坐着飞机即瞬就能到达,旧时代的官员每到一个地区在上任的途中不啻就是一种旅途的羁旅的过程,不过缓缓行也有好处,官员每到一处落脚,自然风光也随着沿路慢行而尽入眼底,社会各地的风土人情也了解人多,不仅能激起的诗情画意也能体察民情,历代文人官员在沿途中把所看所感写成文字,一路笔墨下来,往往就能荟萃成一部名著和名诗佳作笔记,当我们后人再读这些旧人留下的文笔,不免感叹日月轮回,人易逝书亦在,江山依旧。。
花纱纳是清朝嘉庆和咸丰年代的蒙古贵族后裔,在朝廷担任礼,礼部,工,和户部侍郎,在英法联军纬度大沽时候,他曾代表中国清朝政府与联军签订了《天津条约》。他在清朝为官达到30多年,是清朝后期的一位较为有作为的大臣。
花纱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觉得他的名字起的很美,让我想起纳兰性德的美好名字。他在去云南担任考官的途中,从北京出发一路去云南的途中,花纱纳写下了一本行旅笔记,花纱纳经历一地如果有历史名人重镇古迹在笔记里就会简扼的写下来,想来原本是蒙古的游牧民族子弟,进入中原后酣学礼法和汉文学,所记录和言辞之优美令人格外叹服,有一篇花纱纳《雨中宿定兴》里的词写得非常古雅:
满庭芳草闭闲门,舍馆荒凉似野村。
六尺榻穿盘膝处,三间屋漏折叙痕。
分无广厦华筵美,幸有清樽白酒温。
客路且须谋一醉,不堪风雨打黄昏。
。。。从古每多慷慨士,好将凭古入新诗。
中国的文人雅士的官员承袭了唐宋的诗词文人的文艺精神,把一路的辛苦和寄托情绪的感慨用诗词写叙下来,后来人读过倍感慢生活时代的中国雅韵实在难得,中文世界文华浩如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