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77300000022

第22章 就读朝阳寺

该接着叙述那件拔麦穗的事件了。那时的我,已经是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我所就读的学校,就是那个叫朝阳寺的地方。听名思义,它的前身并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寺院。

以前,它也确实就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寺院。从它的建筑规模和房屋布局上看,应该还是一个很大的寺院。听说以前香火旺盛时,里面也曾有过很多的尼姑。但当我们在这里读书时,就只有一个老尼姑了,我们偶尔会看到她在教室的窗格外走出走进着。

那时的她,还保留着尼姑的穿戴,也留着尼姑的头型。她的头发很短,像才刚刚剃过一样。因为全白了,看起来就更像个光头。我却总觉得,其实它更像是在那个年代里,强制给一些女人所剃过的阴阳头,怪怪的。

她的身材很高,身板很直,在她常年所穿的那身很长的尼姑服里,显得单薄而消瘦,很难让人想像出,年轻时候的她,是否也曾丰满过。

朝阳寺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四合院,四合院正屋的后面,还加修了纵深很深的偏房,可以容纳很多的人居住。它只有一道大门,大门的朝向,正是正东方。站在那里往东南方向望,就能望见离这儿不远的陈氏湖荡。

进得大门,走过一个不长,但却很宽敞的通道,里面就是一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正方形天井。通道和天井,都由十分光滑的青石板铺就;四周的阶沿,则由方形条石镶嵌而成。石料的做工都非常精细,石缝间的线条,笔直,匀称,给人以天衣有缝之感。

寺院东、西两面的房屋,由十多家陈氏人家分居着;南、北两面的房屋,就做了我们的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当年我读书时的那间教室,其实就是当年的一间厨房。在教室后面的那两个角上,那两个大大的石砌的灶,都还保留着呢。

寺院建筑的年代,也并不久远。听父辈们说,它建成的时间,就在解放前夕。寺院是由当时的一个陈氏旺族人家出资修建,父亲曾多次感叹着说,当年修建这个寺院的陈氏人家,真是很有远见啊。

与此同时,父亲又为当年我们郑氏族人中的那户旺族人家,发出过一声声非常沉重的叹息。因为随后不久,在我们山寨的东偏南面,那户郑氏家族中的旺族大户,正在修建自己的庄园。庄园才刚刚完成了西、北两面的修建,我们这片川东丘陵就解放了。

解放后,他家的房屋,全部被瓜分,他的儿子,还为此而戴了三十多年的地主帽子,没少挨过批斗,没少干过累活苦活。而且,他的那一大群孙子孙女,也曾因为自己家的地主成份,而付出过极其惨重的代价。

其中一次批斗那位地主的情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十分深刻。就是在我长大以后,每当我想起我的亲老祖宗郑一鸣,当年在陈妮儿的那个梦中,在陈氏湖荡的水底,向陈妮儿喊出的那句的“饶了他吧”的话语时,它就如同一幅画面,清晰地高挂在我的眼前。

记得那也是一个春荒三月,正是一年之中青黄难接的日子。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当时的生产队长郑九的老婆,知道地主的家里还有些稻谷,于是就背着她后来送给了别人家的那个小儿子去借。

在那个年月,那个时节,真可谓是粒粒粮食贵如金呀。再说了,他家的那点稻谷,也是从牙缝之中,日节顿省出来的,怎么肯轻易借人?

无奈那个繁殖力极为旺盛的队长家里,却已经断粮很久了。当然了,都怪了郑九的这个女人,不但生活安排无度,而且还有点好吃懒做。家里养着一大群面黄肌瘦、饭量惊人的孩子,农忙舍得吃干,平日里也不吃得太稀。

而且,她还总是还隔三差五,在家里拿了米,一个人偷偷地去街上的食店里,换了那包子、馒头和虚冒了头的白米干饭吃。因此,每年的年还没有过,他们家就开始东借西凑了。

说起这郑九家,也与这地主家是同族宗人,他们共同的祖先,也才刚刚过了三辈。当郑九的老婆回家诉说了那借谷不成的事后,早已饿慌了的郑九,顿时火冒了三丈。

他马上就拿起话筒,号召社员们去地主家搜粮。最后,他所组织起的那一大邦人,在地主家的柴草堆里,搜出了那袋大约三十斤重的稻谷。当天下午,他还亲自主持,召开了一场批斗大会。

会议的过程不长,流程也很分明简单,但设计安排,却堪称很有创意。他先让那位地主弯腰弓背,站在一根高凳子上。在把那袋稻谷挂在了地主的脖子上之后,就由一位老太婆先假哭着,其实后来也是在假哭着,开始诉说起了当年遭受那地主家的剥削压迫之苦来。

