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很快过去,宛玉背着奶奶缝的书包去镇里上学,现在她初二,学校要住校,平常要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几天过去,种在空间里的蔬菜长势非常好,几乎是一天一熟,辣椒白菜各占了半亩地,本来瘦瘦的韭菜也长得非常鲜嫩,足足发了好几分地。当然了,这是宛玉每天晚上辛勤的劳作换来的。
空间里的泉水不仅清澈,还非常甘甜,那个茅草屋宛玉却没有进去,因为根本打不开。被铲下来的青草,全部堆在茅草屋周围。
她现在无比盼望着寒假的到来,课本上的知识更是牢牢记住。她想上学,不想再像前世一样,对学习可有可无,混到最后,只能去工厂里卖体力。
下了晚自习,已经是晚上九点,宛玉拎着热水壶和同宿舍的许香一起,去专门供应热水的地方打开水,五分钱一壶,宿舍四个同乡姐妹,每天轮流。
许香家住在村西头,父母都在身边,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哥哥,加上她上初中,负担也不轻,瘦得比宛玉还厉害。
2000年的时候农民种田还要按人口收税,不像后来种地还有补贴。一家人全瘦得够呛,但是许香的父母对宛玉却非常关爱,怜惜她父母不在身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常叫她去吃饭。
和平常因为宛玉家穷看不起她的同村人相比,宛玉和许香的关系是最亲近。
两个人常常在一起做梦,一个说,我将来有钱了,带你吃遍所有好吃的,一个说,我将来有本事了,一定送给你城里女孩都有的珍珠项链。她想到后来和梁然在一起后,就没来往的许香,还有年少时答应送许香的珍珠项链,心情满是伤感。
她知道许香爱美,一次同村的方怡从城里亲戚家回来,在她面前炫耀她的珍珠项链,从那时候起,许香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有钱了,买一串珍珠项链。
两个人都长大了才发现,一串平常的珍珠项链只要几十块钱。
交了两毛钱,打了四壶开水,两个人沉默的往回走,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的上课时间,让她们浑身乏累。
“唉,宛玉,我不想念了,看我妈累成那样,我想去打工。挣钱让我哥读书,等他上了大学,去城里工作,我们家就有钱了。”许香叹了口气。
许香的父母身体不好,家里卖粮食的钱,根本不够两个孩子读书,没几年就因为劳累过度,病死了。许香还是辍学,打工挣钱让哥哥上了大学。
这样的事情,宛玉不想再发生在许香身上,对许香悄悄说道:“你别有那样的想法,只有念书,我们才能有出路,要不然没文化,一辈子就只能靠体力赚钱,我现在有个赚钱的办法,你答应保密,我就告诉你。”
许香惊讶的问道:“什么办法?阿玉,你放心,我谁都不会说的。”
其实宛玉只是想逗她而已,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嗯,我相信你,这个星期放假,我已经和奶奶说过不回去了,就是去赚钱。你也和你爸说一声,这个礼拜不回家,怎么样?”
“好,我就说和你一起在学校复习功课。那你快告诉我,怎么赚钱?”许香转了转眼睛,就想到一个不回家的借口。
“明天星期五,等她们都回家,我再告诉你。”宛玉卖了个关子。
许香的好奇心还是很重,当下放下茶壶,扑到宛玉身上挠痒:“告诉我嘛,告诉我嘛。”
“哈哈哈。。。我就不说,急死你。”
姐妹两闹成一团,宛玉心里轻轻一叹,真是美好的时光。
星期六很快到了,宿舍里只有她们两人,搭上最早班往市里去的公交车,一个人车费要三块钱,宛玉掏出存的六块钱付了车资。
找了靠前的两张空位坐下,许香按捺不住难得去城里的兴奋,和宛玉咬耳朵:“怎么赚钱要去城里啊?你是不是想去看我哥?快老实交代!”
“你想哪去了,别问了,到了你就知道了。”
“哎,你该不是要去你小姑那里吧?人家都说那里不好。”许香说完,小心的观察宛玉的脸色,怕她生气。
“不是,放心吧你。”宛玉知道村里大人对理发店有误会,现在才2000年,理发店刚开起来,村里人没有见识过,基本上剪头还是花一块钱,让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剪,后来农村人渐渐有钱,剪头烫头全到理发店,才慢慢明白过来。
小孩子起的早,觉性大,公交车晃晃悠悠的,许香头已经一点一点的,宛玉把她扶住,靠在肩膀上,让她睡一会。
四十分钟过去,公交车终于到站,现在的城市,发展的还没有那么繁华,车站还比较破旧狭小,远没有几年后盖的那么气派。
还好菜市场离车站不远,宛玉带着许香走过去还不到七点,买菜的人不多,菜场门前摆摊的也陆陆续续才来,宛玉眼尖,看见一个位置好,还没有被人占去的地方。
让许香把带来的蛇皮口袋摆上,她转到一边的公厕里,确定里面没人,从空间里把成熟收成一堆的蔬菜,拿到准备好的大口袋里。
满满的装了一口袋,拎不动,在地上拖着到摆摊的地方。
“哦天,你从哪弄这么多菜?”许香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是我在菜贩子那里拿的,有什么大惊小怪?”宛玉把辣椒,大白菜,小青菜,还有嫩绿扎成小捆的韭菜,一一摆到蛇皮袋子上。
“哇,小玉你好厉害!”
“这就是我为什么比你聪明的原因啊!”宛玉享受真许香的崇拜,翻了翻白眼。
现在秋天这几种菜都比较常见,但是从空间出来的卖相却非常好,虽然炒熟的她还没有吃过,但是她掐过生的尝味道,非常鲜嫩多汁,比奶奶种在后院的还要肥美,想来做出来的味道一定很好。
她有信心。
没一会,菜市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几位阿婆妇女来到宛玉的摊子前。
“小阿妹,你这菜怎么卖的呀?”
宛玉扬起脸上的甜笑,口齿清脆的道:“阿婆,大白菜五毛一棵,辣椒青菜是五毛钱一斤,韭菜五毛钱一把,您要哪一个呀?”
说道这里,脸色一变,糟了,没有称,怎么办?
旁边一位卖鸡蛋的大爷哈哈笑道:“小阿妹是找称吧?把大爷的这个拿去吧!”
世上真是好人多啊!宛玉脸上扬起大大的笑容:“谢谢大爷!”
“这家小阿妹嘴真甜,给我称一斤辣椒一斤青菜,再来两把韭菜。”
宛玉甜甜的应了声:“好嘞!”幸好她会用这种手拎称,手脚麻利的给阿婆称好菜,让称的尾杆翘的高高的,在阿婆的笑声中,把菜放到她的提篮中。
眉开眼笑的接过两块钱,看着许香佩服的眼神,拍了拍她的肩膀:“等卖完了,咱俩一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