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头的话犹如一块巨石坠入了唐家人心底,惊起一片惊涛骇浪。刘氏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待她机械的将目光扫过衣衫简朴、面黄肌瘦的外孙女后,手指也不禁开始微微颤抖。
将众人的反应落入眼底,丹青知晓外祖母她们是想岔了,于是她连忙将这一路上的前因后果如倒豆子般倒了出来。只是,她杀了魏大壮、钱麻子二人的事情,鉴于人多口杂,就不曾提及。只说,他们俩运气好,逃了出来也没被追上。
听完外孙女风淡云轻的讲完这一路上的遭遇,刘氏刚落下的心又被紧紧抓起。女儿在京平安无事,她是松了一口气,但一想到面前的小人儿竟遭了这么多罪、受了这么多苦,她不禁又满是心疼,一口一个我的儿逮着丹青絮絮的安慰了好一阵,方才立起身来,对着一旁的大丫鬟吩咐道,“念夏,你且安排下去,着人将清芷院好好收拾一番。”
“外祖母。”刘氏话音刚落,丹青就连忙扯了扯她的衣袖,朝一旁的小胖子努了努嘴,“喏,我一不小心给咱家捡来了一个小吃货。怕是要劳烦外祖母让念夏姐姐多收拾一个院子了...”
这时,刘氏方才注意到躲在外孙女身后的胖娃娃。这娃娃虽然体型肥硕,却面容讨喜,很容易让人生出亲近之意来。刘氏上前一步,捏了捏他肉嘟嘟的小脸蛋,笑着对念夏吩咐道,“就把清绝院也收拾出来吧。”
“是。”念夏福了福身,垂首应下,就退了出去。
接着刘氏又打发了其他几个丫鬟,分别去安排膳食,准备衣裳。末了,感谢过刘副将,得知他有事要寻老侯爷,刘氏又让幼子亲自引他前去,这才一手牵着丹青,一手牵着小胖子向着清晖院行去。
走在卵石路上,脚着草鞋的丹青被硌的微微生疼。多年不见,平西侯府一点未变。屋舍皆是一众的青砖绿瓦,院内零零散散的栽种着些花花草草,再往后甚至种的还有草药蔬菜,院子间也是用月亮门代替垂花门来连接,朴素的简直不像是一处侯府,跟大门口的气派威严也截然不同。
再瞧外祖母身上的料子,也是一般成色的绸衣。高高盘起的妇人髻上,除了一只精美的金步摇再无其他值钱的首饰。
丹青知晓,外祖父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念及此她莞尔一笑,脚底似乎也没有那么疼了,开始摇着外祖母的手腕一路扮憨逗趣。
待到了清晖院,敛秋已经从后厨赶了回来,还上了几碟糕点供小小姐和小客人饭前垫肚。
丹青在耳房等待时喝了太多茶水,此时已是不饿,索性就将糕点全都推给了目光灼灼的小胖子。
得了糕点,小胖子顿时喜出望外,边塞着糕点边含糊不清的念叨着,“青青你最好啦。”
“又没人跟你抢,吃慢一点。”丹青蹙着眉头,一板一眼的教训着小胖子。
两小儿之间的互动惹得刘氏又是一阵好笑,甚至还打趣道,“青儿,这哥儿你是哪捡的?莫不是要捡回来当童养媳?”
瞧着外祖母越说越离谱,丹青也就不再玩笑,索性直接挑明了小胖子的身份,坦诚道,“外祖母,您可别乱点鸳鸯谱。这是忠王二子,李斯年。”
“......”
敢情不止自己外孙女被拐,还有皇子皇孙一起被拐。这事情可就大了,刘氏连忙着人去将平西侯给叫回来。
“外祖母,青儿有一事相求。”就在刘氏眼神复杂的扫视着小胖子时,丹青也逐渐从亲人相遇的喜悦中冷静下来,想起自己来此的初衷,就开了口。
见外孙女表情严肃,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刘氏也跟着慎重起来,道,“青儿只管开口直说,外祖母能做到自然都会为你去做。不能做到的...还有你外祖父和两个舅舅呢。”
丹青噗呲一笑,破了功,“祖母放心,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想请您帮青儿给阿娘报个平安,告诉她青儿只是到您这儿来玩段时间,让她不必担心。”
前世她是从妓院被寻回,还未归京就已声名狼藉。
所以这一世她知晓自己逃出的地方离幽州不远后,索性就来投奔外祖家。回京时,外祖父必然会让一位舅舅去送她。到时候名正言顺的回沈府,她也不至于名声扫地。
而且,平西侯府尚武,多半丫鬟都精通武艺。她还想再来挖个墙角,以备不时之需。想到这里,丹青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却意外瞥见了外祖母纠结的脸色。
“外祖母?”丹青疑惑。
“啊?”被惊回神来,刘氏连忙整理好慌乱的情绪,挤出一抹柔和的笑容,道,“外祖母答应你。...敛秋,磨墨。”
书信很快写好,但临到送信时刘氏却犯了难。
毕竟两世为人,丹青如今长进不少,自是看懂了外祖母眼神里的纠结。想了想,她跳下红木椅,小跑至外祖母膝头,“外祖母可有难处?”
“......”刘氏点头不是,摇头也不是。
思索片刻,结合先前老孙头留下的疑点,丹青恍然到怕是阿娘和外祖母她们闹了什么别扭,有心结在。
“外祖母,阿娘很想你们。”丹青半环着她的腰,蹭了蹭她的膝盖,撒娇道,“外祖母,信中可要多跟阿娘说些话,不然等青儿回京后阿娘又该嫉妒青儿了。之前跟外祖父来幽州,回去后阿娘天天围着青儿转,硬是逼问青儿在幽州的种种事宜。还道,她很羡慕青儿。”
话罢,丹青小心翼翼的偷瞄着外祖母的神色。
她说的这些话不曾作假,前世的记忆虽已久远,但她向来记性不错,这些细节至今仍旧依稀记得。不管外祖母和阿娘之间有过什么样的不愉快,但她们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亲母女,哪有什么隔夜的仇。只是彼此都需要台阶罢了,索性丹青不问缘由,只替娘亲表达了思念之情。
果然,外祖母眼圈微红后,把已写好的信揉成一团,另起一份,这次写了良久都不见写完。
丹青百无聊赖的趴在桌子的另一边,吃完糕点的小胖子也跑来挤在她旁边,陪她东扯西扯的打发时间。
良久之后,刘氏停下笔来,方才想起忠王二子也在此处,连忙问道,“年哥儿,可要给你家人去封信报平安?”
哪曾想,一听这话惊得小胖子竟是激动的摔到了地上,惶恐的叫道,“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