漫长的诉苦结束之后,就是一阵义愤填膺的拳打脚踢的批斗了。我看到那地主几次从那高凳子上栽下地来,随即又被那郑九揪到了高凳子上。

直到最后,他花白的头上流出了血来,口吐着白沫再不能动弹了,郑九才在愤愤地骂了他几声装死以后,再愤愤地给了他两脚才善罢甘休。

所以,我曾非常同意父亲当年的叹息。我还曾为此感到过惋惜,要是晚解放几年,这个郑家庄园就将修建完工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它,就应该也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庄园了。

仅从它留下的地坝看,就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宽大,一旦这个四合院建成,那朝阳寺在我们这个四合院面前,就只能是个小巫了。我们现在读书的地方,也就应该就是在这个郑氏庄园里了。

同类推荐
  • 飞舞的板凳

    飞舞的板凳

    不种田,不技术,不热血,不战争,不11,不言情,板凳在忙什么呢......?
  • 机甲三国

    机甲三国

    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画面。“嘿,二爷,你确定你操作的不是高达?”“嘿,吕布贼子,将你胯下的赤兔机甲交出来,否则要你小命。”“喂喂喂,香香童鞋,你的机甲未免有些太暴露了吧——真的让哥哥有些蠢蠢欲动啊。”
  •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隐藏于秘密计划背后的日本人笃信能够击败美国的心态;真实的人间地狱“巴丹死亡行军”和“巴丹幽灵”的大胆突击; 被称为“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杜利特突袭;麦克阿瑟富有戏剧性的“重返菲律宾”;置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中缅印战区”;被美国人破译的日本“JN-25”密码如何改变战争进程。
  • 戎歌

    戎歌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自汉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老狐狸经的智慧

    老狐狸经的智慧

    本书运用古典文学中的故事,解读做人做事之道。书中的每一则格言,每一个观念,都在颠覆着旧传统和旧思维,不哗众取宠,不危言耸听,有的仅是——很纯粹的生存智慧。
  • 重生空间

    重生空间

    本文说的是主人公重生后发现了空间,并运用空间在现实空间里如鱼得水。
  • 我的女友是剑灵

    我的女友是剑灵

    这是悲催的穿越者林宇,被一把破烂铁剑的剑灵压迫,最终踏上修炼之路的故事。作者:“小子,你知道我想写什么的,对吧。”林宇:“作者大人,和剑灵OOXX什么的,俺真的做不到啊!”作者:“小子,你胡说什么?本作者的节操满满,岂会……岂会……总之你闭上眼睛享受就好了!”已A签,全部节操抵押,必定完本,请放心收藏^_^另,本书和企鹅游戏没有任何关系。
  • 花千骨之半世浓情半世凉

    花千骨之半世浓情半世凉

    千骨轮回,白子画能抓住自己的爱情吗?一名少年默默的守护着千骨...笙箫默无意间的恋上了一个人,她是谁?摩严痛改前非,斗阑干的亲兄弟南寒岭破空出世与霓漫天联手企图再次召唤洪荒之力......
  • 逆境寻踪

    逆境寻踪

    一个神奇的帽子一段惊奇的旅行一部传奇的故事
  • 雷池果中短篇合集

    雷池果中短篇合集

    收录雷池果中短篇言情或奇幻小说。人生苦短,世象百态;纷纷扰扰,虚虚实实;风花雪月,柴米油盐;嬉笑怒骂,天马行空。
  • 痞子孟的妖孽人生

    痞子孟的妖孽人生

    这个故事很神奇,天地浩劫将至,一场阳谋导致三国名将传承相隔万载岁月降临都市,里面有人皇刘备、黑暗霸主曹操、卧龙诸葛亮、天下第一吕布、死皇司马懿、黑暗魔君董卓、白龙将军赵云、赤炼仙子小乔、绝色美人貂蝉……且看一痞子如何玩转现代三国!【PS:这是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看仔细】
  • 邪王绝宠:腹黑五小姐

    邪王绝宠:腹黑五小姐

    她,人人嘲笑,讽刺的夜家废材五小姐。他,冷酷邪魅,心狠手辣的帝国王爷,但又是人们引以为傲的荣耀。世人皆知她愚昧,无知。殊不知,她已不再是她。当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遇到腹黑强大的靖王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觅珠

    觅珠

    千年前的深海黑珠,植入体内,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切的疑团,牵引他一次又一次踏上险途.....
  • 鬼契之门

    鬼契之门

    你们有裸睡的习惯吗?如果有,请一定关好家里的个扇窗户,即使你住在22楼,也许人不会进来,但是有的东西可以。今天,我给大家慢慢道来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