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非在说大话,以他父亲的能量,这点事情,根本难不住他。
国之重器,探囊取物。
“什么条件?”
张彤又问。
她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世上付出不求回报的,只有爹娘对孩童。
“等信儿吧。”
东方玉留下这句话,便起身离去。
他路过张彤的时候,刻意想让自己走的更潇洒一些。
只可惜胡莱没搞明白这位大少爷要干什么,愣在原地,突然大喊道:“三爷,您要干嘛去?”
东方玉差点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他转过头,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爷要走了,你还不快点跟过来!”
……
《嬛嬛传》剧组入驻的酒店里。
“这是下一周拍戏的时间表,你看一下,要是没问题,我就答应郑导演了。”
刘芳将两页表格放到张彤面前道。
张彤看了一会,把表格还给她,点头道:“没问题。”
刘芳没立刻走开,而是问道:“今天那几个人是来干嘛的?”
她提前就收到了有人探班的通知。
用郑小龙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拦着,必须得见。
“他们说可以帮我找那个孩子的资料,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要两天才能通知我。”
张彤没瞒着,把事情大略说了一遍。
“帮你调查那孩子的资料?天底下还有这么好心的人?别到时候提什么出格的要求!”
刘芳焦虑道。
娱乐圈不干净,外界对娱乐圈的心思更脏。
“放心,我自有分寸。”
张彤点点头道。
“还有件事儿,宏发想帮你开工作室,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刘芳接着问道。
“工作室?”
张彤一脸疑惑。
一般二线以上的艺人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工作室,以她目前四线艺人的身份,宏发怎么会提这种想法?
“《宫锁心玉》的收视率很好,你有机会冲击三线。宏发也看出了你的潜力,顾不上星海的封杀,率先把橄榄枝递给你,也好博得你的好感。”
刘芳笑道。
这段时间随着《宫锁心玉》的热播,张彤的名字已经渐渐为人所知。
她作为张彤的经纪人,自然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以前一些她想都不敢想的公司,现在也开始联络她,询问张彤的档期。
半年前坚决投靠张彤的决定,现在看来无疑是明智的。
张彤摇了摇头,道:“工作室就算了,等和宏发的合同结束了再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和宏发的合同结束,咱们自己开工作室,总比寄人篱下强。”
刘芳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道。
在宏发,她顶多只是一个经纪人,未来的发展有限。
而在张彤的工作室里,她就是二把手,同时利用张彤的知名度,她可以结交更多的人脉资源。
张彤没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她突然抬头道:“后天元旦,你休息一下。”
“啊?我用不着。”
刘芳摆了摆手,想要拒绝张彤的好意。
“就这么定了,元旦给你三天假期,多陪陪你女儿。”
张彤拍了拍她的手臂,淡笑道。
刘芳结过一次婚,有个女儿,十一岁,还在读小学。
但因为工作原因,她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甚少有机会能陪伴孩子。
“谢谢。”
刘芳眼眶微红,很感动。
她拼命赚钱,是为了能给女儿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
二零一零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无数年轻人涌上街头,去寻找各种各样庆祝跨年的办法。
各大卫视跨年晚会收视大战一触即发,无数明星参与了这场狂欢的盛宴。
但张彤却没收到任何邀请。
各大卫视仿佛忘了这位热播电视剧《宫锁心玉》的女主角,所有的环节,都巧妙绕开了她。
这让许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张彤身影出现的粉丝颇为失望。
“怎么会没有一家晚会邀请张彤?”
“昨天等了一晚上都没看到张彤的影子。”
“《宫锁心玉》这么火,没想到竟然还得不到主流媒体的认可!”
“我一个同学在苏省卫视,她说张彤是被封杀了。”
……
白度贴吧里,张彤的粉丝议论纷纷。
《宫锁心玉》虽然才播了五集,但已经为张彤圈粉无数。
关于张彤被星海封杀的事情,也渐渐传了出去。
微博永远是话题的焦点,张彤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卷入热门话题。
而张彤本人,则来到了江南小镇,梅兰县。
这里是这一世张彤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直到十八岁考去了赣南医学院,她才离开了这个小县城。
张父、张母见到女儿的时候,满脸激动之色。
张父叫张建军,张母叫李红。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一家团圆更加贵重。
“昨天接到你的电话,你妈就开始准备做菜,千盼万盼,总算你把你盼回来了。”
张建军深吸了一口气道。
父爱如山,不好轻易表露,他更多把言语放在了张母身上。
“让妈妈好好看看……变瘦了,我闺女一个人在外面受罪了。”
李红粗糙的手掌,轻轻摩擦着女儿的面庞。
张彤没躲开,任由母亲抚摸自己。
“没受罪,妈您不用担心。”
她扶住母亲的手臂,笑着道。
来到这个世界,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开心的笑。
元旦回家的事情,让她思虑良久。
以前可以用经济困难做推辞,但现在事业已经进入上升期,没有理由再躲着二老。
“来来来,坐下吃饭。”
张建军一边搬凳子,一边道。
饭桌上,李红不断给张彤夹菜,张彤没有任何抗拒,全部一点点吃掉。
她两世为人,从未体会过这种温暖。
饭后,李红帮张彤盛了一碗汤,问道:“彤彤,最近湘芒台那部《宫锁心玉》上播的是不是你?”
“是我。”
张彤笑了,没想到母亲竟然还看这种情情爱爱的古装剧。
见到女儿点头,李红一脸激动道:“老张,我说什么来着!电视上那个女的就是咱家彤彤!”
张建军手中拿着一份报纸,低头看了眼张彤,点点头道:“有进步。”
他是一名小学老师,一直以文化人自居,茶余饭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