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午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得到通知,老爷子霍夫曼被挑选成为奈薇的主审法官之一,而审判的时间就定在了明天,另外冈斯也将在明天上午接受审判。时间如此仓促的审判在过去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所以对于两人公审的消息多少让我有些吃惊。是已经罪证确凿了吗?还是想在非常时期早点审理完这些麻烦事?毕竟现在正处于多事之秋,每个部门的烦恼都不少。
老爷子只是在电话里简单的交代了一下,便去参加法庭的预审会议。这也意味着我必须代替老爷子主持下午参谋处的会议,而原定的战术分析讨论不得不向后推迟了一个小时。在把这个消息用电话通知了贝克和尼亚之后,我便从餐厅起身往回走。在回到参谋处的路上正遇上了阿拉密斯少校,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胶囊,似乎因为有急事所以打过招呼之后便匆匆地离去。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这个胶囊应该就是北斗交给龙的那个,但是怎么会到少校的手里呢?而少校又准备把胶囊带到哪里去?难道是准备交给高宫教授吗?不过我现在已经没有心情思考这些问题了。
随着叛道者行动的结束,参谋处这几天倒显得有些清闲无事,在会议之中除了一些例行的汇报,剩下的内容也就是对这两天工作的一些简单部署。无聊的内容加上沉闷的气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觉,我也毫不例外,当会议结束的时候和其他人一样急急忙忙的赶回到自己的岗位,对于大家而言这总算是一种解脱。
小会议室里所有人早就到齐了,只等我这个主持人到来之后便开始被推迟的战术推演。所以我也毫不客气,进来之后就开始直截了当的切入正题:“好了,我们昨天讨论了关于第五小队的追击战术。今天我们换个话题,来看看关于大队的战术运用。前不久遭逢惨败的叛道者行动正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讨论素材,我们今天就要分析下克拉苏准尉的战术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有的话,那么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还是像昨天一样,首先是自由讨论。”
我说完之后,利奥首先开始了发言:“我觉得克拉苏准尉的战术过于冒险,考虑到朱德姆的攻击能力范围较大,所以并不适合将部队集中到一起进攻。”
“我表示赞同。”塞蕾娜也随声附和道,“朱德姆的‘死亡之礼赞’是一种范围较广的声波攻击能力,加上这种高级B’T有防护罩保护,那么克拉苏准尉排出如此密集的队形就很容易被对手大面积杀伤。”
“不过克拉苏准尉的想法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以凤和朱德姆的实力想要与之缠斗,考虑到留加旺本身性能上的巨大差距,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尼亚接着说道。
“但是也并非不可能不是吗?”风信子紧接着反问了一句,“当然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被拖入持久战,而且即便是进入到持久战,想打赢机体性能比自己高几个量级的B’T恐怕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就像是用一群F16大战一架F22一样。”
“我想恐怕是用米格23来对付的F22。”巴格拉斯半开玩笑的说道,“这种情况下,要么冒险赌一把直接靠一波流的火力彻底压倒对手,要么只能采取游击或者伏击战术。”
“根据我用昨天古比雪夫前辈提供的那个平方律公式,将双方的数值带入到战斗中,第四大队实际投入的留加旺是75架,依然设定留加旺的战斗力值α为1,朱德姆的战斗力值β为100,那么在双方近距离开火的情况下,第四大队应该仅损失一架B’T就应该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也就是说在火力上留加旺部队应该处于绝对的优势才对,但是这跟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阿格斯不解的问道。
后排的卡西诺也开了口:“你确定你的计算没有问题吗?”
“肯定没有问题。确实是按照昨天的公式带入进去的。反过来如果想全灭75架留加旺,那么朱德姆的战斗力值就要达到5625以上才行,但是这么大的量级差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
“那看来一定是公式本身有问题了。古比雪夫,你一直在那沉默不语,对此有什么解释吗?”
在被卡西诺问到这里之后,古比雪夫终于打破了之前的缄默,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紧不慢:“关于这个问题,昨天我回去之后就一直在思考。在昨天的公式运用上我可能确实犯了一些错误,通过昨天的反复思考,我觉得兰彻斯特平方律公式更适合用来描述有效消灭对手的情况,因为在直瞄火力的相互攻击之下,平方律实际上是在默认一旦击中确实能够消灭对手。但实际情况是第四大队要打破的首先是朱德姆的防护罩,这个过程更类似于古代的白刃格斗战,双方比拼的是一种数量和质量的消耗,从这点上来说这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直瞄火力战斗,虽然双方确实是在用直接火力对抗。”
古比雪夫喝了一口水,然后又继续自己刚才的论述:“这也许可以解释X和朱德姆的优势为什么会如此之大。综上所述,如果是以古代白刃战来作为参考的话,那么就不适用于平方律来模拟这次战斗,而要使用到兰彻斯特第一线性律公式α(m0-m(t))=β(n0-n(t))。所有的参数含义不变,从新带入此公式就会发现即便第四大队有多达75架留加旺,但是仍然不足以抵消掉朱德姆的防护值,至少还需要25架B’T才行。”
当古比雪夫正在论述着自己的观点,尼亚忍不住插嘴进来:“那么这岂不是成了数量和质量的对抗,是看留加旺的总台数足够多还是看朱德姆的防御能力更强?”
