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章,话分两头。再说那个乡下要进城卖弓箭的男人,他怀里抱着个妖女,逃到了褒城,他非常想抚养这个女婴,可是没有乳食,他愁眉苦脸的看着怀里的女婴饿的是哇哇大哭,正在走投无路时,恰好有一个叫姒大的妻子,刚生下女儿不久,孩子就早亡了,妻子思儿心切,看见这个乡下男人,怀里抱着个女婴,没吃没喝的,姒大就拿了些布匹之类物件,去乞求这个男人,告诉他想要这个女娃,这个乡下男人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如果不送人,怀里的女娃就是死路一条,他也只能如此了。
在说姒大的妻子抚养的这个妖女渐渐的长大成人了,夫妻两给她取名叫褒姒,若论年纪才一十四岁,但是身体已经长成了,就像是十六七岁及?的模样,她更是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尖如削玉,那是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啊。只是姒大家居住在穷乡僻壤的乡下,褒姒的年纪还小,虽然生的是美艳绝伦,但还是无人聘定。恰巧在这一年,褒珦的儿子洪德,因为偶然征收租税,来到了乡下,又碰巧看见了褒姒到门外取水,褒姒虽然一身乡村打扮,但是难掩国色天姿。洪德见了大为惊讶,叹道:“在如此的穷乡僻壤,竟然还有这样的绝色美女!”心里暗想:“父亲被幽王囚禁在镐京的狱中,已经三年了,如果我将这个女子献给了幽王,王上会不会饶恕了父亲,释放父亲呢?”随后洪德就向邻居打听了这个女子的姓名、家庭情况。回家后他就告诉了母亲:“母亲呀!我的父亲因为直言劝谏,算是没有顺从王上,并非犯了大罪。今天的王上荒淫无道,而且他四处派人求购美女,以充后宫,恰巧我今天看见了姒大的女儿,她生的是非常的美艳绝伦,如果我们多用些金子和丝绸将这个女子买来,然后献给幽王,他一定会宽赦了父亲,放父亲出狱,这也是当初救文王出狱时,所使用的计策。”其母说:“儿啊!你如果觉这个计策可行的话,就不要舍不得钱财,快去办吧。”
洪德随后亲自到了姒大的家,与姒大商量妥当,用了棉布和丝绸共三百匹买了褒姒,他将买来的褒姒领回家后,交予母亲,他的母亲每天都给褒姒用香汤沐浴,又给她吃山珍美味,还用绣着图案的丝绸给她做了衣服,并且教她礼数,褒姒学会这些后,洪德带着褒姒来到了镐京。
他先用金银珠宝贿赂了虢公石父,请求他转奏幽王,就说:“臣褒珦自知罪该万死,可是褒珦的儿子洪德,却害怕父亲死了不能复生,特地到各处查找巡访,现求得美人一名,名叫褒姒,想敬献给王上,以赎父亲的罪过,并乞求王上宽恕赦免我的父亲吧!”幽王听了以后,就立即召了褒姒上殿,褒姒上殿行过拜舞礼后(古时地位低的见地位高的都要跳拜舞的,这种礼仪真的是烘托气氛啊!),幽王抬头观看褒姒,哎呦!真是太好看了,幽王看的是目不暇接啊,各地虽然都在敬献美人,但是不及褒姒的万分之一,无论容貌还是仪态,她都是前所未见啊,瞧这个小女子的眼神,那是流盼之际,光**人,龙颜大喜啊。幽王都来不及告知申后了(王后是管理后宫女人的啊!),就将褒姒留在了别宫(碰上个如此好色的老公,真是做妻子的悲哀啊!),他马上释放了褒珦,而且还官复原职。当夜幽王就与褒姒同寝了,鱼水之乐,不能言讲。从此以后,幽王与褒姒坐则叠股(抱着),立则并肩(搂着),饮则交杯(喂着),食则同器(互喂),他是一连十日都没有上朝。群臣集聚在朝庭门口,等候着幽王来上朝,可是等来等去总不见人影,只有无奈的叹息离去。这事发生在幽王四年。后人作诗为证:
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
风流天子浑闲事,不道龙漦(li哈喇子)已伏殃。
