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这会不止担心别人,他的心里也为自己感到无限悲哀,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里作为一个史学业余爱好者,因为兴趣使然,前去看了一次唐故庆王墓志,结果就莫名其妙来到了大唐,还是晚唐!
墓志上面写着非常清楚,故庆王沂,宣宗皇帝第五子也,母曰史氏。以大中十四年八月一日薨,享年十六。
穿越到谁身上不好,来到短命的庆王身上,只活了十六岁啊!光叔的儿子基本上都是一群短命鬼,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唐玄宗之后的皇室子孙成年后都是在十六王宅当猪一样圈养着,李沂如若如此下去,只怕仍旧难逃一死的结局。
大中年号一共就十四年,光叔一死发生了农民起义,想到这里李沂这个娃娃就只能嚎啕大哭,大厦将倾,他可不认为换成他就能力挽狂澜。
然而光叔这几天一直抱着李沂,给李沂诉说他的故事,可能在他心里,只有李沂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才是一个很好的听众。毕竟压抑久了,情感也需要一个宣泄口。不过在李沂看来,光叔编的这故事有点催眠他自己。
有一个年轻的亲王也就是后来的武宗李炎,他发现了不对劲,察觉到了一丝端倪。
一个人居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他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测!
李炎忽然有点儿不寒而栗,他下意识地觉得,光叔很可能属于后者。到了李炎登基之后,多年前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
武宗李炎越来越觉得,光叔内心深处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倘若真的如此,那他这个天子就不能对此无动于衷了。
身边留着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人,迟早是个祸害!
于是,后来种种意外事故就频频降临到光王身上。要么是和皇帝一起玩马球时突然从马上坠落,要么就是在宫中走着走着,忽然被什么东西绊倒,一骨碌从台阶上滚了下去,总之没有一次不是摔得鼻青脸肿、满身伤痕,让他猝不及防。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光王和诸亲王随同天子出游,其间众人又在一起聚宴畅饮,酒后回宫时天色已晚,大家都有些醉眼朦胧。没有人注意到,那个倒霉的光叔又一次从马背上意外跌落,昏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漫天飘飞的鹅毛大雪很快就把他层层覆盖,武宗李炎料定失足坠马的光叔这次肯定是回不来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在十六宅里看见了一个活的光王。
尽管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可一个活生生的光王还是出人意料地站在了武宗李炎的面前。
他好像死不了,无论怎么折腾就是死不了!光叔依然顽强地活着,而且没有一句怨言。
武宗李炎最后终于横下一条心。他不想再煞费苦心地制造什么意外了,他决定一劳永逸地翦除这个潜在的祸患。
随后的一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不由分说地关进了永巷,几天后又被捆得像个肉粽一样扔进了宫厕。内侍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这种贱骨头没那么容易死,干脆给他一刀,一了百了。
武宗点头同意后,仇公武随后赶到宫厕,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捞了出来,随即用粪土覆盖在他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运出了宫。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未遂的谋杀后,光叔终于在宦官仇公武的帮助下换上缁衣,逃出了宫廷,经江淮云游到浙江盐关的安国寺。
那里的方丈齐安禅师是唐室宗亲,便收留了他,还给了他一个法名琼俊。沙弥光叔似乎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安静地在安国寺开始了他的修行生涯。
唐武宗时期民间流传一句神秘的谶语:“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黑衣者僧人也。”
谶语向人们明白预告:唐武宗的祚运就要完结,佛门中将有人要登上天子的宝座。
被谶言吓得不可终日的唐武宗决定灭佛,会昌五年,武宗敕下:从四月一日起,年四十岁以下僧尼还俗;从十六日起,五十岁以下僧尼还俗;从五月十一日起,五十岁以上无祠部牒者还俗。到后来,外国僧尼也必须还俗回国。
唐武宗灭佛过程中,对僧尼进行了残酷的、非理性的迫害与杀戮。
会昌三年九月,为了追拿一个可能隐身于僧人中的小小逃犯,京兆府竟然一次打杀新裹头僧三百余人。这种情况,恐怕只能用强烈的恐惧与仇恨来解释,而恐惧与仇恨来自何处?
抛开道教与佛教的冲突,道士利用政治优势打击佛教是造成会昌法难的直接原因。
但在唐武宗李炎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皇叔,皇家最出名的傻子光叔隐身佛门,一直以来,唐武宗都竭力想除掉他这个装疯卖傻的光叔。
光叔出走后,武宗经常被一个噩梦困扰。在梦里,一头白额吊颈猛虎张牙舞爪地咆哮着,一次次地将他撕成碎片。武宗不堪忍受噩梦折磨,于是下旨命京兆、华州和同州大规模捕杀长安附近的猛虎,来消解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现实的猛虎被捕杀得差不多了,可梦里的猛虎却依然在黑夜里发出可怕的啸声。有人说,那头猛虎是光叔的化身,因为光叔的属相为虎。
又是光叔。唐武宗决定,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他的光叔。
光叔这时候正随黄檗禅师隐居在泾县泾水西畔的水西寺避世避祸,安心修禅。他以为远离朝堂,就可以跳出红尘,全身心地投入佛祖的怀抱,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化为猛虎闯进了唐武宗的梦里,危险正步步逼近。
黄檗禅师在寺外溪边,目光寻溪流上望,见源头来自远山瀑布。他说:“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光叔接着吟道:“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以诗言志,表露了小和尚要在世间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黄檗禅师听后,随手拍了光叔后背一把:“沙弥,你的和尚恐怕做不久了啊。”
一天,水西寺来了一位上山进香的泾县县令。光叔看这个县令根本不是礼佛之人,也就没怎么搭理他。县令见光叔和尚坐而不起,非常愤怒,下令将光叔下到狱中,准备好好修理修理。
巧合的是,当时的管营,也就是监狱长,在前一天晚上也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条黄龙蟠曲在狱门前,龙爪撑在门框上。醒来后的监狱长懵懵懂懂,不能破解梦中的寓意。第二天上班,他还在琢磨这个梦,就在这时候,披枷戴锁的光叔被粗暴地推搡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