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初探江南
“好大的胆子!这个姓赵的竟然敢公开撞击钦差官船,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官船已经开出几十里了,魏大兴还站在船头没有消气。我对汪文言说道:“你把他叫进来吧。”汪文言领命而去,一会,还是气鼓鼓的魏大兴进到船舱内向我施礼。看到他那气呼呼的样子,我也觉得好笑。指着舱门侧一个椅子说道:“你坐下讲话吧。”
“微臣不敢,皇上在这里哪有微臣座位。”魏大兴虽然还在生气,但是见到天启皇帝还是不敢抬头。
“好了,你也不要意气用事,以后我们到江南没准还会遇到其他类似这样的事,你记住全要低调处理,我知道厂卫在外面做事全是比较嚣张的,但是你要成大事就要懂得收敛明白吗?”我对魏大兴说道。
魏大兴听到天启皇帝如是说法也感到有些冒失了,这样容易冲动的确会给皇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感到自己是有些失态。连忙跪下扣头说道:“皇上恕罪,微臣明白皇上教诲。”
“你起来吧,我说过在外不要有此大礼。”说罢我再次看了看魏大兴身后的王文言便对他们一起说道:“记住,这是最后一次,以后按我说的不要称呼皇上,记住我是李君竹,内厂副厂督。”
“是,谨遵李副厂督命令”两人异口同声答道。
“李大人,这次就这样算了不成?”魏大兴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我平静的说道:“我们出来办事可不是要凭借头脑,不要意气用事。要报仇以后不是有的是机会,先记着。”
汪文言微微一笑接着我的话茬说道:“对,机会有的是,听说这个赵博赵会长家资巨富啊,有朝一日要是能拿来冲入军队饷银可是不错的选择。”
看到汪文言的一脸坏笑我也忍不住坏笑起来,这小子怎嘛和我想到一起去了,看来此人深得我心意啊。
经历了通州码头装船事件后,我命令三艘官船连夜赶路,还是尽量不要停靠码头,因为我收到了内厂情报传递说赵博也已经南下,估计此人定会给我募捐赈灾银两事情添加麻烦。
日夜兼程的好处就是快,十几天的功夫船队到达南京码头。官船刚刚靠岸,内厂南直隶总管刘杰,江苏巡抚许吉领着一棒子南直隶官员迎了上来。尤其是许吉隔着几十米就大叫道:“下官江苏巡抚许吉恭迎钦差李大人。”我在后世见惯了迎来送外,看着这些人也不免好笑觉得有些滑稽。也许这就是官场交际吧,想想后世官场还不如明朝呢,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也是不断奉迎着各位地方官员:“各位大人辛苦了,本官此次来江南公干这南京是第一站,还要请各位鼎力相助啊。陕西遭灾,皇上日夜不安心系灾民,本官是否可以完成皇上交代的认为就要仰仗各位了。”
我的话音刚落,一大群迎驾官员就上来七嘴八舌表明心迹,大多是感谢皇上记挂受灾子民,他们一定不负皇上期望的话。但是在我看来说实话的不多,全是官话连篇。这些在后世我也是体会较深了,看来无论哪个朝代,官员做官到一定程度,也就剩下了只说不干的境界了。
好不容易套话说完,江苏巡抚许吉邀请我一行人到府衙用晚饭,并告知已经安排好钦差住处。于是我们一行人各自上马一起赶往江苏巡抚衙门。
巡抚内宅已准备下了丰盛的酒宴,自然宴席之间又是一番虚情假意的客套官话不必详述,直到宴席结束,我才等到和刘杰说话的机会。我传递意思给他单独找房间详谈。于是我们丢下无聊江南等官员,来到一个有内厂番子把守的僻静所在说话。
侍女送上香茶,我正好喝酒喝的口渴,于是端起茶杯就要猛灌,刘杰此时却制止了我。
“李大人请稍等。”说着他从袖筒内拿出一支极为精巧的银针在茶杯中搅动了几下,看到银针没有变色后来平静的把茶杯送到我的手里。
“哈哈!刘大人,你也太小心了”我一边喝着茶一边对刘杰说道:“这是在巡抚衙门,不至于有人下毒吧?”
“李大人我们小心为上还是好的,卑职早接到王承恩公公的书信,皇上恕罪卑职一开始称呼您为大人。”刘杰再次施礼对我说道。
我赞许的看着刘杰道:“你表现的很好,能很快进入角色是特工的基础。王承恩没用错人啊!这次江南计划你可是重要环节,事情了解,功劳我定当大大嘉奖。”
“感谢李大人赏识,卑职一定效犬马之力。不过卑职不明白您所说的特工是什吗意思?”刘杰有些疑惑。
我一高兴又说漏了嘴急忙解释道:“我说的特工就是像你这样的人做的是特殊工作,以后时机适当,我会把你们这样的人全部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成立一个特殊衙门就叫{情报局吧}。”我说的刘杰听起来更是一头雾水,不过没关系,等计划实施了,他也就明白了。接着我马上把谈话转正话题道:“刘杰啊,王承恩一直在我面前说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江南水深啊,但是你一直做得很好,很多消息提供准确,我觉得你再接再厉必能成大气候。”
刘杰听到我的赞赏欣喜如狂,又要跪下感谢皇恩被我及时制止道:“你不必如此,尽心做好你分内的事情就好了。我问你,就你的经验我这次筹集赈灾款项你觉得如何?”
