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经典到汉代就成了稀罕物。汉兴之后,靠着还存活于世的经师们口头讲述又重新整理出了许多儒家经典文书,这些经书已汉代的隶书写就,因此称为今文经。但是,由于记忆失误,理解差异等等许多原因,常常导致同一个经典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以《诗经》为例,汉初有鲁、齐、韩三家诗之说。西汉时,注解今文经的三家诗被确认为正统。反而,注解古文经的毛诗在当时被认定为只是民间学派,没有得到很大的传扬。《春秋》也和《诗经》是一样,在汉代一共有过五个版本的春秋传书,分别是《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各版《春秋》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就算单从内容上也可判断这几段残简与整个书简是否一致,更遑论还有材质及其他了。
隽不疑从家中老仆身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后,隐隐猜到那暗中之人是谁。只是,对方身份如此显赫,又与皇家及霍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倒是不敢贸然行动。若是打蛇不死,被对方反咬是捕风捉影,到时皇帝与霍光就算心有疑惑怕也不好发作。他虽也派人往长陵邑去查了,但是对方行事谨慎异常并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实证的事物留存。
这时,隽不疑便想到了书房中留下的那几段书简。这份书简是那暗中之人留下的唯一明证,他一直妥善收藏着。而作为有名的能吏,又生活在风行春秋决狱的西汉,隽不疑自然对各类春秋传书了如指掌。因此,他便想到以此书简为契机,请求生活在上官家的霍家大姬的帮助,来为自己的猜测寻找实证。而今梓儿拿出的这份《春秋》果然与他手中的书简严丝合缝,已然足以取信霍光。
隽不疑全部话说完,又对着梓儿长长地作了一揖,说道:“多谢梓儿姑娘了。”
梓儿却不见有多高兴的样子,反而叹了一口气,说道:“谢倒是不必。没想到左将军果然人心不足,这样怕是苦了我家大姬和桑乐侯了。既然无事,那我先回去了。”
隽不疑于是护送梓儿出了家门,两人含笑道了别。
第二日,梓儿立在霍荇君身后,陪着上官安父子用晡食。
“爹,听说昨晚京兆尹隽不疑病逝了。”上官安吃着吃着,忽然想到今日在同僚间听到的新闻。
上官桀淡淡一笑,说道:“食不言,寝不语。吃完再说。”
看着上官桀的笑容,梓儿打了个寒颤。隽不疑死在昨晚?那书简的事情,岂非……
哺食用完之后,梓儿再也无法镇定了,她甚至来不及与霍荇君打招呼,慌忙出了上官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速速到大将军府去。
“梓儿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