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寒无奈,解释道:“今早上皇才刚刚暴毙,吕相就发动事端,任谁都觉得有问题。你能看见那个黑衣人,难保也有其他人看见,这对吕相名声不利,他自然不会轻举妄动。等九王即位,根基未稳之时,北番突然起兵,再加上吕相有意无意的配合,很快就会兵临城下。此时百姓对九王十分不满,吕相此时诛杀九王,再或真或假地赶走北番,登基为帝便是众望所归。”
“好精明的算计。”轩彻感慨,“如此说来,吕相会在年内动手?”
瑄玥抿一口茶:“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将近年关,那时人心防备最少,最易得手。起码也是过年前后一个月。”
“阿玥,”轩寒沉吟片刻,“你进宫之后,要想办法接近吕青雅。离探出吕青雅素与父兄不和,不知真假,因此需你探探口风。若真,便留她一命;若假,也可内外夹击。至于浅宸梨,阿玥如此出众,她会注意到你的。为了以防万一,由离陪你进宫可好?”
“好。”瑄玥欣然答应,“尘和陌就留给你,他们二人打探消息的本事也不比离差。”
兄妹三人密谈一番,将原来三五年的计划缩短成了半年的时间。
浮华三十八年六月十三,上皇暴毙,举国哀悼。
据上皇遗旨,九王韩辰叶身加九冕,荣登大宝。
数日后——
纸扇轻摇,一池白莲之前,轩寒身着月牙白长袍,伫立在岸边,嘴角含笑,皎如玉树临风。瑄玥坐在八角亭中,一身浅紫色绒裙,美不胜收。
与此同时,外面的街道上已然挂满灵幡,招魂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轻去。一路都有佛门弟子诵经超度,道家弟子做法驱鬼,更有小吏撒下纸钱打赏拦路小鬼。
锣声响起。
街上走来大群人,都撑着白伞,穿着孝服,连绣花鞋都用白布蒙了个严实。人人脸上带泪,似乎都有说不出的凄苦。
今天是国丧的第一天呢……轩寒在心中盘算,今日出殡,三七宣旨,五七登基,七七选妃。还有四十八天,待这四十八天一过,这计划就要开始施行。若成,江山稳固,父仇得;若不成,呵……哪能不成呢?
四十八天之后,三人的肩上,都会背上一个责任,对朝廷,对父亲。
这四十九日的国丧,宫中忙的焦头烂额,从祭祀、超度,到取旨、具礼,再到其他大小事宜,人人都抽不开身。
与此相比,邡府中便闲的多了。母子四人尝聚在一起聊天,从天南侃到海北,自是笑意盈然。唯有韩瞮嬳,生父去世,多多少少有些伤心。而本应小心谨慎,准备实行计划的三人,却是无比轻松。
明知这潭水要激起波澜,更要推泼助澜,到最后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