刘杰一听我这样说脸上马上收住了笑容说道:“李大人,您这次江南筹集赈灾款项不太容易,不瞒您说,下官在收到您要来江南筹款赈灾的消息后就觉得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下官当时还给王承恩公公写了封书信让他一定劝您三思而行。王公公回信说您已经下定决心,要下官一定提前做好准备鼎力相助。”
“王承恩还是有心啊,你也是能干之才。为了大明王朝我这次江南除了赈灾还有别的事情要办,不来不行啊。”我朗声答道。
刘杰凝视着我,他从我的眼里感到了坚定和不能动摇的决心。他双手用力的撑住桌面对我说道:“好,既然大人已下决心,刘杰自当全力相助!您还不了解江南情况,人们全知道江南有钱,上百万身价商家不在少数,即便是普通百姓生活也要比其他省份好得多。但是没有任何家产的人只要手脚齐全就能在酒楼、茶肆、矿山、茶山等等到一份差事养家糊口。按道理说一百万两银子分摊到每人头上不是大事。但是问题是大人你想过用什吗方法得到这银子吗?”
刘杰抿了口茶接着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名利二字,不管是商家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是银子进了他们口袋又有谁能平白无故的掏出来给别人呢?朝廷的税收这些人还在想尽办法偷逃,三天两头的煽动罢市、罢工,现在您要他们凭空掏出银子赈灾估计是在困难。”说到这里刘杰又叹了一口气接着有说道:“下官还真是想不出您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掏银子。您知道只要是捐款告示一贴出去,马上就会有人造谣说你筹集到的银子五成已被贪污,其他归了各级官员,只有一小部分能到灾区。您看,如果这样此次赈灾捐款就成了贪污案例,事情就无法进行了。”
我听了刘杰的话知道他说的的确实情,但是我一点也不意外,反而笑道:“哈哈,你说的没错,但是你的忧虑我早已想到了。你想如果我要是江南各地筹款,那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款项筹到陕西早已饿殍遍野了。我这次江南之行只打算在南京、上海、扬州、苏州、杭州筹款,而且目标不是百信,只是富商,主要是盐商,而且这次还要拿东厂一直控制的盐税下手,你等着接管盐税吧。”
我的话刚刚一出口,刘杰就瞪大了眼睛满脸喜色道:“大人果然英明,切入点太准确了,看来筹款事情说不定还真能完成。”
“哈哈,打蛇打在七寸上,说不定这次还能开辟出一条朝廷固定的财路出来呢!以后不管是辽东用钱,还是赈灾用钱全可以参照此方法。另外此事我只与你说,这次江南还要排除东林党和魏忠贤党羽的争端,全要打击,在大明王朝不允许有党派出现。”我说着得意的笑了。
我最后的话把刘杰说的一头冷汗,估计他没有意识到天启皇帝如此强悍。试想哪朝哪代没有党争,天启皇帝有如此觉悟和雄心是他始料未及的,心中不免更加佩服这个英明的皇帝。
我看着刘杰说道:“这次我们一明一暗动手,明处你还是用老方法贴出捐款告示号召百姓主动捐款,转移这帮商人和两派官员视线。我就暗处利用敲山震虎的方法逼他们就范。”
事隔几天,南京直隶府衙门前东厂税监李实等一批官员念起了我的捐款赈灾告示。与其同时东林书院所在地常州府无锡县衙门门前高攀龙、钱谦益等一帮东林大人物们带领着众多学子,也看到了告示。在县衙边上,无锡县令刘武伟领着一帮差人像乞丐一样拿着募捐箱子向来往的人们募捐着银子“各位乡亲,陕西大旱啊,灾民没有粮食,请各位行善积德,给灾民捐款。种善因得善果,请帮助陕西百姓!”就是这样差人么叫嚷了一个上午,近在咫尺的东林书生们全都无动于衷,只有过路的一些穷苦百姓掏出了几个可怜巴巴的铜钱。
看到这样的情景,刚刚回来的钱谦益乐了。笑道:“刘武伟这个老东西还没有被撤职,得到迂腐之人的爱戴真是可笑之极。”
钱谦益的笑声很大,刘武伟是听到的,但是他无力反抗,天下最受气的官出了北京的顺天府就是他刘武伟了。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就在无锡县内,东林党人遍布大明王朝,很多官员出自东林,势力可谓盘根错节,刘武伟可是招惹不起啊。由于东林书院设在无锡,阉党人员也是他为东林党人,自然也是对他百般刁难,因此刘武伟这官做的实在苦啊。没辙刘武伟只好假装没听见,继续募捐。
可是这个钱谦益倒是得理不让人,此时又故意大声说道:“还真是卖命,是不是想从中渔利啊?”此言一出,马上引得一众东林学子哄堂大笑。而无可奈何的刘武伟只能含着眼泪扭过头继续“乞讨”。
这时有个东林人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道:“钱大人,刘县令力排众议修理芙蓉坝是好事,有人说他贪墨还无从查起,我们东林学子圣人门徒此时不应该冷嘲热讽落井下石。”
“史可法,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钱谦益勃然大怒道:“此人就是利用修水利贪赃枉法,你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今天的募捐要被贪墨多少还不知道,你是左光斗的学生,这还看不出来吗?你的老师有你这样学生也是倒霉!”
几句说的史可法哑口无言,东林书院等级很严格,的确没有史可法说话的份。
这样的场面事情,早有内厂密探记录下来呈送到了我的手里,看到此情,也气得我够呛。按理说我对东林党人还是有些赞赏的,像朝廷里的首辅叶向高,忠臣左光斗、杨涟等人在我的心中真的算是刚正不阿大大忠臣。这次江南也是主要对付魏忠贤阉党,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一接触直接利益,很多东林党人竟然和魏忠贤阉党联手了,不过也好,这更加让我下定了铲除党争的决心。不管什吗党,他也没皇权厉害,看来在这个朝代实行民主那是妄想,要是想振兴大明王朝,只有皇帝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