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钧带着一行人穿街过巷,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街边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义舍遍布全城,所谓义舍就是无偿施舍粮食酒肉的地方,这些义舍显然都张家人所谓,为张家攫取了不菲的声望,当然这里面的粮食也许就有张飞虎抢劫而来的。
左钧看着街边一个个义舍,义舍前都挂着一方小印和两把交叉的竹剑,前往加入五斗米道和领取粮食酒肉的人络绎不绝,显示对小印和竹剑进行跪拜,然后再行领取东西,左钧仔细看那小印和竹剑,全部都一模一样活灵活现,显然是张家炼制出来的,看来是另有玄机。
心情有些沉重,看这情形张家在汉中已经稳如泰山了,有点难办啊。
带着并不怎么明媚的心情一路走来,虽然南郑城很大,但是禁不住这一行人都有坐骑,脚力不凡,很快就来到了世家居住的东南区域。
这里氛围俨然一变,街道不仅宽了不少,而且远望这片区域,可以隐隐感觉到丝丝紫气腾空,没入不知名的虚空之中,路过的行人也都很自觉的蹑手蹑脚,边走还边用敬畏和羡慕的眼光扫一下,然后又生怕被发现似的快步走开了。
左钧根据记忆很快就找到了左家所在,左家宅子并不是很大,作为一个没落的世家也无太多的物力财力去捯饬住宅,大门前的立柱以前木质的大门之上的油漆全部都斑驳脱落,门匾也有些破旧,但是其上的左府两个大字异常显目,这两个字笔力苍劲,锋芒逼人,一股宁折不弯的意境扑面而来,仿佛可以看到一位史官被帝王压迫要篡改历史,但却宁死不屈,身躯挺拔的身影。
左钧看了这两个字,不禁感叹:“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真乃古圣也。
左钧说完,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击掌而叹曰:“好一个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没想到家主外出没几天居然对左圣的意境已经领悟到如此境地,老家主见到必然欣慰不已!”
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仆人,手持鸠杖缓缓的从油漆斑驳的大门之中走了出来,边走边说道:“老仆,左长庚见过家主!”
左钧看到缓缓走来的老仆,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施礼:“庚伯,几日不见身体可好硬朗?”
左长庚爽朗一笑:“劳家主惦记,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天,好了,家主这里不是叙话的地方,先进家门吧!”
左钧点头,招呼手下就要往大门里走去,左长庚显然看到了这些人,但是却没有询问,显然给予了左钧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大喊从街口传来:“慢着!”随着声音快速的走来一波人。
阎立看到了来人之中领头之人,眼神一缩,随即射出了仇恨的目光。
左钧皱着眉头转过身看着来人,不悦的道:“来者何人,在别人府宅面前大喝小叫,如此不知礼数?”
领头之人风采不凡,听到左钧的话轻轻一笑,施礼道:“阎家阎圃见过左家家主,一时情急,还请家主不要见怪!”
左钧打量了阎圃一眼:”原来是阎家的麒麟儿啊,不知来此何事?“
阎圃这时对左钧身边的阎立厉声喝道:“阎立,为何回到南郑不回家,莫非心中已经没有家族了吗?”
左钧此时没有说话,全部交给阎立来处置,一方面别人家中之事不好插手,另一方面也是对阎立最后的考验。
阎立此时已经想好说辞:“阎圃,我已经拜左家主为主公,自然是跟着主公,这条规矩想必你不会不知道吧?”
阎圃也不动怒,对着左钧道:”左家主,族弟真的拜您为主公了?“
左钧点头:”我与阎先生一见如故,先生愿意进我左家,我是欣喜不已的!“
阎圃淡淡的道:“那左家主想必已经做好了面对我阎家之人的挑战,要知道世家之间招纳别人家族之中的人为家臣,可是要过三关的!”
左钧一笑:“尽管来,左某何惧之!”
阎圃拍掌而叹:“左家主好胆色,那阎某拭目以待,希望左家不要因此断了香火才好!”说着带人就走了。
左钧看着阎圃远去的身影,不惊不怒,不愧是力压南郑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左长庚此时有些担忧:“家主,依照阎家对我左家的态度,这三关可不好过啊!”阎立此时也用充满担忧和愧色看向左钧。
左钧见此哈哈一笑:“庚伯和先生不必担忧,你们先将三关仔细和我讲讲,我自有应对之法!”
说着带领众人进了左府,一一坐定。
左长庚手持鸠杖缓缓开口道:“三关之战光武皇帝立国以后就定下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世家之中出现比较强的一个,然后广收人才做大威胁刘家的皇位,但凡有感违反规定的,必定杀之不赦,比如两次党锢之祸,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些党人互相推荐,触犯了皇家利益,。所以这几百年来三关制度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稳定和帝位的权威,但是到了现在,朝廷权威不如从前,世家之人对于这个规定反抗越发激烈并且逐渐开始无视这个规定,世族之中人才流动频繁起来,比如阎家和张家以及杨家,都有很明显的动作”
左钧缓缓点头道:“既然如此,那这三关的考验想必不是太难,为何庚伯还如此担忧,莫非其中另有玄机不成?”
左长庚继续道:“家主说的是,一般三关都是由当地的县令或者太守来主持,南郑城自然如此,而汉中太守家主想必知道是谁,正是张家家主张鲁,以他和阎家的关系,这三关肯定不会之做个样子的,必然会调整到最大难度!”
左钧了然点头:“三关是哪三关?”
左长庚道:“就是从礼、乐、射、御、书、数抽出三种进行考研,三关尽过以后便可招纳世家人才,几百年来,过者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