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早已过了晚饭的时间,众人依然沉浸在金童玉女的千年迷局之中。
既然获得了有玉女灵魂信息的锦囊,破译陶罐里的秘密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几个人合力进一步研究了陶罐里寒气的情况,汇总分析后,无幻制定出一套整体破解的方案。经过一番准备,重新启动了感应器。
陶罐里的寒气被魔丹吸收并传至水晶板上,感应到意念已全部提取完整,善火将锦囊里的信息输入感应器。
众人震惊,屏幕上出现的不是字迹,而是生动真实的画面。
历史的卷轴缓缓拉开,把人们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一段岁月……
原来,此对金童玉女的来历颇有一段渊源,这要从兵马俑说起。
秦始皇陵自规划设计到修建截止,历时近三十九年,其中人工,物力,资源消耗巨大。
话说那是在始建之初的第二年,首批人形陶俑出窑,博得了君主赞赏,全朝喝彩。其创意及水准,已注定此工艺匠心必轰动一时,流传万世。
可是,在记录典收时却意外发现,这第一批陶俑当中有一对金童玉女偶人。做工精细,雕琢入微,形象传神,栩栩如生。只是身形比例较小,两偶人均不到一尺高度。
工匠本也是将创意尽数发挥,想为墓建增色添彩。
但当时,封建思想深迷,众官员已是如履薄冰,任何文化艺术本身的纯净内涵都被隐去,从而冠上迷信的污浊名目。
这套难得的工艺珍品,吉祥至宝,却被视为罪证。
监工认为,偶人与兵俑一同出窑,为大不敬,乃忌讳之物,十分不吉利。唯恐秦始皇得知后,相关人员必株连九族,遂与上层通气协作,硬是将那位工匠暗中发配到边疆苦寒之地,方觉息事宁人。
其实这其中,也是有人出于保惜之心,私下通融,才所幸保全了这稀世工匠的性命。
从此后,工匠便隐姓埋名,改行成为了渔夫。
没有人知道他原本叫什么名字,甚至他自己都不愿去想起,现在人们都叫他渔伯。因为这里是一个偏远荒凉的渔村,他的手艺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村里几乎没人知道他曾经是全国最顶级的制陶界宗师。
然而,渔伯还有一个万不能被人知晓的秘密,那就是他临走之时悄悄把那对偶人带在了身边,一路苦行,也没有将其丢弃。这心血至爱便成了艰难岁月中,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念想。
渔伯从未成家,直到五十几岁时,才收养了一个孤儿。孩子当时不到一岁,甚至还不怎么会说话。渔伯给他取名为金童,并暗中将所有陶艺绝技尽数传授于他。孩子渐渐长大,转眼到了二十岁。渔伯已是七十有余的老朽,命数将近时,他把那对偶人金童玉女交给这孩子,不久便辞世了。
经过一番鉴赏解析,金童很快领悟到这对偶人里包含了所有陶业技艺的精华。便觉喜获至宝,终日沉迷于赏物神游之中。
殊不知,近半个世纪的尘封,两位偶人已具备灵性。他们彼此相知相守,誓死不离不弃。可自从现世以来,玉女竟被金童灵气美貌的外表所迷醉,心系神随,无法自已。日日相对,时时交心,轻抚怜爱,温暖动人。炽热的情感,使玉女突破了石化封存的意志,修成肉身转世为人。终于投入了挚爱的怀抱,竟将偶人金童忘在脑后。
本来甜蜜美满的生活,却屡遭偶人金童的破坏,玉女便辗转经人介绍认识了巫肆,巫肆就是现在这个巫师的祖先。巫肆施展巫术,将偶人金童封存于一个陶罐当中,飘于海上,从此销声匿迹。
当时,金童被装进陶罐的过程中,已经在巫术折磨下死去。
又幸好巫术保全了魂体,并且未发生任何偏移,所有意念也都随之被封存起来。
陶罐随着水流漂了一段时间,始终没有停留,而罐内却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金童的身体渐渐消失,灵魂化成了一颗晶红的宝石。保存完好的意念全部回到了灵魂里,之后,灵魂一直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随着时日推进,能量越来越强,而且罐内的结界环境也促成了他的转化。
几个月之后,偶人金童修成真身,并拥有了很强的法力。但他却仍然被困在陶罐里,无论怎么施法也不能逃出。
流落颠簸,陶罐漂浮到了槃冤苦海的岸边,被冲到了沙滩上。后又被海浪不断拍打渐渐嵌在了海边的沙岸里,而海水涌进溢出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外界连接的一个通道。
槃冤苦海的海水里是有法力的,一般的鬼魂和生灵都承受不了这种浸泡和腐蚀。幸好,金童的法力足够高阶,他刚刚突破了纯真初级的境界,海水不会对他造成任何的伤害。
他已经确定了逃出的路径,只是自己的法力还不够高强,使他望洋兴叹。
带着自由的希望,重生的曙光,金童再度潜心修炼,终于突破了纯真经典的境界。
这一天,金童做好了准备。潮水一遍遍地冲刷着海岸,罐口的边沿越发显得清亮鲜艳。突然抓住了一次机会,金童随水而出,身体飞速旋转冲到空中,披着水幕珠帘轻落沙岸。
眼前的金童已是脱胎换骨之人,只见他:
