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子兵法确实谈到了对战争本质的认识,并且相当深刻
我不认为《孙子兵法》是只部讲战术的书。中国讲战术的兵书非常多,也详细得多,但都没有《孙子兵法》更有价值,正是因为后者对战争的本质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孙子虽然没明确说出“战争是政治暴力手段的延续”这句话,但他从头到尾都是站在战略的角度,或者说是站在政治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的。他起码从以下角度讲到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1、从政治角度重视战争。“兵者,国之大事”这个大事当然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告诫君主应当站在国家政治全局的高度来通盘考虑重视军事问题,而不能就事论事,只从纯军事角度看问题,因此轻举妄动或忽视懈怠。
2、从政治角度确定战争的目的。谋攻篇里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里明确讲清了战争应以实现政治目的作为胜负评判的标准。据说,美军打伊拉克前还研习《孙子兵法》,但估计都把焦点集中到后面的用计之类战术问题上了,而完全忽略了这段战略论述,对照看来,美国破国倒是挺痛快,可惜未能做到全国,到今天美军都不知自己在伊干什么呢。如果能像孙子这样从政治高度考虑战争目的,何致这么狼狈。
3、从政治角度谋划战略。“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显然,在孙子看来,既然战争的本质是政治问题,那么应争取优先以政治手段解决之,万不得已才诉诸“暴力手段的延续”。这不仅体现了他“慎战”的思想,更是政治谋略上的考虑。伐谋其实就是指以政治手段打破敌方的政治谋略,伐交是以外交手段打破敌方的政治基础,伐兵是以歼灭敌有生力量实现政治目的,攻城就是无谓的消耗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上就是“攻城”类的低劣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略漂亮点儿,也不过是“伐兵”而已,冷战已经提高到“伐交”的水平,不过与孙子倡导的的上兵伐谋仍有差距。
4、从政治角度动员和准备战争。《孙子兵法》里有大量关于战争必须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以及如何保持调动军心的论述,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他始终考虑着战争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不断提醒我们要避免战争带来的政治风险,小心谨慎地让战争不超过国力随的范围。后世许多军事家只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而很少顾虑消耗战的政治风险和国力的承受能力,这就比孙子差远了。
相信大家还能总结出不少,显然孙子是站在战略角度从政治去思考战争问题的,其深度并不亚于《战争论》或任何其它军事著作。
二、不要以西方的学术习惯看待中国古典思想
中国古代的思想都是点到为止,言简意赅,目的是启发你思考而非灌输,因此很少像西方那样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整理。比如论语,不过是只言片语的集成。比如《道德经》,不过精妙思想的汇总。如果我们拿西方的学术体系来套,那么,中国古代哲学从没有系统和明确地概括出世界观、方**、认识论等方面的定义,我们不能据此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哲学。相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这些哲学根本问题其实都触及到了深处,只不过中国古人不喜欢进行逻辑整理而让后人没有思考的空间而已。
同理,《孙子兵法》也完全触及到了包括对战争本质认识在内的军事学核心内容,只不过没有整理出西方式的定义和概念。但光有定义有什么用,仅凭“战争是政治的暴力手段延续”一句干巴巴的定义,你能参悟出“上兵伐谋”等高明的见解吗?
何况,《孙子兵法》不过薄薄几张纸,区区五千言,你能指望这样高度概括而需要读者自己参语的兵法,像煌煌几大厚本的《战争论》那样进行详细和系统地分析总结吗?其实简洁有简洁的好处,它让你参悟的空间更大,无论政治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甚至商人和普通职员,都可以从中参悟出自己的道理。从《战争论》这么详细的著作里,你就没这么多想像的空间了。这正是《孙子兵法》的伟大之处和魅力所有。
总之,我们不能以西方的学术习惯来评价甚至贬低《孙子兵法》内含的伟大思想,包括以现代西方的学术规范来试图简单地把它划入某一种军事思想或哲学思想体系,这本身就是对《孙子兵法》的贬低。
同时,我们也不能对所有的兵书。进行贬低,取长朴短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一一孙子]
虚实,从效果看,就是真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杀机隐藏,生死一线。为将者,当明辨真假,善用虚实。战场之上,避实而击虚。主动求变者为实,被动应付者为虚;局部优势者为实,反之为虚;明确进攻为实,佯攻为虚;真实目的为实,表面目的为虚。虚实之间掌控全局,化己方被动为主动、变对方优势为劣势,因地制宜、因敌定策,方可取得最终胜利。
孙子说,战场上先占领有利位置的一劳永逸,后到战场的一方则疲惫被动。“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牢牢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最重要的。主动权并不是总光顾己方,那么我们应当设法使安逸的对手变得忙乱,粮草充足的敌人变得食不果腹,让安营扎寨的被迫换个场地休息,将对方的优势化为劣势。“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这是避实就虚。我们可以得出此处的“虚实”是劣势和优势的含义。选择敌人防守薄弱之处可以日行千里而不疲劳;进攻取胜者是因为攻击对方的薄弱之处;防守成功者是因为防守在不可攻破的位置。
善于进攻的部队,对手不知道他的防守布置在何处;善于防守的军队,敌人不清楚他的进攻瞄准何方。“至于无形”、“至于无声”,虚实相间“故能为敌之司命”。当进攻处于下风时,“冲其虚也”;撤退时不能被对方追击,是因为“速而不可及也”。所以,我方希望作战,敌人就是躲入城中也不得不与我方作战,因为“攻其所必救之”。我不希望作战,“画地而守之”,诱使对方改变攻击目标则高枕无忧。
到这里,我们能分析出“虚实”二字又含有“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只有己方的主动迫使对方的被动,才能控制好整个局面。那“虚实”是否还有其他含义呢?有。“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我方集中力量,而对手则分散布局,在局部形成了以众击寡的局面。众则为实,寡则为虚。如果我方的作战地点敌人不能知晓,则会采用逐一防守的策略,即分散兵力布防。这样便形成了虚实、寡众的局面,对方前后左右不能相顾,“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其实还是个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主动与被动是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基于思考和辩证;众寡虚实则是客观的情况,需要明辨与试探。若想运筹帷幄,则应当分析对手的计划方案,通过挑衅对手来观察对方的作战规律,通过佯攻来寻找对方命门,通过小范围作战来判断对方实力的强弱。
所以用兵当“无形”,让对方无法掌握规律,不能明了用意和计划。每次作战都应当依据客观事实进行针对性调整,而非简单的复制就可以取得胜利。虚实之用,可惑敌,可避敌,可制敌。掌握虚实。也算是一种很高的用兵境界了。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一一孙子
]
[以人事为准则,以准事而决则。武者发力,智者发计。唯预而已,预而决军机。敌弱可攻,敌强可守。虚实不定,龙游两头。惊而发之,杀而取之。兵家言事,唯取与人而已!
一一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