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张陇说的方法其中一个:自习每学习二十分钟可以适当放空自己两分钟,然后继续。每过一个小时就更换一个科目,做作业也是一样。
这个方法可能连张陇自己都不知道其中原理,杭熙却知道。重生前,杭熙是考研失败了的,而她准备考取研究生的科目正是心理学。如果成功了的话,她是准备走心理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方向的。
研究生和大学生不一样,大学生选定一个专业就要学习这个专业所有的东西,而考上了一个专业的研究生之后,还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
比如心理学,就包括了应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研究方向,可以说是对一个专业又进行了细分。
杭熙大学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却跨专业自学打算考取心理学硕士,其实是挺难的。不过,考研这个东西,无论什么专业要考上都不容易,尤其是那段时间莫名掀起考研热,竞争加大了许多。
杭熙其实本来是想直接报考省会211重点某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的,不过因为教育学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考的人很多而且多是本专业考生,像她这种非本校又是跨专业考的基本没希望,所以在辅导员的建议下决定考这个学校的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相对来说报录比,也就是录取率比较高,竞争要小一些。以后走教育心理学方面也是符合杭熙想法的。
至于杭熙为什么执着于教育方面,只能说或许是因为她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都特别好?所以让她对这个职业以及教育本身也产生了兴趣。
虽然最后考研失败了,并且已经工作了小半年,但是大部分的知识还是记得的。因为她还没有放弃,她是打算边工作边准备再考一年的。
再考一年就只能考专硕了,也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是学硕。专硕学硕的差别我们先揭过不提,杭熙为什么知道张陇学习二十分钟就休息,一个小时就换科目的方法有效,就是因为那一年时间她自学的心理学知识的扩展。
人的身体有疲劳期,心理也有疲劳期。一个成年人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时间最多也就50分钟,更别说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了。
如果真的能做到像张陇的方法,每学习二十分钟,放松一到两分钟,然后重新投入学习,那无疑可以一直保持专注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效率比一次看几个小时的书,中间走神放空无数次要高太多太多了!
而过一个小时换一门科目,是为了防止对一门科目产生厌烦。除非是对一门科目特别偏爱,比如杭熙这种看文言文当看白话文故事的,不然一个很不喜欢语文的人,强迫自己背上两个小时的文言文,肯定都会想吐了!
每过一个小时更换学习科目,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当然这个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你在四十分钟后就觉得你对这个科目实在看不下去了,那就果断的换一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