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0300000165

第165章 老人的经历【漏章已补】

“就这些?没有了?”张扬问道。

老人兀自抽着烟,对于张扬的询问不闻不问,只是一口一口的吐着烟圈。

“这老头不会是骗我们的吧!”王明翻了个白眼,他听这些所谓的传说听的都快打瞌睡了。

“什么?你说我骗你们?”王明的话刺激到了老人,他一下就跳了起来,手中的烟蒂直接都丢在了地上。

“我只是说说而已,大爷您别生气!”王明讪笑,没有再继续刺激老人,他怕这老头儿火气出来了,能把自己给拖到湖里给淹死。

老人斜视了王明一眼,再次点燃了一根香烟,抽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点的却是自己的红梅,两块钱一包,烟味够呛!

王明还想说些什么,张扬摇了摇头,制止了他,而是静静的看着老人,看着他缓缓的吸着他那两块钱一包的红梅香烟。

“传说有真有假,谁都无法分辨!”老人抽完了红梅之后,忽然沉声说道。

“什么?”张扬和王明两人愕然的看了过去,很奇怪为什么老人会突然这么说!

老人没有搭理两人,也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前人流传下来的传说是真是假已经无从便知,但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却是无比的真实!”

“亲身经历?”张扬和王明两人一震,不可思议的盯着老人,等待他的下文。

“那是在一九八五年的夏天,那一年的洞庭湖水产不如往年那么多,很多世代靠打渔为生的人们都因为洞庭湖的减产而改行,因此也饿死了很多人。当时我们村子里有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只有少数人留了下来,坚信还有机会存在!”

午时的阳光格外明媚,照耀在碧水清波的洞庭湖上,折射出美丽的光芒,伴随着老人的故事,仿佛让人一同回到了那一九八五年的夏天。

那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本是一个好日子,剩余的洞庭湖渔民也都纷纷下湖打渔。

老人所在的村庄正是在岳阳楼的附近,地理位置也算不错,得天独厚,距离洞庭湖也是非常近的,村庄内剩余的男人都纷纷来到河边,下河上船,准备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为家人换来食物。

因为以前所走的水路都很难再打到鱼了,于是村里人便决定换一条水路,看看能否有所收获。

打小便生活在洞庭湖边的村民们都知道,洞庭湖绝对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平静,它的危险,超过了一切,本来他们所熟知的水路都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因为那是世代相传的水路,是前人用生命去开发出来的活路。

但是当洞庭湖减产,人们饥饿难耐之际,却是怎么也顾不上了,他们踏上了一条从未走过的水路。

这条水路是非常靠近洞庭湖大水路的中央,水流相对湍急,而且水位非常之深,湖面下可以清晰的看着幽绿而深长的水草在摇曳着,也就是说,若是从这里落水的话,近乎是没有生还的可能的,即便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洞庭湖人,即便他们的水性都十分之好。

因为水里湍急无比,所以渔船在水中行进的也是十分艰难,充分的印证了那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话。

大概一个时辰后,渔船来到了洞庭湖的中下游,在这里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水草的影子了,因为这里的水位深度根本就无人知晓,没有人在这里下过水,也没人敢在这里下水。

村民们将渔船分散开来,然后撒网捕鱼,由于水位很深,加之水流湍急,渔网在水中肯定会因为水流的缘故而向下游飘去,所以所有的渔网上面有绑有长条形的铅块。

近乎所有的渔网都下到了水中,除了如今这位老人,当时的他因为渔船颠簸了一下,本来准备下水的渔网也掉在了船板上面,变的十分凌乱。

为了重新下网,他不得不焦急的整理好渔网,因为这可是关乎家人的生死存亡。

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使得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天色的变化,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忽然间开始出现了灰黑色的乌云,这些乌云十分的庞大,看上去也无比的厚重。

所有的渔民都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压抑感,都怔怔的望着天空,除了当时的老人,他始终都在整理着渔网,没有注意到天色的变化,没有看到所有同村好友的表情。

忽然,老人感觉到了不对,骤然抬起脑袋看向四周,却发现此时的天色已近昏暗,而周边的渔船上面,竟然再无一人,所有的村民都消失了!

“大洪!老张!二蛋儿!……”老人惊恐的大喊着,哪些熟悉的人的名字一一喊出,可是空旷的洞庭湖上,除了风声,水声,便再无其他的声音,一片死寂。

“你们都去哪儿了!”老人的声音在洞庭湖上回荡,但是去无人应答。

惊恐之下,老人跌倒在船上,挣扎着就要站起来。

然后就在这时,渔船忽然加速,刚要站起来的老人再次身体失衡,倒在了船板上,摔得七荤八素。

渔船在水中疾驰,带起惊人的浪花向后翻涌。

巨大的惯性,使得老人摔倒之后就再也无法站起身来,他只能用尽全身的力量让自己抬起脑袋,看向渔船外面。

“这是……”

老人瞳孔瞬间放大,诡异的一幕透过他的眼睛直接印在他的脑海。

只见渔船的前方,黑漆漆的洞庭湖上有着一群泛着惨绿色油光的奇怪动物,这些奇怪的动物有丑陋巨大的鱼,也有形态怪异的牛马,还有身形如弓,貌似财狼的人性怪物,拿着节鞭,在驱赶着这些怪物。

忽然!那貌似财狼的人形怪物回头看了一眼,露出了半边半边头骨,带着鲜血淋漓的肉丝,狰狞的眼球已经快要从那漆黑的眼眶中掉落下来,只不过那眼球上的眼珠子却是死死的盯着老人!

