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在等待时机,加入这场混战。经过几年的时间,大乾已经有了些积攒,最主要的是也做了其他的准备,不单单是囤积粮草与财帛,而且也已经探了路。大乾派使节去各军阀出使的时候,顺便也探了路。
其实很多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中原皇帝的衮冕,通天冠,绛纱袍等一切东西,康知古都已经准备好了,就差一个时机让郝连峻穿了。
现在郝连峻在草原上,但是其所穿的服饰已经与郝连旻不同了。郝连旻大部分时间穿的是戎装,或者突勒的衣冠,而今年过年百官朝贺的时候,郝连峻是头戴用艾绒所做,外面是毛皮并绣着龙的冠帽,穿着锦袍,系着金带,脚上是络缝靴,皇帝的威严已经体现出来了。并且自此以后,这个穿着就是大汗在草原之上的朝服,起着中原衮冕的作用。
不过对于中原儒士而言,皇帝应该穿着衮冕,因此康知古还是按照古书记载,参照大雍制度为郝连峻准备好了中原样式的衮冕,不过郝连峻现在不想穿,一来对于草原部族而言,这衣服没有什么意义,还有就是这服饰十分不方便,草原驰骋,还是穿着突勒人的服饰比较方便。
就在大乾等到时机,朱万荣与虞昌勖相斗的时候,蜀地的王佶与关中的李文通这对原本的儿女亲家打起来了。
原本王佶与李文通是亲家,李文通的儿子娶了王佶的女儿,但是后来王佶当了皇帝,他女儿自然成了公主,而李文通没有称帝只是称王,论地位皇帝比王要高,公主自然也高于王子,可是李文通的儿子却不吃这一套。
两夫妻之间的隔阂是与日俱增,终于一发不可收拾,有一天李文通的儿子在酒醉之时,打了王佶的女儿。
这一下公主可就受不了了,给她爸爸王佶写了一封信,说李文通的儿子是如何的一个纨绔子弟。王佶接到信,就让自己的女儿回来,对外说是回娘家,但是到了蜀地就没有再离开,为此李文通大怒,认为是王佶背信弃义。
其实公主与王子的感情不和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花,而引起大火的干柴是李文通与王佶都知道朱万荣不好对付,都认为对方好对付,而且他们势力犬牙交错,因此都想着灭了对方。
于是一场亲家之间的大战爆发了。岐王李文通聚兵攻打蜀国东部的边界地方,得知这个消息后王建对文武群臣说:“自从李文通被朱万荣所困,我经常接济他的粮草军械,现在他却忘恩负义来侵犯我,谁愿意替我攻打他?”
众将之中兼任中书令的王侃主动请求前去。他是王佶的另外一个义子。因此王佶任命王侃为北路行营都统。
此有人劝王佶说:“李文通现在没有侵犯边境,我们如果出击,冒然率兵深入,运粮道路艰险遥远,恐怕不是国家的利益。”
王佶不听,任命义子左卫大将军王贺、山南节度使唐元裕,左金吾卫大将军义子王绍为王侃的副手,都是招讨使,率领步兵、骑兵一共十二万,讨伐岐王李文通。大军从CD出发之日,旌旗招展连绵数百里。
而王佶亲自前往利州督战,命令太子王宗坦监国。岐王李文通一看王佶来打他,就派刘知贤率兵攻蜀,与王侃、王贺、唐元裕、王绍在青泥岭与岐兵交战,青泥岭是一个险要之地,入蜀道路之中最艰险的地方之一,刘知贤在此设伏打的蜀兵大败。
蜀军众败将中,要数腿快还得算唐元裕,他率少量败兵,以最麻利的速度脱离追兵,逃回自己的驻地兴元。而王侃、王贺等收集逃散的兵卒则奔赴西县防守,刘知贤就追赶蜀军包围了西县。此时唐元裕手下众将想要放弃兴元府,毕竟岐军势大,恐怕兴元府守不住。
唐元裕可不同于这些中下层军官,他深知:皇上将山南西道这么一大块地方交给自己,如果就这样全弄丢了灰溜溜地回去,他们可能没事,自己怎么向皇上交待?皇上的宠信不是万能的,何况还有个看自己特不顺眼的太子在。不能再逃了!
唐元裕说:“没有兴元府,在西县的蜀军就不保,利州就成为敌人的地方,这样皇上就有威鲜了。我们一定要拼死守卫。”
而此时王佶得知前线兵败的消息之后,任命派遣援军救援前线,援军在廉水、让水之间扎营,与唐元裕协同,左右夹击岐兵,终于在明珠曲大败岐兵。
之后诸路蜀军凭借自己熟悉地形,还有皇帝亲临前线,怎么也要玩命的精神,打败岐兵,俘获斩杀岐兵三千五百人,攻下岐兵的两个营寨,又俘获斩杀岐兵三千人。王侃派遣副将林谔自中巴穿小路到达泥溪,而王佶命令开道都指挥使王弼率兵西县,与刘知俊在斜谷交战,把刘知贤打得败退。
之后蜀将王弼又在金牛打败岐军,攻取十六座营寨,俘获斩杀六千余人,刘知贤再退,蜀军又在黄牛川打败刘知贤,王佶也从利州前往兴元。
此时各路援军已经聚集,西县望见援军旗帜,王侃等擂鼓呐喊冲出,与援军夹攻岐兵,把岐兵打得大败,攻下二十一座营寨,岐兵最终解除对西县的包围而逃跑。而唐元裕已经预先在斜谷埋伏军队进行拦击,又把岐兵打败,李文通这一下由胜转败,下令全军撤退。而王佶得知李文通下令全军撤退之后,也返回CD。
李文通原想着吃柿子捡软的捏,没想到被王佶打败,也是弄巧成拙,损失了大量的精兵,死了不少将领,后悔不已。
而朱万荣得到蜀岐大战的消息,倒是很开心,立即派人去蜀地恭贺王佶打胜仗。此时王佶也知道朱万荣现在不是主要敌人,因此热情款待使者,两个人冰释前嫌,以兄弟相称,有蜀军在西牵制李文通,朱万荣就可以集中兵力,再一次北上,解决河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