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87700000062

第62章 置之死地

大军抵达东恒,听东恒县令刘铨说,这李秀成领军一万与韩暹合兵一处,加之东恒县兵抽调了千人,这近两万人与韩浩大军却也势均力敌;凭借古城的易守难攻,死死的将河内大军三万人挡在轵关陉孔道之上。让他们进退不得。

既然李秀成和韩暹抵住了韩浩的进攻,夏启也就不急着出兵,大军暂时扎下营来,从长计议。

东恒县

夏启端坐在大堂之上,也不抬头,仔细翻看着古城传回的消息,虽说韩暹乃是白波降将,可他打仗还真有一套,先前独自以五千人拒守破败的古城,不以兵危,出其不意主动出击,将远来疲惫的河内大军杀得退兵10里,丢弃辎重无数;

让韩浩火冒三丈,这没了攻城器械,古城城墙虽低矮,占着地势险峻,却也非短期可破,只得紧急往河内太守王匡处请求挑拨物资支援;

吃过一次韩暹的亏,韩浩更是小心翼翼。对此,韩暹却也无计可施,见识过河内大军的军容,便放弃了再次出兵偷袭的想法,死守不出。

韩浩派人多次引诱都以失败告终,可惜攻城器械未到,无力大举攻城;

自己这一路暂时是不能指望,要是能吸引一些人马过来支援也好,至少能为王邑和张扬大军的攻打河东减少阻挡,他怎么也想不到王邑会败得如此之快。

端氏太守快马送来战报,并州张扬部将杨丑领兵三万进犯河东,大军不日便兵临端氏城下。

夏启心中不由出了一阵冷汗,这张扬不去对付郭大、于夫罗,却倒转马头攻打自己河东,难道真以为自己人小便很好欺负?

王邑三万,河内王匡三万,现在加上张扬的三万,若是郭大于夫罗在出兵攻打,自己几面受敌,却是难以应对了。不知他们是否是商量好的来瓜分自己的河东郡。还真被夏启猜中,于夫罗已领兵前往攻打离石。才安定不久的西河,又卷入战争之中。

自己小小的河东之地,居然被四家势力联手攻击,夏启心中如何不怒;

自己也将这打天下看得太简单了一些,很多时候的一厢情愿,今日便该为止埋单了,现在只是希望董卓不要趁火打劫。

好在王邑不经打,已被自己消灭;也正是因为王邑全军覆灭被他送给董卓,才没让董卓打定主意攻打河东,让夏启可以派张宪领兵前往支援西河驻守的姜维大军。

自家主公是什么性格他们也算是相当了解,年纪虽轻,却也达到了泰山崩而色不变。看着夏启阴沉着的脸,冉闵李彦几人顿时觉得有大事发生;

“诸位,并州张扬无故起兵功我河东,谁愿为我大军先锋,杀杀他的锐气。”

“卑下愿往。”

冉闵、李彦、祝公道三人同时出列请令。

看着三人,互不相让,夏启再三思索;

都别吵了,兵贵神速,祝公道听令,即刻领1000龙雀卫先行赶往,支援端氏,到达端氏无需进城,多在四次游弋,以骚扰为主,寻找机会断其大军后路。

祝公道忙接令。自己投奔多时,麾下龙雀卫,若论士卒精锐,器械精良可说是河东众军之首;眼见着这些个必自己晚来投奔之人,一个个都超过自己的官职,心中却也很急。

“今日得到恩准出兵,必让众人知晓祝公道的厉害,知道龙雀卫的厉害。”

李彦听令,令你带兵10000,即刻赶往端氏驻守,切记不可冒进,为我大军来援争取时间。

“李彦遵命,必不令将军失望。”

“冉闵听令,命你领兵5000,装扮成王邑大军先锋,从后攻打待李秀成,韩暹,引诱韩浩出兵前后夹击,伺机生擒韩浩。”

听到对自己的安排,冉闵心中大喜,不让自己当先锋,原来是要把这个擒拿韩浩的功劳送给自己;

对王邑的一网打尽消息早被封锁,这韩浩肯定不知,这几家联合攻打自己,王匡这小子出力肯定不小;自己今日就用他盟友来赚他这三万大军的性命。

命人传出消息,王邑大军攻破大阳,直逼安邑,另外派出人马支援韩浩;又仿照王邑的名义给韩浩去信,加盖了王邑的私人印鉴,河东太守官印,由不得韩浩不信。

李秀成、韩暹二人收到消息,立即按命执行。

李秀成立马领军退回端氏,韩暹命令麾下士卒随时待命,准备随时伏击韩浩。

又快马命令张宪为主将,王蒙为副将,领兵一万,前往西河支援姜维。

留下毋丘毅大军2万人防范董卓;

虽说此刻,多面夹击,可说到真正的威胁其实还是董卓的西凉大军。

只要董卓不来,河内郡,并州兵的进攻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短时间之内,自己还是能坚持下去。毕竟,并州张扬,河内王匡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这北方的霸主,只有袁绍和曹操;