“看来是这么回事,这样就完全成了一场数字上的加减计算。”塞蕾娜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倒是符合大家对这场战斗的直观印象不是吗?”我最后一个开始发言,“同样的道理,用第一线性律方程带入昨天的分析之中,会发现第五小队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胜机,因为即便是X仅有10%的战斗力,第五小队也只有8架留加旺,不足以抵消X的防护力值。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第四大队,因为他们根本没有100架B’T,就算他们有100架B’T,那么在实际近战格斗中又不可能保证每发导弹都一定能够命中,所以第四大队这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击败凤和朱德姆。”
我的话音未落,老军士长巴格拉斯接着我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看来公式不能乱用,也不能一味死板的使用,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不然的话只会落得跟克拉苏队长一样的后果。”
“照此看来,不论是采取集中火力进攻还是游击战术或者伏击战术,都不可能取得胜利,因为在游击和伏击战术中更不可能集中足够的火力来有效的消耗掉朱德姆的防御,所以这根本就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斗嘛。总结一下,再次加强了昨天的结论,一个大队的留加旺不足以抗衡四灵兽级别的B’T。”最后利奥算是给大家的讨论下了一个定性的结论。
此后我再次接过话题说道:“讨论到这里,我们已经开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了。但是理论的推导还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下一步我们就要利用巴比伦尼亚战术模拟系统来重新模拟下整个过程。”说完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电脑中调出了“巴比伦尼亚系统”,这是一个以兵棋为核心的用于模拟各级战斗的联机软件,可以让多人同时参与同一场战斗,最大程度上模拟真实的战场。
兵棋与其他更注重娱乐性的军棋不同,它从一开始诞生就注重对真实战争的描述,所以也比军棋在棋子和规则上都复杂得多。兵棋最早于1811年由普鲁士的冯·莱斯维茨男爵发明,成为即总参谋部和军事学院之后,普鲁士军人给世界提供的第三大发明。之后兵棋历经几代人的完善,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发展成熟,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双方的决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战略上的建议,当然类似于中途岛海战之前兵棋推演上的失误也同样为日本的惨败埋下了祸根,从反面也说明了兵棋本身及其合理运用的重要性。
现代兵棋由地图、棋子和作战规则三大部分组成。兵棋地图用来模拟具体的交战地域,供棋子们在其上展开对阵。最简单的兵棋地图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军用地图来代替,但更多的还是使用专用的兵棋地图。由于为了能够让对阵者随时掌握本方部队的位置,以及下一轮能够走多远,通常会在地图上套上一个网格作为走棋的棋格。对阵双方的棋子都放在一定的棋格内,这点与国际象棋、军棋等普通棋类相似,所不同的是兵棋的棋格要采取量化地形,每个棋格都要标记出它的地形种类,以及道路、桥梁、涵洞、机场等对作战行动有影响的地理信息。现在兵棋所采用的量化地形通常用正六边形的网格,因为实际作战中部队往往可以选择向任何方向行军,而正六边形恰恰是一个可以让棋子选择等距离行动方向最多的网格。每个网格里通常都有一组4位数字用来表示该网格的坐标,前两个数字表示横坐标,后两个数字表示纵坐标,这就像是地图上的经纬度一样。
兵棋的棋子则分成两种,一种叫做单位算子——用来代表作战单位,一种叫事件算子——用来代表战场事件。在巴比伦尼亚战术模拟系统中的单位算子,在其表面左上角标有部队番号,右上角标明的则是武器型号,中间的图案用来表示所使用的主战武器,至于下方的三个数字,从左至右依次是空战力值、防御力值、空地战力值,而空地战力值右肩上的小数字则是用于说明飞行半径的距离。至于事件算子则用来标明伤亡、摧毁、破坏等战场信息,尤其是当一个单位全体阵亡的时候,相关的单位算子和事件算子就要从地图中全部拿掉,以示被全歼。
最后就是走棋的规则,相比于军棋完全遵从于一先一后轮番顺序走棋的规则,兵棋则采用轮次表规则。对阵双方各行动一次,叫做一轮。在一轮之内,双方可以按规则同时采取相应的行动,每轮还可以区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继续区分若干时节以便进一步细化。至于轮的时间长度,则要根据模拟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时长,可能是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甚至是一周等等。
巴比伦尼亚系统的核心是一种电子兵棋,相比于传统的实物兵棋其优点在于能够更快速更方便的让多人参与模拟,但是缺点嘛,在我看来那就是没有真实棋子的那种令人难以忘怀的触感。
现在所有人都同时的进入到了系统之中,我依然扮演假想敌——只不过这次换成了凤和朱德姆而不是铁兵和X,巴格拉斯扮演指挥中心——负责对作战部队前期行动的掌控和往来指令的传达,利奥则担负起了战场指挥官的角色,昨天没能参与模拟的尼亚今天负责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临时被派去讨伐凤的龙,至于其他人嘛则分别扮演第四大队的不同小队。
“第401小队和第41中队移动到4423,第42中队移动到4424,第43中队移动到4422,以上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展开战斗队形。”随着巴格拉斯第一道命令的下达,本次兵棋推演正式开始。第一轮的兵棋推演中,利奥指挥的第四大队重复了叛道者行动中克拉苏准尉所采用的战术,而模拟的结果也再次验证了实战的过程。第二轮利奥开始改变策略,把所有的留加旺一次性的都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但是模拟显示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将整个大队的B’T同时投入到对同一个目标的攻击之中,位于前方的小队始终会妨碍到后边的小队,这样设想中的集中火力优势的目的也就根本无法达到。在第三轮中利奥再次改变战术,将整个大队分成了两个部分,并将每个部分都排成疏散队形,试图用游击战术来对付朱德姆,虽然这样的战术安排不会再次出现之前那样被朱德姆秒杀整个大队的情形,但是对于指挥官而言协调却成了一个新的问题。面对朱德姆的高速机动,利奥始终难以让整个大队互相之间形成有效的协同掩护,最后的结局自然也就不难想象。
三轮的模拟结束之后,下午的时光早已经匆匆而过,看见时候不早了,我便宣布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在一片嘈杂声中,大家带着些许的疲惫开始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