粉袍青甲蓝丝绦,玉面慧眼俊如削。侠义临风天性傲,仗剑割爱也堪豪。
那个被玉女狠心抛弃的偶人金童,成为了侠客英雄般的七尺男儿。
他本是巫术的祭品,自行逃脱之后,巫术便不存在了。
重生之后,金童第一时间回去找玉女,起初他并不是想破坏她的生活,只是想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令他意外的是,竟看到了玉女暗自流泪的惨状。
原来,他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也没有达成玉女与金童白头到老的心愿。没过多久,金童就开始嫌弃她身上的妖气,令他生厌作呕。之后,他抛弃玉女与平凡女子结婚生子,过起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这一切,偶人金童都看在了眼里。
他本想与玉女重归于好,但却发现她依然执迷不悟。
时常徘徊于那负心人的门前,偶尔相遇,每每纠缠,不顾羞耻,毫无尊严。
偶人金童用自己的魂力发出唤魂之声,她从无回应。不知是根本听不到,还是听到了故作不知,可这,又有什么分别,只不过是绝情罢了。
半世蹉跎之后,金童死心泪别,断肠立誓:永世不见玉女。
悲痛至极,怨恨难消,他狂奔回槃冤苦海边那片重生的沙岸。一气之下,便把这句誓言存入了陶罐之中。
到了晚上,无处可去的金童,依然面对槃冤苦海,席地而坐。
深夜里的海面诡异恐怖,但也不如金童所经历的种种,那样让人心肝剧痛。
满心苦楚,沉冤在腹。知心爱人早已变心,前生今世孤苦一人。愁肠无处可诉,于是,金童为解心中悲苦,便施展法术将前生后世所有意念编撰成影像信息,输入到陶罐里。
水晶板上的画面播放到此为止,但也不得不说些画外之事。
从此,陶罐里光滑的内壁变得凹凸不平,不断向外翻涌出寒气,这也令许多想要栖身于此的恶灵无法得逞。幸好后来被无幻捡到,才使这一秘密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自那日离开槃冤苦海,金童下落不明,再无音讯。
然而,负心人已至暮年,玉女见一世苦等无果,顿生悔悟,她便开始四处寻找偶人金童。
玉女又去找巫肆,怎奈世事变迁人已去,就连巫肆的儿子早年也因病而逝,现在由他的孙子巫免继承了家业。巫免的巫术更加高明,而且颇有专业精神。
因为之前在那段被尘封的岁月里,金童就对玉女说过,他最大的心愿便是能作为普通人去过平淡的生活,不想让别人觉得他是个怪物。
对此玉女深刻在心,如今更加忠贞。于是,她请巫免把自己的灵魂禁锢,让外界感应为普通的灵魂,这样就能保证,任何时候都不会以异象扰乱世人。为了寻找金童,她幻化过无数种身份,磨折于炎凉市井,颠沛于冷暖人间。
她真心的相信,金童就像当初他说的那样,想办法封锁了魂力,在人间安了家。所以,一直执着寻找。并且,于空闲时忍痛将灵魂里的情丝抽出,在锦囊上绣字。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一份痴心真情。
锦囊绣好,仍不见金童。但玉女从未移情,更坚持寻找。至此,她能够把锦囊交给善火,以为是上天垂怜。而且,灵魂禁锢方法各异,启用之后无法相通也不足为奇。所以,当时玉女心中已认定善火就是她要找的金童,便毫不犹豫地把锦囊倾心相赠。
此时玉女还在书店二楼的卧室里昏迷,而感应室里也经历了一场如梦般的洗礼。
对金童的遭遇感叹之余,再拿起陶罐查看,内壁上光滑无比,也再没有寒气冒出了。
哪管千年委屈,只求一时理解。众人心中的大善将尘封千年的苦寒怨念,温暖消融。
“金童到底在哪里,我们一定要帮玉女找到他。”
轻舞语气里略带感慨,看了刚刚那段曲折的故事,又想起之前玉女激动的神情,他很怕玉女把全部的情义都付诸于误会中的善火,便提醒众人一定要阻止悲剧再度重演。
“我相信,玉女当时也只是贪念于人间的生活,要是她和金童说明心意,或者再等等,等金童也修炼成人,就不至于错过真正的伴侣。”
似乎是感受到了玉女的痴情,善火内心万般遗憾,而这遗憾也催促他一定要找到金童,使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不再深陷苦情。
“那个巫,巫什么来着。”
“巫肆。”
“对,巫肆,一听名字就知道,他一定就是巫师的祖先。”
“太可怕了,巫师的祖先能力那么高超。”
“他与巫师是否有关联还得进一步确定,不过,能够知道陶罐的来历,还真是一大惊喜。”
“这也是我没想到的,虽然之前那些寒气不影响使用,但无疑也是一种障碍。现在竟能全部消除,对收集花王眼泪来说更加有利。”无幻对陶罐进行了一再确认,发现果然没有了混乱游移的能量源,罐内壁平滑完整,这空间里没有任何干扰了。
“我们快去收集花王的眼泪吧。”
善火刚说出提议,又听到了那个可怕的吟唱。
他正要去书店,却被轻舞拦住了。从他手里拿过锦囊,轻舞向劫魂魔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离开了感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