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玉捂着肚子,好容易缓过气,扬着淡淡微笑,扫视着众人的表情变化,嘴角还忍不住抽搐。
“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牵个小手根本不能怀孕,生理书你们都没看吗?”
几人羞红着脸低头,谁好意思看那样的书呀!
梁然却松了口气:“方悦,你听见了吧?你没有怀孕!我觉得你真是恶心透了。”
他说完转身就走,看也不看方悦一眼。
就连看宛玉,也是小心翼翼,他又要好好跟宛玉解释了。
“方悦,你别哭了,你没有怀宝宝,还可以继续上学。”王芝是厚道人,安慰了几句,但是对方悦这样的人,她是不愿交朋友的。
倒是宛玉,让她很佩服。懂得多,还宽容。上哪找这么好的人。
她拉了宛玉,“走吧,回去睡觉,明天上课呢!”
几个女生散去,留方悦一个人在宿舍。
虽然这样的事不光彩,可第二天,学校还是传满了梁然和方悦的风言风语,但是舆论的道德点却站着梁然一边,对梁然全是同情,对方悦全是谴责。
听到这些风声,宛玉只是笑了笑,一定是暗恋梁然的女生传出的。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悦愣是读完了初三,挺到了暑假。
这些对宛玉没有任何影响,她该看书看书,该休息休息。除了梁然老是找机会和她说话,而她只是笑笑,不疏远,不靠近。
没几天,张全来找她,说在市里不知做什么好,宛玉看他和管凃一样,有两下子身手,让他开了一家保全公司。有另给了他五万块钱招人手。
现在,她的空间只剩下了五万块钱了,让她感叹挣钱如爬山,花钱如流水。
上周末和母亲说过不回家,这周末她直接去了外婆家。
买了两套老年人穿的春装,拎上两个蹄膀,一箱饼干,骑车朝外婆家赶。
说起来,舅舅刘素江家她不怎么来,因为舅母吴桂香是个比较小气的人,以前宛玉家穷,来吃顿饭,也要被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瞪半天,稍微吃多一点,脸立刻拉的比马脸还长。
到小刘村时已经傍晚,外婆坐在前院,趁着夕阳缝缝补补什么,宛玉停好车,把买的东西拿出来。
换上笑脸,甜甜叫道:“外婆!天马上暗了,您眼睛看得见吗?”
“是宛玉来啦!还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快进来!”外婆张群显得很高兴,从素江结婚,宛玉一家子来得变少,她年纪大了,想去宛家寨看她们,也有心无力。
宛玉能来,她太高兴了。
“你舅舅他们去田里收麦,快回来了,天也晚了,晚上别回去了,跟外婆睡!”
宛玉咧着嘴笑得灿烂:“就是来找外婆睡得,看,我给您买的春装!”
从包装袋里拿出两套春衫,宛玉笑眯眯的和张群邀功:“我眼光不错吧?”
“不错,不错!好孩子,花了不少钱吧?”
外婆有些心疼,她有一分钱都要存起来的,“我老了,还穿那么好干吗?白费钱!”
她嘴上嗔怨,可心里着实欢喜。
宛玉从她的眉眼中看到她细微的喜欢,便在一旁撒娇:“外婆,您才六十二,正是穿好衣服的时候,怎么会老呢!”
“哈哈哈……小丫头!”张群被她逗得乐了,伸手点着她的脑门,宛玉只有乖乖承受,老人家开心,她也开心了。
“我说谁来了,把外婆逗得笑这么开心呢?原来是宛玉。”刘朝元从地里回来,老远听见家里传出的笑声。
宛玉笑着打招呼:“舅舅,舅母!”
刘素江笑着点头,吴桂香瞄了瞄张群手上的衣服,弯起两边的嘴角,一看便是皮笑肉不笑的。
宛玉没在意她的态度,她左右看看,问道:“外婆,南南呢?还没放学吗?”
刘南南是舅舅的儿子,在队里上小学五年级,按说这个时候应该放学了。
“别管他,估计在路上玩疯了,没事,吃饭时就能看见他人了。”吴桂香看着张群手里的衣服,“妈?这是谁买的?不少钱吧?”
“宛玉给我买的,说是天气热了。”
“哟,宛玉买的?”吴桂香先惊讶了下,接着不屑的说:“宛玉,这就是你不对了,不是听说你家现在欠着两万块的外债吗?你还有闲钱买这个?啧啧啧……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她这话听起来格外刺耳,宛玉大概明白她的意思,还不是眼红?
她笑道:“舅母,外婆年纪大了,我应该孝敬的,家里欠的钱又不是这一时半刻能还完的,难不成欠钱还不吃饭不穿衣啦?”
顿了顿,看吴桂香眼含怒意,她接着道:“我知道舅母是为我好,不过,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
吴桂香僵笑:“宛玉倒是心宽。”
舅舅刘素江说道:“宛玉的心意,你别瞎说,天这么晚了,快去做饭。”
刘素江是一家之主,他的话吴桂香不敢不听。外婆已经烧好饭,她只要炒俩菜就行。
她朝厨房走去,外婆把新衣收好,去灶里给她烧火。
等吴桂香看到厨房的两个蹄膀,顿时惊呆了。小声的问张群:“妈,这俩蹄膀也是宛玉买的吗?”
“是啊!说好久没来,买些好的给咱们吃。”
张群话音刚落,吴桂香便笑了,这还差不多,这年头蹄膀算贵的,两个最起码要五十块钱,值一套新衣服了。
她开心了,大声朝堂屋说道:“宛玉!你来了,晚上舅母多烧几个菜!让你尝尝舅母的手艺!”
在堂屋的宛玉轻笑了下,没有答话,她早知道吴桂香是什么人了,有点好处便什么都好。
她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刘素江:“舅舅,这是上次借你的,一直没还,你先别拒绝,我知道你怕我家困难,想留着给我们应急,可现在家里不缺这些,您先收着。”
刘素江还要推拒,宛玉家里要还那么一大笔债,手上肯定紧张。
“舅舅,我知道你要说算投资的树苗,那些您拿回来的树苗就算了,当给您利息,这钱你一定要拿着,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都不容易。您要再推拒,我家以后可不敢上您跟前借钱了。”
宛玉说得诚恳,刘素江犹豫了,上次借给宛玉家一千块钱,被吴桂芳发现了,跟他大闹了一场。
看宛玉坚决的态度,他点点头:“好吧,等什么时候有难处,尽管来找舅舅!”
他说着把一沓钱揣贴身口袋里,根本没有数,表明对宛玉的信任。
第二天宛玉回家,他才掏出口袋里的钱,点了点,竟然是一千五,让他心里酸酸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