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与郑奶奶互相推搡了几次,终于将米收了下来。她去洗了手,给郑奶奶送上一壶茶汤,请她到院子里坐下。
“阿蘅她娘啊,那**是怎么发现老婆子昏倒在地上的啊?”郑奶奶一坐下,就开口问道。
“不是我发现的。”姜氏笑了笑,回道,“是阿蘅回来告诉我的。”
“哦?这么说,我倒要好好谢谢小阿蘅了。”郑奶奶慈祥地摸了摸王蘅君的头。
“不止呢。”姜氏带着骄傲地口吻,说道,“阿蘅还教我怎么掐郑婶你的人中,怎么续气。”
郑奶奶听罢,惊讶地“哦”了一声,说道:“小阿蘅还懂大夫们的急救之法吗?”
王蘅君此时的反应正像个被夸奖的孩子,羞涩一笑,说道:“是爹教的。”
“你爹什么时候教的?”姜氏听到这句话,比郑奶奶更加惊讶。
“爹教阿蘅认字,阿蘅看家里的书,是书上说的。”王蘅君回答道。这是她早就想好的理由。托王家祖先曾经封过关内侯的福,这个家中还颇有一些藏书。这一个月里,王奉光偶尔出现,她就缠着王奉光教她识字,然后还经常拿着家里那些竹简古书出来看,以此掩饰自己的早慧。
果然,并不识字的姜氏毫不怀疑,她带着一种愚夫愚妇对知识的莫名崇敬,轻易地接受了王蘅君的解释。祖宗留下的珍贵书籍是无所不能的,上面记载一些急救知识,并被自己女儿学到,是十分正常的。而那位郑奶奶同样没有丝毫怀疑,与姜氏对答间,只一味夸赞王蘅君聪明伶俐。
郑奶奶正与姜氏聊得欢快,却见得自家门口停下了一辆马车,从车上下来的正是自己的女儿,郑衍。
“阿衍,你怎么回来了?”郑奶奶在王家的院子里对女儿喊道。
郑衍忙冲进王家院子,扶住母亲,念叨道:“娘,你身子怎么样?女儿给你把把脉。”
“我已经没事了。阿衍,谁叫你来的啊?”郑奶奶嘴上虽然这么说,却仍然乖乖把手伸出来,递给女儿把脉,显然很是享受女儿的孝心。
王蘅君本蹲在一旁拔草,看到郑奶奶传说中嫁得极好的女儿回家,便转头多看了两眼。这个郑衍二十多的样子,容貌姣好,长发披肩,手腕上闪耀着光芒的玉石镯子正在发光发亮,嚣张跋扈地散发着富贵气息。看看郑衍,再看看自己那与郑衍差不多同岁的娘亲姜氏,王蘅君只能叹一句,同人不同命。
那边郑氏母女叙完话,郑衍想是了解了情况,便款款走到姜氏跟前,身子一曲,行了个大礼,说道:“多谢王家姐姐了。”
“不用多礼,不用多礼。”姜氏顿时连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想扶郑衍起身,却又觉得自己这粗手粗脚的,简直脏了人家的华裳。
郑衍自顾自起身,对着随行的家丁,喝道:“来啊,把我带来的礼物送给王家姐姐。”
王蘅君这时可就两眼发光了,她流口水地看着家丁们从马车上搬下来的,米、麦、腊肉、布帛……这些东西在过了一个月温饱线以下日子的王蘅君眼中,可比郑衍身上那饥不能食寒不能衣的珠宝玉石可爱得多了。
郑奶奶也没料到女儿一出手竟如此大方,村野老妇也不觉有些心疼了。王蘅君注意到她扯了扯女儿的衣裳,低声道:“阿衍,这也太多了点吧?”
“娘,远亲不如近邻。你这次遇险啊,多亏得王家姐姐机灵,往后你还要靠她多照顾呢。再说,这些都不算什么。”郑衍面带得色地说道,“显夫人如今扶了正,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给女儿的赏赐也比过去多了许多。这点东西,女儿还送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