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之后,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战后的生产生活,战后重建就是当下最主要的主题。只是,兰氏部落作为某种意义的战胜方,却没获得一点战争的红利不说,还牲畜减少,人口减员,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可以安身立命的地盘。
满部落的伤员又不能照之前计划,全速西行,也不敢就地扎营,怕敌军再追杀过来。日夜兼程地赶路,三天后,终于找到一处水源地,兰氏部落决定冒险停下来休整,因为又有十多人丢掉了性命。
令人失望的是,这里找不到杨氏一行的踪迹。
关于部落的出路,自然是部落目前的议题。关于方位路线之类,是专业技术活,自然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经商量后,会议决定往蛇床山走,据说是一座位于戈壁滩边上的山坡,距离目前位置有两三天的路程。最重要的是,此山周围没有水草丰美的草场,兰氏部落过去比较安全。
利用部落休整的时间,顿兰不分昼夜,继续寻找杨氏一行。说好的汇合点,顿兰特意跑了一趟,没有一丝踪迹。不知道是她们经过的时间长了,痕迹彼掩盖了,还是说她们走了别的路线,千万别是遇到什么不测,根本就没有进入戈壁滩。
……
经过多天的寻找,顿兰就有些胡思乱想,为她们担心了。
顿兰和狼王在一处石头夹缝中补充完水源,准备趴在一块石块上休息时,耳朵贴地的顿兰听到轻微的跑马声,心生警觉,又仔细听了听。
“鬼差大哥,你看看是不是有人来了。”
鬼差听了顿兰的话,四下观察了下道:“那个方面有两骑经过,并不朝这边来,太远,多物阻挡看不清。”
“跟上去。”
狼王带着顿兰就飞奔出去,已经锁定目标,赶上自然是时间问题。
听到鬼差的汇报,顿兰越是欢喜,那两骑真的是跟随杨氏的人。他们是被杨氏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见了顿兰,高兴非常,直接带她回营地。
亲人劫后重逢,难免抱头痛哭。杨氏就是如此,一见顿兰,就抱着她痛哭失声,不断抚摸着狼头,除了掉眼泪,硬是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害得顿兰也跟着掉眼泪,仿佛世间只有她们两人般,
。这让顿兰回想起五年前,杨氏前来寻找丢失的顿兰时的场景是何其的相似。
但愿以后,别再让母亲如此牵肠挂肚。
等心情平复了,顿兰才发现,小哥托泥居然与她们抱在一堆。咦,这小子一直笑嘻嘻的,挂着副面具,与人之间总保持着距离,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坦率了。亲情的力量,感情的喧染的结果?
周围一圈,全是挂着泪目的笑脸。劫难余生,已是人生喜事,再他乡遇故人,就该喜上加喜。表达这种喜悦的心情的最佳方式,杨氏觉得是大吃一顿。
从紧紧地把顿兰抱在怀里那一刻开始,杨氏觉得踏实了,悬着的心着地,心里的空洞也被相逢的喜悦填满。精神抖擞地安排吃食,足足一副有子、有女万事足的模样。
人逢喜事精神爽,顿兰由她安排。看着周围那双双欢喜的笑眼,让顿兰一直紧绷着神经得到了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