假以时日,董卓也只能灰溜溜的退出历史的舞台。

斥候来报,古城人马大量撤出,韩浩心中顿时一喜。莫不是王邑取得大胜,或者并州出兵了。

韩浩立马大派斥候,多加打探,希望弄明白情况,防止中对方的计;这几路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汇聚而来,并州刺史张扬派大将杨丑领兵三万攻打端氏,河东军不等不派人前往支援。而且还听说王邑大军大胜,进逼安邑,另外派出大将四处收拢县城;据说王邑麾下五千人马,已入东恒县地界,欲招降县令。更值得人信服的是,这来攻东恒的大军领兵之人来信欲请自己出兵,夹击古城韩暹,因为只要攻下古城,灭掉韩暹,这东恒县城必然不战而下。一旦将韩暹这支人马留下,河东夏启手下将无兵可用;各县无重兵驻守的情况下,河东各县也就只能纷纷请降,离夏启败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因为信中提到杨丑出兵端氏,郭太攻打西河,王邑正攻打安邑;

韩浩确信这消息十之八九是真,被古城韩暹大军阻碍多日的他,正需要一场胜利来提升手下士气,如此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与军中众人商议一番,韩浩立马回书,相约明日攻打古城。

韩浩连夜吩咐大家做好准备,却不想夜半之时,便见古城火光冲天而起,大火将整个古城照得通明,远远的都能看的清晰。

韩浩大叫一声不好,古城守军这是要撤退。这是要烧掉整个古城来阻挡自己的追击。

韩浩慌忙之中点起一部大军,立马前往追击韩暹;

等韩浩大军进入古城,这里早已烧的旺盛,半点人马也无;这韩暹不亏是土匪出身,跑到比兔子还快啊!

韩浩忙令人催大军立马前来救火。这古城可是轵关陉中难得的险峻关隘,易守难攻,自己只要稍微派一校人马便能守好古城,守住这河内与河东最佳的出征路线。只有这唯一的生命线抓在自己的手中,便无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兼并河东,即便战事不利也能快速顺利的撤回河内。

韩浩令大军加紧灭火,自己却马不停蹄的继续追赶着韩暹,这远处密密麻麻的火把长龙,让他欣喜不已。

贼子哪里跑?还不丢下武器投降。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蜀汉征途

    三国之蜀汉征途

    天地恢宏,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滚滚,没有假设的过去却在重生中得到永恒。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生梦,每个人都有一个穿越梦。主人公刘文黄粱一梦,直接穿越到了他的梦想世界——三国时期、蜀汉后期。该有如何的奇遇?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 唐宋明月

    唐宋明月

    他是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穿越到了这个南北对立的时代,南宋与北唐。这是一个被女神嫌弃的书生逆袭的故事。他是读书人,却修不得文,入不得道。这个世界道修、文修、妖修鼎立,为何依然是凡人统治世界?没有灵石,没有法宝,也没有漫天的飞剑。有的是读书人为了人族大义而战,有的是道者长生路的求索,有的是南北分裂和统一的角逐。看一个失却重要记忆的医科学生解开世界之秘,找回失却的记忆。
  • 重生三国时代

    重生三国时代

    东汉末年,风云际会,雇佣兵李华魂回千年。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李琦,一个没有金手指的穿越男,重生在一个猎户家庭,黄巾之乱,远走他乡,为保性命,李琦走上与群雄争霸天下之路。
  • 一对麒麟臂闯三国

    一对麒麟臂闯三国

    张龙,天生异禀,双臂有万斤之力,前世UFC12界金腰带得主,本来的格斗技术已被他的双臂变成了杀人技术,穿越到东汉末年,正赶上18路诸侯讨董卓,就那么的被腹黑的曹操派去和吕布PK,我靠,刚穿越就单挑吕布,还让不让人活了!!ps:本文中包含大量白话槽点,喜欢看类似文言小说的读者请绕行!
热门推荐
  • 极品灵眸

    极品灵眸

    一位超级小屌丝,意外来到到城市,遇到无良老头,被迫买下神秘戒指,又奇异的拥有了透视等奇异技能,屌丝逆袭之路开启......
  • 美男很拽很倾城

    美男很拽很倾城

    因为转世天女的一句预言,无辜的凤栖族被灭,绝色族长被囚;因为孔雀王的私欲,绝色王爷被禁锢,却原来另有目的;为摆脱他的魔爪,绝色男子被当做宠物送入宫,却又百般抗拒,原来他的身份,也一样惊天动地;瞧他们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拽,到最后却个个陷入困境,又有谁能来拯救他们?
  • 神兽大陆传

    神兽大陆传

    神兽称号只是一个称号?不,那是一种传承!神兽武者只是一种职业?不,那是一种象征!边缘之地的少年,如何在充满竞争的神兽大陆一步步走向巅峰?身负家仇的少年,如何将强大的敌人人一点点的撕成碎片?一切尽在神兽大陆传!!!!
  • 逆天败类
  • 傲世雷圣

    傲世雷圣

    武之一路、先入淬体、解开潜力、以之结丹、而后破丹而出元灵、入生死而悟神之一境、以神之境踏入巅峰之列
  • 穿书还带贱系统

    穿书还带贱系统

    低头玩手机挂了,所以我穿书了!还自带贱货系统,成了终极反派男的无血缘女配姐姐!话说女主你看起来真的好蠢。
  • 灵裂九天

    灵裂九天

    蓝岚本是家族废材,以无名法决走上修炼之路,得到九天神塔,撕裂苍穹,斩灭九天。
  • 夜空星下tf的爱恋

    夜空星下tf的爱恋

    本文三个女主角在另一个城市上学却不想遇到了令她们改变一生的三个人,于是异处他乡的他们在这个城市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