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米粮出锦蜀,天下富贾居江淮。南朝历代皇帝还没坐稳王座,就劳心劳力的开拓淮运,无非就是希望青青之淮贯穿三河,经赤水、长江、黄河以兴漕运,盼着淮民能食蜀米,蜀人可易淮银。淮河到底是纵横了整个中原,与三河接连交错,融会贯通。往来船只接天连日,摩肩接踵,商贸行走不分昼夜。中原自古以来,最昌盛繁荣的时代也不过如此。也许真如世人猜测,淮河断三脉泾河龙首天降神罚,再也许南朝真是倾尽所有开凿淮运,在大梁南下时已是内忧外患、危如累卵,无论其他,最终这有史以来最繁荣的王朝在短短十日之期便分崩离析,枝叶散尽。史实的最后,大梁势如破竹的纵马中原,一统天下。不见南朝繁华景,只余马蹄鸣锣金。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大梁中原定鼎,年号建统,于之七年,安梁王世子游学过江淮,,古玩字画街,无不翘首以盼。谁都知道世上什么最值钱——被王堇年看上眼的字画,被王安之赞过口的女人,原因无他,安梁王府纳天下瑰宝美人尤胜皇家墙院,能被这两位公子哥看过眼,赞上一句,那绝对是人间瑰品,遗世独立,这也就有了淮安吹笙一月半,万家珍藏见日光的盛景。万一哪位女子或者什么珍物真的被这两位公子相中了,那就够赚个盆满钵满,再幸些,被带回王府敬如上宾,那定是人间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两位正是年少轻狂时,书生正义气,不管是街头巷尾的攒发女童还是两鬓斑斑的无力老妪,下至花街魁旦,上至州牧千金,没几个人不想好好亲近下这两个声名远播的少年,就算没能留下什么佳话,远远望望也是好的。
被万万淮民日夜相盼的世子殿下和我们的风流仆从却迟迟没有现身江畔,既没有三层雕龙画舫,也没有骏马高蹄官轿,自始至终我们的主角都没有出现在淮安城,可越是这样,淮民越是兴奋,一条条小道消息在人群中激起波澜,“微服私访”,“一定是微服私访!!!”,淮民奔走相告你我共知,不因为其他,这两公子越是不漏行踪,他们能遇到命中贵人的几率就会越大,整个淮州都持续疯狂着,躁动着,不能停息。
可事实上,我们锦衣玉食、不可一世,如今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世子殿下现在正被面黄肌瘦的随从倒拖着走在山路上。安之一手拽着堇年,一手喂了口萝卜给自己,继续艰难挪动了几步,刚至树荫就瘫倒在地,水萝卜掉在地上滚了两滚落在远处,安之死死的盯着曝晒在路中央的萝卜,微微吞咽了几下口水,索性闭上眼睛,努努嘴,直接昏死过去。
午时日头正烈,烤的枝头蝉鸣阵阵,偶尔两缕清风稍至,就被烘的灼热难当,照着人微微一吹,就好似把人手脚双筋拔去,丝毫提不起行路的心思。两少年还保持着先前的姿势,除了呼吸不似活人。行人路过看着两个可怜的小乞丐眼看要背过气去,都是连连不忍,从荷包中摸出几枚散碎的铜板丢在边上,叹气摇头口念可怜的离去。
“睡醒没?还装!”,安之艰难的伸出双腿踢着身边的世子殿下,后者还是一动不动已然像是遭劫,就这样,一个卖力装死,一个用劲猛踢,死伤昏死的人几次攥紧拳头又松开,似是终于下定决心安静装死。
安之看着口水流了一地的堇年,又看了看身边零散的几枚铜钱,不再试图叫醒这懒货,默默的开始收拾起地上的铜钱,刚拿起一枚铜板,堇年立马腾身而起,怒目相视,大吼道:“别动!对半分,小爷今晚要开荤!!!”。安之着实是被吓了一跳,呆愣愣的看着堇年,回过神来后手下动作又快几分。堇年看着被收起的铜钱,呲牙咧嘴的扑向安之,拳来脚往,两人扭打在一起。日头渐去,灼热渐渐褪为闷热,枝头小雀被扭打声惊起,周遭枝桠都是微微颤动。
“你大爷!别咬啊,属狗的吧!!!······还咬!······这么多口水,你恶心不?!!······”。
“啊嗷······,汪汪汪”。
“别咬了!!!臭不要脸的,我给你,我给!······给你两枚还抢!!!你以为我打不死你?!!”。
“啊嗷······”。
淮安的夜晚从无寂静,掩埋了这州城所有的叹息与伤心,所有染血的旧事似乎都在经年流逝间渐渐烟消云散,再也不会有人字正腔圆的问一句:“那晚的血,流的够吗?”。也许曾有那么些能挂念着旧人的老人隐隐冒出这样的念头,可再回头看看儿孙酣睡的模样,想想这座城经历的风雨和如今的繁华与昌盛,有些事就变得并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一个答案,所以,有些事注定会被遗忘,被掩埋,被每日街边的吆喝和淮岸的号子声慢慢带进清冷的淮河中沉底,不见天日。
“你倒是动啊,感情不是踩你,你可是不疼啊!”,安之踩过堇年肩头,跃至高墙,看着淮安万家灯火明灭不定,看着竹楼亭榭里的人来人往,轻轻失笑出声。地上的堇年翻起阵阵白眼,看着高墙上被灯火染红的清秀面庞讥讽出声:“赶紧的,别发骚了,拉小爷我一把,一会到了你家地界,有的是你发骚的机会,快快快”。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藏娇花楼都是俺家”。这句出自安之笔下所有大梁人都知晓的名句,在大梁之后三百年都被高高悬在中州府沁心楼的中央,每每提起都被议论不止,毕竟再不会有人相信王安之曾经明朗的调笑,胭脂粉巷是我家,妹妹爱我,我爱大家。
两位公子小哥路过青砖小路,翠竹书阁未看,行至镜水石桥,浮水人家未歇,错过浩浩书衙,清明厅堂未回,一路风驰电掣直奔淮岸画舫笙歌地,不夜温香暖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