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师徒来到荆州南平郡地界。
修云问道:“师父,那轻尘法师真的有能护宝剑的宝物吗?”虚空道:“为师亦是听你的师祖玉凌真人提起的,师父说这南平郡的清平观有一轻尘法师,度人入道,隐于世间。他有一法器为乾阳镜,蕴含神力,可镇邪驱魔。为师想向轻尘法师借此宝镜,为干将宝剑设下结界,这样妖魔就无法轻易借宝剑修炼了。”修云道:“师父,那我们问问路吧,这样能快些找到。”师徒二人问过路后,便向南而去。
熙熙攘攘的集市上,走过来两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人。只听见一个女子兴奋地说道:“三哥,好多人啊,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人类啊,这南平集市真是好生热闹。”一个男声低声道:“八妹,小声些,莫要让人类知道我们是鬼魅。我们是来找宝剑的下落,不是来玩耍的。你若是不听三哥的话,下次不偷偷带你来人间了。”苏八鬼儿忙道:“好,好,我小声些。”
这时迎面走过一个人来。他著一身黑色短小衣裤,一双黑色轻底长靴,一身轻便打扮。一双细眼透出狡黠的光来,身材瘦削,四肢短小,似一猴儿一般。只见他步伐轻灵,伶俐敏捷。
两鬼儿旁边有一富家公子走过,其穿戴华贵,其腰肩还系着一鼓鼓钱袋。只见他迈着方步,趾高气扬地走路,与那黑衣男子擦肩而过。一瞬间,那黑衣男子手里便拿过那钱袋,虽手法隐蔽,却被眼尖的苏八鬼儿看道。待到那黑衣男子从她身边走过时,那钱袋便落入她之手。苏三鬼儿道:“八妹,你这是胡闹。”苏八道:“三哥,他盗那公子的钱,我……”“人间自有人间之法度,我们擅来人间已是冒险,你怎可干预人事?”苏三严肃道。苏八道:“那这钱袋如何处理?”苏三道:“你且收好,我们赶上那富家公子,设法将钱袋交还他。”
说罢,二人便向前赶去。只是二鬼忽见那黑衣男子在他们前面,步伐轻快,急速而去。当二鬼赶上那富家公子时,苏八却一把拉住苏三,“三哥,钱袋……钱袋不见了。”苏三吃了一惊,“怎会不见?莫不是掉在何处了?”苏八道:“不会,我紧紧系在腰间,定不会掉。”苏三蓦然醒悟,“莫不是……那黑衣男子,他见丢了钱袋,又偷了回去?我方才见他在我们前面走,极有可能是他。若真是他,那这男子真是好手段,竟能从我二鬼手中盗得钱物,只是……他不会因此发现我二人并非人类吧?那样就糟了。八妹,我们快些寻找干将宝剑的下落,我曾预测到宝剑就在这南平郡。人间亦有能人异士,此地不宜久留啊。”苏八点点头。
修云赶路累得又饥又渴,师徒二人遂在一饭馆歇脚用饭。虚空四处打量,只见这小饭馆只有四张桌子,其他三张桌子旁的人都在用饭。他对修云说道:“修云,虽为师在宝剑上施了符咒,暂时遮盖了宝剑的精气,但限时将尽,那些妖魔定会寻至此地。为师察这饭馆虽无妖气,但亦要万事小心啊。”修云道:“师父,我本想将宝剑交与师父保管,这才最为稳妥。但不知为何自我拿到这宝剑之后,便不想将它交给任何人,包……包括师父您,师父恕罪。”虚空道:“无妨,无论放在你我谁的手里都是一样。那女仙曾说将宝剑交与你保管,既受她之鱼鳞,为师便应她这一要求吧。我二人在一处,定保无虞。”修云亦道:“师父说得是,我一定尽力守好宝剑。”
虚空点头回应后,眼睛便注意着那些食客。只见北边一桌,几个彪形大汉在快活吃酒,吵吵嚷嚷,热闹不已。南面一桌是两个富贵商贾,互相劝酒,似乎在谈生意。而西面一桌,只有一个瘦小书生在喝酒,一身褐色短袍,头戴纶巾,在静静喝酒吃菜。见周围确无疑异之处,虚空才略略放心。
师徒用饭毕后,便出了饭馆向南赶路,少顷那褐衣男子也出了饭馆向南走来,且步伐轻快,不一会便赶上了虚空师徒。在他将要超过虚空师徒时,却似乎像踩到了石头一般,身体失了平衡,撞在了徐修云身上。修云忙把他扶起,只见他施礼赔罪道:“小道长恕罪,小生方才踩到了石头,不小心冒犯了道长,请恕罪。”修云见是方才饭馆吃饭的瘦小书生,便忙道:“无妨,小书生你没事吧?”那褐衣书生道:“没事,有劳道长过问,小生告辞。”说罢向南走去,虽走路有些跛,但还是步伐轻快,不多时便消失在虚空师徒的视线之中。
修云走得双腿酸麻,遂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忽觉得背后空荡,随即伸手一摸,瞬间吓得汗如雨下,惊喊道:“糟了,师父,宝剑不见了。”虚空亦是一惊:“怎会不见?你何时察觉得?”
修云心中发慌:“我刚坐下才发觉宝剑不见了,竟不知是何时丢的,被何人拿走了,这可如何是好。”虚空道:“修云莫慌,我们在饭馆时宝剑尚在,那宝剑便是在这途中丢的。在途中我们遇到了……那个瘦小书生,他撞了你一下,莫非……宝剑是被他盗走了?那么长的一柄剑,他是如何从我们眼皮底下盗走的?且你竟毫无知觉?竟如此厉害?细想这人甚是有些古怪,一书生怎会步伐如此轻快?竟超过我师徒?我们去问问此地之人,看是否有些线索。”
二人走入一个乡村,修云见到一个白发老者,忙拉住施礼并问道:“老伯有礼,请问老伯是否见过一个身材瘦小的书生?其身手甚是敏捷,他将我的宝剑盗走了,我要去寻他。”
一白发老者亦回礼并道:“道长有礼了。莫非宝剑是被‘盗圣’盗走了?”虚空问道:“‘盗圣’?何许人也?”老人道:“那‘盗圣’在我们南平郡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人名叫李济,自幼父母双亡,一人流浪过活。此人身材瘦小,灵便敏捷;更兼曾在武馆学了些本事,于是飞檐走壁,翻墙钻院无所不能。他在江湖漂泊多年,遂养成了偷盗之本领,且手段高超,竟无一失手。但他也只向富人下手,从未为难过穷人。因此虽是个盗者,名声却不坏。老夫据你所遭遇之事推测,盗剑之人很可能是他。”
修云道:“那如何才能找到他?”那老者道:“这‘盗圣’身手敏捷,被盗者没人见过其面貌,单靠‘身材瘦小’这一特征,难以寻到他。且他经常改装易容,便更是难上加难。茫茫人海,到何处去寻啊,难矣,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