那个时候的老人虽然不老,但也是中年人了,即便从小便听过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传说,此刻也是被吓得魂不附体,嘴巴张的大大,令人惊悚的咯咯声从其喉中传出。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老人的眼中注意到,有一只苍白的手从船舷伸了上来,陡然抓住了他的脚!

冰冷阴森的感觉瞬间传遍身体内的每一个角落,他只觉自己瞬间失去了对自身操控权,那阴森可怖的寒气顺着自己的脚踝向上涌动,他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照顾寒气穿过了自己的大腿,和腹部,而就在即将到达心脏的时候,异变却是骤然出现!

同类推荐
  • 鬼裔

    鬼裔

    秦龙自从梦到那个老太太后,就一直有恶鬼等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他又该怎么办呢?
  • 茅山极品小道士

    茅山极品小道士

    权钱不要,妹子不泡,红尘里我依然逍遥。鬼怪很污,僵尸玩哭,阴阳中我照样风流。美女,你别这样,我不能破身的~禁婆,别耍流氓,信不信收了你~那天夜里,春意盎然,四目相对,伸手想要挽住芊芊细腰,却传来一阵凉意。“妹子,你能不能凝结个实体?手都穿过去了啊!”
  • 妖闻鬼事

    妖闻鬼事

    避鬼体质的高中生为何频频撞见灵异事件?数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妖闻鬼事是真是假?不为人知的诡异世界,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一切尽在《妖闻鬼事》。
  • 我师傅是个神

    我师傅是个神

    那年暑假,不过给祖宗烧点纸钱,我就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拜了个流浪在凡间的神作师傅;走阴捉鬼打僵尸……生物死物都不敢靠近我——谁让我师傅是衰神呢(?ω?)ノ作者QQ:320271354,书友群:474839107
  • 养鬼道人

    养鬼道人

    一个少年意外习得养鬼秘术,从此行走在阴阳之中。养鬼萌妹子女鬼,没事带她看金鱼。养个白富美女鬼,闲着陪她吃欧派蛋糕。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你敢想静静我就我就

    你敢想静静我就我就

    想我干嘛,没想你啊,那你说想静静,我就是静静啊
  • 三国十八扯

    三国十八扯

    本书选读了《后汉书》和《晋书》中部分与三国人物相关的文字,从十八个方面诠释三国历史的思路大纲,包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从卖草鞋到做皇帝;生子当如孙仲谋;文人自贱始无行等。
  • 洛水琉璃

    洛水琉璃

    这是一个倒霉作者穿越到了自己书里被男主虐的故事。这位作者穿越到了自己书里的一个配角身上,还好死不死的绑定了一个系统。你不会以为这个系统是金手指吧?呵呵,你真是太天真了!这个系统才是作者倒霉的根源。按照穿越定律,穿越者都会有一系列的好运,可是因为有了这个系统,可怜的作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去作死。没错!就是作死。难道去攻略男主妹妹不是作死?
  • 小明闯三国

    小明闯三国

    被称为老师克星的小明毕业了,可他又穿越了,穿越到了那战火纷生的时代,由于聪明机智的小明到来,历史事件会不会发生转变呢?要想知道,请观看此书。(注:作者是个思维天马行空之人,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阅读,10岁以下儿童请在父母指导下观看,避免发生性格扭曲,人格分裂情况等等……)
  • 灵能世记

    灵能世记

    为了找到生死不明的师傅,为了找到那帮致师傅生死不明的那帮人。道术小子告别世外桃源的家,带着师傅留下的装备和车票去了有人的地方……城市开启一段探索之旅。“哇,到此是鬼火,且看吾之道术。”“你穿越来的,还是神经病啊!这是爱迪生他老人家发明的电灯!”“这,这又是怎么回事?无人无形何出此音。”“那是车站广播啊!要不是这250块钱,我早……”
  • 魔辰天都

    魔辰天都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便诞生了神魔双族,两族历来争纷不断,数万年来,两族依然不和,连年征战,造成了天地浩劫,就在这时,一名人族勇者出现,击溃了两族,从此不管神族还是魔族,不准再踏入人界一步,可是有一天,一名云氏少年,遇到了神王和魔帝的战斗……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不可刹那无此君

    不可刹那无此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