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样的词句说出来,的确让人震动。不是因为这首诗词,而是因为说出这句话的人。感叹来自他过往的经历,他混过社会,是个头目,却是个科班出身的大学生,老了改邪归正,金盆洗手。宋词不离手边,心烦意乱之时,读吟几句。生活中总有触动你的人和事,比如刚刚这位。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百无一用是书生。历史上书生造反成功的又不止一两个。康熙年间,在湘湖造反的土匪老大也是一个白面书生,参加过科考。文人就是有一股子的浪漫主义情节,商人就不同,读书不就,铜臭味浓,更看重实际。毛主席的诗词,豪情万丈,又极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他投笔从戎,开创新中国的未来。又有人说,书生造反,更厉害或者说更狠毒。也有一些道理,一旦一个人的弱点变成优点的时候,那就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厉害。在社会的大染缸,啥人都有。所以注重实际利益的人,对于文学看的是很淡的,正所谓文学就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即不当钱花,也不当饭吃,居然还乐此不彼。也可以想象出,毛主席和邓主席心里琢磨的事应该也是有所不同。一个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个是改革快放,招商引资。有文人气质的人,喜欢动笔写写,发表一下思想观点,思考多而行动少。商人气质多的,更愿意立马行动,不愿意做写文章这样的无用功,想的再多不如忙起来。我们经常阅读,有人写的文字,很感性,文皱皱,但是作者却浑然不觉。也有人写的很实际,完全脱离了文学的美或者逻辑,作者也不会意识到。在阅读的时候,会想,这也太浪漫脱离实际了,在用词上。也会想,这样的文字压根就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文学性差。医生,律师,作家,教授多数写的文字文学性多一些,个个才情万丈。小生意人,普通职员,维修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写的文字多数流水账多,缺乏吸引力,也就是文学性差。当然也有通俗性和文学性中间结合体的文字,可以做到雅俗共赏,又可以吸引到读者。中国的城市都有自身的颜色,定位北京这座城市的颜色为灰色。灰色就是中间色,可以雅俗共赏,忘却不掉。中间结合的文学有更广泛的受众,这也是多数作家尽力去追求的。作家苦恼的就是把心里华丽的词用通俗的词表达出来,又不乏文学性。简单的语句背后都是琢磨。水浒传里面有很多词就是中间体就表达的很好。其中描写林冲到草场之时的大雪,一个下的“紧”就写出了大雪的状态。王婆到武大郎家,怎么夸潘金莲的?其中有一句,“哟,这锅是锅,碗是碗的。”通俗,又很贴切,又点出潘金莲的能干。作家在构思时,如何表达的好,又贴切,是要费脑力的。说到这有点跑题,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当你的文字力求中间体的时候,也仍然有人认为文字过于文了,还是不是读者内心所想。因为商人,他内心的思维逻辑和现实挂钩多,而不是浪漫主义情怀。当一个商人掉到钱眼里,埋头赚钱,只会想到这些文字净是啰哩啰嗦文皱皱的词,当屁使。结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