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玉笑了笑:“你们还没吃饭吧,走,去吃饭,边吃边说。”
“我家宛玉真的长大了,懂事了。都能想办法赚钱花了,只是,不要落下成绩啊!”母亲摸着宛玉的头,欣慰的笑道。
“妈,走了,去吃饭!我饿了!”弟弟宛树东翻了翻眼,不耐烦道。
父亲拍了拍弟弟的头,笑道:“走吧!别饿着你!”
宛玉当先一步,去饭馆里点餐,母亲看到桌上的菜,连连摆手:“这孩子,赚点钱不容易,干嘛那么大手大脚的?这么多菜也吃不完啊!退掉几个吧?”
“妈,我不管,我就要吃。”弟弟一听母亲要退菜,立刻不依的叫道,趴在桌子上狼吞虎咽。
“爸,妈,赶紧吃吧,一会凉了。”宛玉笑了笑,父母在外面不容易,且那个城市还比较排外,生活的并不好。虽然他们有点重男轻女,把弟弟带在身边,其实对宛玉还是心疼的。
再说父母给了她生命,让她有机会见识到世界上这么多美好,她也应该好好孝顺。
父亲一直没什么喜色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
在他们吃饭的空档,宛玉到市场里买了一只鸡,割了几斤排骨,再到小卖部买了两斤麦芽糖,一大包大白兔奶糖。
把父亲肩上扛的行李架到自行车后座,一家人慢慢往回走。
回到家,烧了开水退掉鸡毛,洗净下锅红烧,升起炉子把淖过水的排骨炖上,没多会香味渐渐逸散开,让人直咽口水。快到吃晚饭时,从空间里拿出几样青菜,下锅翻炒,一顿家常饭就做好了。
这个时候,吃肉是很奢侈的,不过她和弟弟都在长身体,就应该吃的好点。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省吃喝,到最后发育不良,没什么力气。
吃完对一家人来说丰盛的晚饭,父亲去爷爷家串门,顺便送点从大城市带回来的补品。
“妈,我爸怎么看起来不开心啊?”宛玉坐到母亲身边,今天一天父亲没露出多少笑容,这和她印象中脾气好的父亲不一样。
母亲叹了口气:“也不能怪你爸,本来这事不该告诉你们小孩子的,不过你也长大了,说给你听听,你别着急。今年正要结工资了,我和你爸打工的那个工头…却跑了,你爸发疯的找了半个月,连个人影也找不到。”
她握紧母亲颤抖的手,抹掉母亲湿润的面颊,微微侧着头靠在母亲的肩膀,无言的安慰她。
“这是没办法,我们的积蓄不多,加上你弟弟放假,我跟你爸才回来,天杀的包工头,要让我见到了,非得报警给他抓进去,怎么那么黑的心?连我们的血汗钱也坑?老天爷啊!你怎么不睁开眼呢?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母亲的声音渐渐低沉,宛玉被母亲哽咽的语调弄得眼泪又流了下来。
她只有使劲抱住母亲,用瘦弱的身体默默的表达着坚强。
前世她并不知道父母遇到这样的事,她还怨恨过,为什么爷爷不让她上学,送她去学手艺,父母却什么都没说。现在她忽然就明白了。
母女俩紧紧的抱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弟弟过来了,抱住母亲的另一个肩膀,一向不耐烦的脸上出奇的安静。
好一会,母亲缓过来:“你们别告诉爸爸,他要是知道了,要骂我的。”
宛玉沫沫眼泪,走到房间里,把空间里的存折取出来,走到母亲身前,递给她:“妈,你不说我长大了吗?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有什么事都要分担的。这个给你。”
“这?你这哪来的?”母亲摸着手里的存折,打开一看,被上面的数字吓呆了,“你哪来这么多钱?”
宛玉笑道:“不是告诉你了吗?我利用假期赚的。您放心吧!这钱绝对来路正,全是我一分一毛的挣的,要不我也不会舍得买车啊!”
存折上一千七百九十元,每一笔存的数量有的六十,有的七十,占据了好几页纸。
“真的?都是你赚的?我家宛玉这么厉害了?”母亲的脸上消去惊疑,满是惊喜。
“当然是真的了,妈,您放心拿着吧!用这个做个小生意,以后不用去工地上那么累了。就是钱这么少,做生意都不够本钱。”忽然宛玉眼睛一亮笑道,“咦,妈,你可以和爸爸去市里菜场租个摊位,到批发市场进菜卖呀!”
“这孩子,都给爸妈想好以后做什么了?不过宛玉,你确实比以前要开朗了,更爱笑了。鬼点子还这么多!”母亲点了点宛玉的额头,在2000年,一千八百块,可不是一笔小数了,足够干点什么了。
宛玉嘿嘿笑开了,弟弟宛树东走过来,拉了她的手:“姐,谢谢你,你买的麦芽糖真好吃。”
经过这一次,她感到弟弟懂事了不少。
“没事,我是你姐姐,除了爸妈,这世界就我们俩最亲了。别说一点糖了,你喜欢什么,只要姐姐有,一定给你买。”她握着弟弟的手,紧了紧。
宛树东不自在的挣了挣,抬起头,认真的看了看宛玉,在他印象中的姐姐,一直老实,不爱说话,穿着衣服特别土气,看人都不敢抬头,没想到姐姐对他这么好,还这么有思想。
“他爸,你回来了?”
宛玉转身看去,父亲正站在门口灯光不太亮的地方,见大家眼睛全看他,用袖子抹了抹眼睛,嘟囔着:“晚上风真大。。。”
走到宛玉面前,低低的说了声:“好孩子,爸爸对不起你。”
她没有说话,只感到眼角微酸,一把抱住父亲,把从眼中流转的泪抹在父亲的衣服上,感受父亲粗糙的手抚着她的发。
宛父去爷爷奶奶家时,老两口没说什么,只爷爷说了两句宛玉不懂事之类的话。他没在父母那里多待,到隔壁老许家串门,感谢他们对宛玉的照顾,才知道前几天发生的事。难怪宛玉的头怎么贴着纱布呢?
他感到对女儿,他真的太忽视了。又在门口听到女儿的话,更感内疚。
这一晚上,他们都失眠了。
……
宛玉很早起来,在炉子上熬了稀饭,就骑车往镇上赶,一成不变的给邵家酒楼送菜。现在余叔给的价钱已经很高了,在冬天蔬菜很少的情况下,邵家酒楼一直有各种新鲜的蔬菜,生意好了不止一筹,连市里也经常专门来吃。
等余叔问她能否加大供应时,她拒绝了,每天晚上进空间种菜收菜,翻土,她已经很累了,她还在长身体,不宜太劳累。
每天有钱挣,家人在身边,她感觉很幸福。
不过,她今天要去市里,能赚更多钱,何乐而不为?当然了,不是去卖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