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熙总觉得最近班里的氛围不对,很不对。
哪里不对呢?杭熙也说不上来,知道某天早上跑步的时候看到一个画面。
去年中考改革后,除了语数外物化政史七门课程,中考的内容又多了两个——体育和实验。
实验分两部分,物理和化学,有一个实验题库,都是比较简单的,比如制作氧气或二氧化碳,蒸发氯化钠溶液得到结晶等等。考的时候老师随机发印着题目的纸条子,按步骤做完就行。物理化学各十五分,实验总共占三十分。
体育就占得多了,总分七十分!考三个项目,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步是必考的,占据大头三十分。另外在跳绳、铅球、实心球、排球、跳远中选两个,各二十分。
实验和体育加起来就是100分,跟物化等副科一个分数了!
而且这分数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比物理化学要简单得多,所以不管成绩好是不好,都要重视体育和实验。
成绩好,不能因为这个拖了后腿;成绩不怎么好,可以靠这个扳回一些。
于是在学习紧张的初三下学期,不但挤出时间设置了每星期一次的实验操作课,在上学期已沦为兵家必争之地——被数学物理等老师争相占据补课的体育课,老师们都被迫撤兵。
丢了半年的体育课失而复得,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在本来用来踢足球的大体育场草坪上扔球都扔得格外卖力。
开学两个月,在杭熙成功蝉联了年级第一之后,离中考也就剩下两个月了。
搞事情的学校嫌每周一节的体育课达不到锻炼效果,生恐学习成绩优于其他学校甚多的师范中学学子们在体育上掉链子,因此被其他学校追上,于是把初三年级二十个班级分成了两拨,下令每个早自习轮流在班主任带领下去绕着400米的跑道跑三圈再回教室自习。
同学们面前不能丢脸,总不能比女生还跑得慢吧?隔一天就要拼尽全力折腾一次的昌哥抚摸着自己的日渐消瘦的啤酒肚欲哭无泪。
对于已经锻炼了小半年的杭熙来说,跑三圈自然是小意思,她经常晚上去家附近的体育场跑上七八圈的。
某天,跑了两圈游刃有余的杭熙跟着气喘吁吁直呼跑不动的四只放慢脚步,准备休息一会继续跑。因为杭熙带着跑得比较快,本来追了半天没追上正郁闷的昌哥见她们慢下来,催促了两句,很满足地超车走了,好幼稚啊……
然后杭熙就看见跑动的人潮中本来离着好远的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迅速挨到了一起。
那是……靳钊和赵一诗?!
靳钊,是一个喜欢打篮球高高瘦瘦的男孩子,长得也还行,成绩嘛……在成绩单第二页的中间位置,和赵一诗差着一个页码的距离。
看着前面周身萦绕某种氛围,仿佛要冒出粉红色小泡泡的两个人,杭熙沉寂已久的八卦之魂瞬间觉醒。
“前面那两个,什么情况?”戳戳旁边的同桌兼五人小组的八卦小组长李钦祎,眼神示意跑得缠缠绵绵的靳钊与赵一诗。