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朋友圈又看到了我写过的文字,总有转发的朋友,文字是有力量的,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故事内容和于众不同的文字表达方式。中国的社会很变态,又很复杂。不同于野蛮的非洲部落,又不同于商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究其根源,就是独特的东方文化,或者说孔儒文化。虽然,我们的社会催生了富豪,但是又有几个真的认可富豪?所谓的认可,不是说向钱看齐,而是愿意为了梦想或者理想打拼,而无怨无悔?或者认可金钱带来的财务自由而不是权势?或者说,一种崇尚创新的奉献精神?骨子里,很多人是看不起商人的,尽管他没钱,也没势,就是看不起。很多人之所以赚钱,不是商业做的好,而是和官员走的近。1942里面,写的多经典。官商不勾结,商人如何富?水浒传里面,酒店老板都是官员的跑腿的下人。红楼梦里面贾宝玉一家富贵,是因为有人做官。蒋介石那时候,四大家族,哪个不是官员?这些都是现实社会写照。这是个崇尚权利的国家,唯我独尊的国家,所以土壤催生的领导人往往是独裁者。无论做任何商业,都是和政府挂钩的公司发展好,换句话说,你做事得有人罩着。谁罩着?所谓的官员。典型的官商关系就是1942里面的官商关系。财主之所以富,不是商业发富,而是因为土地和粮食。回头看,北京的房价多高,有钱的都是买房的。有几个能踏踏实实做点事情赚钱的?比如搞运输,搞发明,搞科研?无论做什么行业,都不如贩卖土地的财富来的快。十多年前,就有人说,做什么都不如买房。现在呢?依旧是依托房地产的变态经济。问你一句,中国的富豪,有几个是只开工厂,不贩卖房子的?或者说,只做商业,不卖房子?少有。到最后,实业败给了土地。或者说,商业败给了权利。这和国家决策者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当社会最赚钱的生意是土地的时候,这是一种悲哀。也就是官员掌控着经济和商业,而不是官员服务于商业。由此,西方的商业模式不适合中国社会。在这种体制下,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受到这种体制束缚,变得很变态和复杂。这也难怪,南方很多企业家只做国外生意,不做国内生意。就像前几天媒体炒作的一样,王健林说,先小赚他一个亿。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事情,并不认可。那认可什么?权利。一顶乌纱帽,比亿万富翁都有吸引力。权利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商业带来的价值和名誉。在这样的社会,人的心态往往很复杂,很不简单,很变态也很无奈。那么北京许多年轻人的婚姻,就夹杂在这复杂而变态的畸形状态中。
同类推荐
流浪的小孩——传记小说
小轩由于家庭的原因,自小就学书画艺术,并在书画艺术方面享有蛮好的天赋,经过他自己后天的努力,最后考上了广州美院。在大学里,由于书画和文学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在老师和同学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承认。小轩有过多次的情感经历,但都是以不完美的结局相继告终了。最后,小轩大学毕业后,由于情感方面的原因,以及自己对诗书画的热衷,小轩选择了旅行。一来,小轩可以放荒自己的情感;二来,小轩可以经过自己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后,会给自己在诗书画方面得到更好地提升和进步。在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后,小轩完成了自己的第四本诗集《青苹果的滋味》和书画册《青春恰好》。之后,小轩由于对异乡生活的不习惯、艰难和自己漂泊异乡的孤寂无助等各方面的原因,最后,小轩回到自己的家乡绿城南宁。完成了自己的传记小说《流浪的小孩》。后来,因为现实社会的无奈,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途。霞光是太阳开出的花(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糟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问,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