幽王自从纳了褒姒以后,他迷恋着褒姒的美色,并且独宠褒姒,已经住在琼台三个月了,申后连幽王的面都见不着了,再加上早就有内侍太监将幽王的行踪,告诉了申后,并说褒姒如何如何的勾引幽王(哎!世人皆如此,不怪男人好色,只嫌女人迷惑。),申后听了那是怒不可遏啊,她立即带着一班宫女、太监就直奔了琼台。到了琼台以后,申后还不让传报,直接长驱直入,这时申后看见了幽王正抱着衣衫不整的褒姒坐在床塌上,褒姒见了申后也不起来迎接,申后是气急败坏,怒不可遏的张口大骂道:“哪里来的贱婢,敢在这里祸乱后宫!”幽王是赶紧的站了起来生怕申后动手打了褒姒,就急忙用身体遮住了褒姒,替褒姒解围说:“这是孤新娶的美人,因为呢还没有定名分,所以还没有去拜见你,你就不要发怒了。”申后听了以后,还是将褒姒骂了一通,(申后长脑子了没有,情商为零吗?幽王这样护着,就是再气也要忍啊!)然后她愤恨的回去了。褒姒淡淡的看着幽王问道:“刚才来的是什么人呢?”幽王说:“是王后,你明天一早要记得去拜见她。”褒姒默默无言,到了第二天,她仍然不去正宫拜见王后。
再说申后回到中宫后,思前想后,忧心如焚,这时候太子宜臼来见母亲,跪而问安说道:“儿臣拜见母后,母后贵为六宫之主,是什么事能惹您不高兴呢?”申后扶起了儿子难过的答道:“儿啊!你的父亲宠幸了一个叫褒姒的女人,这个女人很有心计,你的父亲现在整天被她迷得是五迷三道,所以是非常的袒护她,而且这个女人全然不顾我这嫡妻至尊,我担心如果将来这个贱人一旦得志,我们母子将再无立足之地了!”说着不觉泪下,随后又将褒姒不来拜见,以及见了王后不起身迎接的事,都细细的告诉了太子,太子听完了以后说道:“母后,要处理这件事情并不难,明天是朔日(大朝会:节日,群臣要朝贺,拜年的意思),父王一定会上朝,这时候,母后就派宫女前往琼台摘花,引那个贱人出来观看,到时候,孩儿就将她毒打一顿,替我的母后出气,母后不要怕,即使是父王怪罪,指责的是我,与母后没有关系。”申后连忙说:“我儿千万不要这样做,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太子不听(太子现在还是个六、七岁的小孩,申后真是蠢啊!防范意识太差了),他愤愤不平的出宫去了。
第二天,幽王早朝,群臣拜贺。这时候太子就故意派了十几个宫女,前往琼台,进到花园里将花是一通乱摘。琼台里的宫女、太监急忙上前是又拦又喊:“这花是大王栽种的,是让褒娘娘赏玩的,不能毁坏啊,不然会摊上大事的!大王要怪罪的”这边的宫女也说道:“我们是奉了东宫太子的指令,要采花供正宫娘娘赏玩,谁敢阻拦!”彼此两边争吵了起来,惊动了褒姒,褒姒便亲自出来观看,看着看着怒从心起,她正要开口大骂,不想太子突然来到了跟前,褒姒还来不及堤防,只见那太子见到了褒姒,如同见到了仇人,两只眼睛冒着凶光,上前一步,就揪住了褒姒的头发大骂道:“贱人,你是个什么人?无名无份,也敢在这里妄称娘娘,你的眼里还有王后吗!今日就要叫你认得我是谁!”攥起拳头便打了起来,才打了几拳,琼台里的宫女、太监都惧怕幽王怪罪他们,便一起跪了下来磕头,并高声大叫:“太子殿下饶命啊!太子殿下饶命啊!万事都要看在大王的面子上啊!”太子这个时候也怕打死了褒姒,及时的住了手,回东宫去了。褒姒流着眼泪,忍痛含羞的回到了台中,心里知道太子这是替他母亲出气。宫女们上前劝解着:“娘娘不要悲伤哭泣了,大王定会为娘娘做主的,”宫女的话音还没有完,幽王就已经退朝了,并且来到了琼台。他看见褒姒头发松乱,泪流满面,就关切的问道:“爱妃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没有梳妆呢?”褒姒看见幽王,立即扯住了他的袍袖,并且扑到了他的怀里,是放声大哭,幽王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就又哄又问,褒姒哭够了才说道:“太子领着宫女在台下摘花,贱妾(褒姒自称)又没有得罪他,可是太子一看见贱妾,就冲了上来是又打又骂,如果不是琼台的宫女太监们苦苦相劝,我的性命难保啊,乞求王上一定要为我做主。”说完后她仍就是呜呜咽咽,痛哭流涕,那幽王的心里倒也明白,就对褒姒说:“都是你不去拜见王后,才会这样的,这是王后的主意,并非太子的意思,你就不要错怪人了。”褒姒说:“太子如果一定要为母亲报仇,他怕是不杀贱妾不会罢休,贱妾死不足惜,但是承蒙王上的宠幸,已经身怀六甲,现在有孕已经两个月了,贱妾的命是两条命,乞求王上放贱妾出宫去吧,这样就可以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了。”幽王说:“爱妃一定要好好的调养身体,好好的休息,孤会处置的。”当天幽王就传出了旨意(命令):“太子宜臼,不知道学习礼仪就知道逞匹夫之勇,孤不能再迁就他了,现在就发配他去申国,让申侯好好教训他吧。东宫的太傅、少傅等(官名:教导太子的老师)没有很好的教导太子,以至于太子行为无礼,现在全部都免去官职!”太子想进宫向父王申诉缘由,可是幽王吩咐守门卫士不许通传,太子宜臼知道这是父王不想再见自己了,宜臼此时的心是多么的悲凉啊!(哎!拔凉拔凉的)他只能黯然的驾车往申国去了。
申后好久都不见太子进宫了,就让宫女前去打听,一打听才知道太子已经被幽王贬去申国了,她孤掌难鸣啊,从此申后是终日的怨恨幽王的薄情,想着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所以她是成天的以泪洗面,困苦度日噢。(枉为后宫王后,这申后的智商啊。)
却说褒姒怀胎十月足满,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幽王爱如珍宝,取名伯服。幽王天天看着小宝贝儿子逐渐产生了废嫡立幼的心思,无奈他没有任何的理由,所以难以启齿。虢公石父揣摩出了幽王的心意,就与尹球商议后,暗中告诉了褒姒,说道:“太子既然已经贬到了他的外祖父家了,伯服就应该当太子,况且内有娘娘您在王上身边吹着枕边风,外有我们二人的通力相助,还愁这件大事不成吗?”褒姒听了是大喜过望,答道:“全仗二位爱卿的用心维护,鼎力相助,如果伯服能做太子,将与二位爱卿共享天下。”从此以后褒姒便秘密派遣了心腹,日夜监视着申后的一举一动,(山野村姑都知道,秘派心腹,日夜监视申后,找寻把柄。而身为王后的申后却只知道成天怨天尤人,痛不欲生,这申后的智商啊。)她宫门内外也安排了耳目,所以申后的宫中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褒姒是一清二楚。
这天申后独居正宫,她又在那儿泪流满面,阖宫上下都沉侵在这哀怨之中,这时有一个老宫女,想到了一个办法,就进来给申后请安,(大国的王后,碰到问题,就会流泪,竟然要个宫女给她出谋划策,这是找死节奏噢!)宫女跪下说道:“启禀娘娘,奴婢看见娘娘是这样的思念殿下,奴婢的心里也非常的难受,奴婢想,娘娘为什么不给太子殿下写一封书信呢?然后秘密的寄往娘娘的娘家申国,教太子殿下写一封请罪的奏折,如果写的真切感动了王上,王上召回了殿下,娘娘母子团聚,这不是好事吗!”申后说:“好事是好事,可是没有人送信啊!”老宫女答道:“奴婢的娘是个老妇人,会一些医术,娘娘可以假装有病,召我的娘进宫来看病,娘娘可先写好信,让我娘带信出宫,然后交给我的哥哥,让我哥亲自送去申国,万无一失。”申后听完后马上答应,立即写了一封书信,信的内容大概是:“儿啊!你的父王是个薄情寡义的人,他不行正道,宠幸妖婢,迫使我们母子分居两地。如今这个妖婢又生了个儿子,你的父王是越发的宠爱她了,不能再这样等待了。”要知后事,请看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